主题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发表于 2021-8-27 15:19:26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是刀锋啊
油头白面纸人妆,讲话略带紧张感,岔开双腿成弓步,对镜自拍演绎“人类高质量男性”的精致日常……最近,一名叫做“徐勤根”的网友发布的求偶视频火了。

揭秘“人类高质量男性”,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杀猪盘-1.jpg

在视频中,他自称“人类高质量男性”“是国内少数高净值的男性之一,非常有潜力,智力比较高,身体素质好,有国外工作经验……想要求偶人类高质量女性”。很快,这条短视频便引发了不少网友模仿和二次创作。

据报道,徐勤根走红后,在微博上创建了“天价”付费粉丝群:订阅费一年7.5万元,半年5万元,一个月的费用也高达2.5万元。他曾发布微博称,进群后可获得“高价值的金融经济信息和情报”“重要的经济领域信息”等。

揭秘“人类高质量男性”,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杀猪盘-2.jpg

徐勤根的一系列举动,可以总结为典型的“流量变现三部曲”。首先,他似乎深谙互联网的传播逻辑。“人类高质量男性”的怪异标签精准击中了观众的吐槽欲望;弓步自拍等迷惑行为让不少网友直呼“蚌埠住了”(注:网络用语,“绷不住了”谐音)的同时,又忍不住刷起相关的鬼畜视频。事实证明,徐勤根出其不意的一招确实让他实现了“出圈”。

引发广泛关注后,他便刻意打造自己“高净值”“高学历”的金融业精英人设。不论是“不经意间”露出的巴宝莉衣角,频繁出入五星级酒店的晒照,还是在国外出席的“高端”金融活动,似乎都成为“高大上”人设的佐证。

揭秘“人类高质量男性”,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杀猪盘-3.jpg

源于腾讯网

而最后一步,便是画风一转,通过设置高价付费粉丝群等方式将流量变现。直到这一步,不少“吃瓜”群众才意识到:他不是来找对象的,也不是要做什么搞怪博主,明明就是要先收割一波流量。

其实,网红将流量变现本属常规操作,希望借助自身名气反哺职业发展也无可厚非。此前,就不乏律师、设计师等专业人才通过拍摄视频、科普行业知识等获得关注,并由此实现了自身的事业跃升。可是,正常的变现渠道应当是以切实解决用户问题、满足客户需求、创造社会价值为前提的。如果仅仅试图以忽悠的方式快速圈钱,用“割韭菜”的操作透支粉丝信任,则显然是缺乏底线的表现。

除了畸高的入群价码和太过模糊的服务内容,徐勤根的举动之所以给人带来“不靠谱”“吃相难看”的观感,还在于他人设身份与真实情况的落差。在社交媒体中,他称自己接触金融衍生品行业10年,大学毕业后分别在英国、香港等地的金融衍生品公司担任过高管,力图打造可靠、有经验的专业人士形象。但据新浪微博的官方回应,“徐勤根”并没有金融资质认证,且不得通过V+服务(开通粉丝群)从事任何产品的非法交易和不合规金融服务。

揭秘“人类高质量男性”,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杀猪盘-4.jpg

源于腾讯网
不得不承认,“红人”光环在不少时候的确有一定的迷惑性和号召力。在粉丝滤镜下,人们容易放松警惕,把好感度直接转换为信任度。与此同时,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也给一些别有用心者提供了夸大、编造自身情况的便利,甚至直接打造出与现网红身份不是肆意妄为的护身符,对类似的违法违规行为,该监管的要监管,该处理的也要处理。需要注意的是,收割私域流量“韭菜”,具有更高程度的隐蔽性,也往往面临受害者举证难、维权难的困境。对此,有待平台和监管部门制定更多细致的、有针对性的规则,从而让“粉丝收割型”乱象真正得到整治。

网友们也要意识到,对“人类高质量男”们的迷惑行为,平日刷刷弹幕,消遣看看,笑笑就好。要是“入戏”太深,甚至为了让自己也“高质量”起来而落入圈套,就是把自己变成笑话了。实截然不同的“第二张面孔”。
返回 发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Archiver|手机版| 反传销咨询救助网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X3.4( 蜀ICP备14017371号-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