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发表于 2023-6-14 16:42:42 |显示全部楼层
w1.jpg

w2.jpg

谨防电信诈骗

提高防范意识

w3.jpg

化峪初中反电信诈骗专题讲座

w4.jpg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防范、打击、治理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增强全校师生防骗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6月9日,化峪初中邀请司法所辛所长一行四人为学校师生进行了反电信网络诈骗的专题讲座。

预防电信诈骗

w5.jpg

辛所长通过真实案例为学生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诈骗手段。他指出,下面几种不良心理意识易被诈骗分子利用:(1)虚荣心理;(2)幼稚、不作分析的同情、怜悯心理;(3)贪占小便宜的心理;(4)轻率、轻信、麻痹、缺乏责任感;(5)好逸恶劳、想入非非;(6)贪求美色的意识;(7)易受暗示、易受诱惑的心理品质等等。学生由于年龄、阅历、讲义气、贪小便宜等特点往往容易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

预防电信诈骗

w6.jpg

w7.jpg

电信诈骗是指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不法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电信诈骗手段翻新速度很快。有的时候一、两个月就能产生新的骗术,令人防不胜防。

预防电信诈骗

w8.jpg

活动结尾,贾校长提醒同学们,临近放假,要做好安全防护,增强电信诈骗防范意识,假期控制使用手机的时间;做好电信诈骗防范手段。

预防电信诈骗

反诈骗小提示

w9.jpg

四个“不”

1、“不轻信”。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语、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

2、“不透露”。任何情况下,均不透露个人身份信息、支付密码、验证密码、金融信息严保管。防疫工作人员不会索要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若有任何关于“流调”、“健康码”异常等疑惑,请及时联系居委会、派出所寻求帮助。

3、“不转账”。陌生人提到转款、汇款必须核实。

4、“不刷单”。不参与任何与“刷单”相关的事情。不要有“贪图便宜”、“一夜暴富”、“天上掉馅饼”的心理。

六个“一律”

1、只要陌生人一谈到银行卡要转账,一律挂掉。

2、只要陌生人一谈到中奖了要先交税,一律挂掉。

3、只要一谈到“电话转接公检法”,一律挂掉。

4、陌生电信让人点击不明网址链接,一律不点。

5、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

6、一提到“安全账户”,一律删掉。

八个“凡是”

1、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都是骗子。

2、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都是骗子。

3、凡是通知中奖领奖要先交钱,都是骗子。

4、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或转账,都是骗子。

5、凡是在通话中索要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都是骗子。

6、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都是骗子。

7、凡是自称领导要求汇款或转账,都是骗子。

8、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信息,都是骗子。

预防电信诈骗

-END-

审核|贾朝水

文字|薛美刚

摄像|薛美刚

排版|薛晓佳



w11.jpg

关注稷山县化峪初中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w12.jpg

本文来源于稷山县化峪初中公众号
返回 发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Archiver|手机版| 反传销咨询救助网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X3.4( 蜀ICP备14017371号-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