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发表于 2023-6-13 14:58:47 |显示全部楼层
电信诈骗最早的目标多是老年人,利用老年人缺乏网络常识,容易上当受骗的心理,使很多老年人成了受害者。近年来电信诈骗将黑手伸向了在校学生,虽然学生们还是具备一定的防范意识,但仍然出现不少人上当受骗的事例。

w1.jpg

前几年曾经发生过一起女大学生被电信诈骗案件,女孩当年刚考上大学,家里东凑西借给她凑齐了七千多元的学费,结果一个电话把她的七千多元骗走,追回无果的情况下,女大学生羞愧交加自杀身亡。还有广东的准大学生蔡某,被电信诈骗9800元而跳海身亡,骗子以其中奖16万元为噱头,骗其将9800元钱打至指定账户内,这笔钱是家里给她凑来的学费和生活费,为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做准备。只可惜,蔡某年纪轻轻未享受到一天大学生涯即和这个世界永别了。

近年来诈骗犯将黑手伸向在校学生,就是看准了这个群体涉世未深,单纯轻信。而大学生被骗的居多,因为开学之初大学生一般都会拥有家里准备的学费和生活费,大学生又属于无收入来源的群体,对金钱的渴望和需求还是比较大的,骗子正是看准这些特质,以中奖和学校收学费为理由,骗取钱财。

很多学生家长收到过这样的信息,对方窃取孩子和家长姓名、电话等信息后,会用一个陌生的社交账号给家长发信息,常以上信息课为由,给家长提出要报课外辅导班,学费需要数万元,让家长打钱过去。这种行骗方式算是比较低级的,但是有些家长爱子心切,对此不加考虑就会向骗子指定的账户内打钱,结果被骗得很惨。大多数家长遇到这种情况,都能立刻识破对方骗局,要求电话联系,对方就被吓得不敢作声了。最搞笑的是有一次,一个熟人发朋友圈,把骗子骗他的聊天记录公布了出来,他看出对方是骗子后一口一个乖儿子,让骗子应接不暇,最后灰溜溜地逃走了。

w2.jpg

近日甘肃一女大学生被骗37万的事情在网络上成为热搜,原来甘肃定西市临洮县的王某今年考上了研究生,家里也是刚刚脱贫,她被电信诈骗了共计37万元,这笔数额不菲的钱财是她打个一年所赚的学费52600元和贷款22500以及从叔叔家借来的30万元。

这些钱是王某的学费、妹妹的学费和家里的生活费。对一个刚刚脱贫的家庭来说,数额巨大,当事人一度崩溃。王某是如何受骗的呢?

5月31日下午4点,一位自称是甘肃省通信管理局的人联系了王青青,称有人用她的身份证在上海嘉定营业厅办理了一张电信手机卡,并用这个号码在疫情期间散布谣言、发布诈骗信息,涉嫌违法犯罪。

王某急于自证清白,因此被犯罪分子一步步套牢。随后“假民警”和“假传票”相继出现,单纯的王某一直深信不疑,为了自证清白向对方提供了十几个验证码,被对方轻易骗走支付宝里的所有钱财。最后骗子又以“冷冻令”和“保费”为名,骗当事人向亲戚借钱,结果就是王某彻底陷入一张诈骗大网中不可自拔,前前后后被骗去37万元。

w3.jpg

事情败露后,王某痛不欲生,目前钱款尚未被追回。事件的经过让人瞠目结舌,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名准研究生居然会相信骗子的一番胡言乱语,实在令人唏嘘。

总结一下这些骗局,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抓住被骗人思想单纯、容易轻信、需要金钱的特质,通过“打学费”、“中奖”、“身份证被冒用”等方式,令被骗人陷入迷局,最终被骗。受骗后轻则学费血本无归,重则有些人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令人触目惊心。所以对在校学生加强防诈骗教育刻不容缓,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以下防骗妙招:

一、不贪意外之财

对于那些不明来历的中奖信息避而远之,不要因为贪财而失财。

二、对于要求打学费等信息,一定要通过学校正规录取通知书上的电话进行核实,不能仅凭一个陌生电话、一条陌生短信就主动打款。

三、对于亲友借钱信息也是一样,必须向对方核实身份,否则一定要置之不理。

四、任何索要验证码的信息都不要轻信。

w4.jpg

相信在校学生经过防诈骗教育后,对电信诈骗一定能够认清庐山真面目,减少悲剧事件的发生。

本文来源于防骗大侦探公众号
返回 发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Archiver|手机版| 反传销咨询救助网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X3.4( 蜀ICP备14017371号-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