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发表于 2019-4-5 04:54:17 |显示全部楼层
“对话青年”丨通今古宋瞳聊青年·究人际宋月萍解惑-1.jpg

全文共5361字,阅读完大约需要8分钟

“对话青年”丨通今古宋瞳聊青年·究人际宋月萍解惑-2.jpg

如三春来临之际

人大校园的繁花似锦

播种希望,收获芳香

他们渴望“今年花盛去年红”

也期待“风光不与四时同”

他们不想在别人坚定远方时

空叹年华似水流

亦不想在别人终抵彼岸后

承受千帆过尽的孤寂

他们深知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希望在漫漫求索途中

寻得良师,求得真知

现在

“对话青年”为你提供平台,让你与名师

谈人生,话理想,明志向




◆ ◆ ◆ ◆

精彩问题抢先看

1.青年应该如何承担社会责任?什么样的品质是最重要的?青年人又应该如何培养这些品质?

2.当今青年人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吗?当自我的思考与社会上的主流思想不一致时,又该如何处理呢?

3.对于青年学生,理论和实践哪个更重要?

◆ ◆ ◆ ◆


本次采访,我们有幸邀请到清史研究所的宋瞳老师和社会与人口学院的宋月萍老师。

请听,他们这样说:


“对话青年”丨通今古宋瞳聊青年·究人际宋月萍解惑-4.jpg

宋瞳老师: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清史研究所教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博士。主要开设的课程:满文初级、满文中级、南明史、清史讲座。主要著作:《关于喀喇沁旗及其同蒙古八旗关系的一份新资料》、《清初北方战略考》、《清初理藩院题本研究》和《清初蒙古年班制度研究》。


“对话青年”丨通今古宋瞳聊青年·究人际宋月萍解惑-5.jpg

宋月萍老师: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南开大学人口学博士。主要教授经济学原理、卫生经济学、社会调查方法、stata软件应用、卫生计量分析方向的课程。曾获2017年国家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应用成果(论文类)一等奖、第五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省部级)、第六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国家一等奖(省部级)等荣誉奖励。


1

您为什么会选择现在的研究领域?和您青年时期的经历有没有什么关系?

宋瞳老师:对历史从小就比较喜欢,选经济其实是为了就业考虑。但是上了之后发现跟我想的不太一样,数学的东西太多了,而自己最差的就是数学,考研肯定考不上。所以我就想,既然还想读书那就找一个自己喜欢的,所以就学了历史。当时觉得只要是中国史就行,因为自己对中国史比较感兴趣,所以一开始报的是秦汉史或者魏晋南北朝史。后来我进了国学院,但是国学院创立的比较早,那个时候不像现在这么全,当时没有魏晋南北朝史的老师,分专业时重新打乱了分,结果我分到了明清史。我当时想学一个大阶段的历史,不要学的太小太细,像我讲课的时候一般都开一个大阶段的历史,因为我觉得历史应该这么研究才好。

宋月萍老师:一开始并没有特别明确地立下什么志向。但其中的一点,就性别问题来讲,这可能跟我当时本科毕业保研的时候有比较大的关系。因为我们保研的时候还是能够感觉到更偏好男生。我在南开经济学院参加人口所面试的时候,跟老师说了与此有关的一个问题。然后他们就极力推荐我来这里,刚好有个老师是从事性别问题的。我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从研究生的学习开始,一直贯穿到现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在从事相关的其他研究时也会更多的从性别的视角去看待一些问题。


2

作为一名青年学者,您认为青年应该如何承担社会责任?什么样的品质是最重要的?青年人应该如何培养这些品质?

宋瞳老师:我觉得全社会的公民对于这个社会有一些共通的东西。对一个社会公民来讲,维护或遵循这个社会运行的准则,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平发展是最基本的要求,从18岁负完全行为责任以后到老年都是这样。处于青年时,不管是当学生还是当学者,青年时期正是一个人最年富力强、精力最旺盛的时候,也是可以干出成绩的时候。对于青年来说,我个人觉得不需要具备什么素质,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从道德来讲要守法,从该做的事情来讲,把现在做的事情一个一个踏实做好。不管干的是什么工作,最好能喜欢自己的工作,我觉得就是很好的事了。

宋月萍老师:我觉得青年不能说他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青年应该做到的就是修身。大学阶段一个大学生应该做到的,就是要积累提升自己的素质,更加系统客观地理解社会现象。最关键的是把自己锻炼成一个能够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但是锻炼这个过程是需要自己积累的。所以拓展自己的视野,不仅仅局限在你自己的专业内,要有更宏观的角度,这会引导你选择什么样的课,参加什么样的活动。一定不能够成为一个思想偏激、视野狭窄的人。我们并不要求你将来有多大的职业发展,多高的社会地位,但我觉得至少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思想上、姿态上独立的人。我们经常说“莫欺少年穷”,因为毕竟他在思想方面是接近一无所有的,现在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妄自菲薄,这个其实没有必要,因为大学期间是学习效率最高的时候。

至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就涉及到一些相对比较制度性的问题了。包括现在更加崇尚技术,再加上有一些外在的激励机制。你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绩效考评的机制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大家的选择。我觉得这并不一定是不对的,只要利己不损人就行。但是在利己的同时,你也应该有一些家国情怀。而怎么样去避免批量生产这个问题我觉得要适当地放宽。比如现在的推免。当推免成为一个稀缺品时,很多人就会关注他的功利。我们希望选拔出来的人是真正对科研感兴趣的,而且具备一定科技潜力的学生。但这是否仅仅靠你的学分绩、考试分数就能够来代表?所以在进行制度设计的时候,制度的有效性、合理性还是需要进一步考量,需要进一步细化。


3

以您的经历来说,当今社会对青年学生的定位和您当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宋瞳老师:社会倒是没什么改变,就是大家心态越大,越想把自己往小了说。社会确实有一个改变,大家对于岁数更为宽容了。原来可能你到了什么样的岁数就该怎么样,但现在没有人说这些。社会的限制少了,青年的定义从这方面扩大了,青年的范围是模糊的。从岁数来讲,没有人严格地说什么叫少年什么叫青年,但是大家对于青年的认知:年富力强、能干事、能接受新思维。大家会说心态很年轻,就像一种意识形态,意识认知 。


4

您认为在学术研究中什么样的品质是最重要的?青年学生又应该怎么样去培养这种品质呢?

宋月萍老师:第一是认真负责。因为我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发现,真正取得成功的学生往往是一丝不苟的。第二是语言交流。做科研一定要有一个非常open的心态。多看paper,多参加会议,多跟作者请教,多去和他人分享。当然团队精神和诚信也很重要。


5

史料本身内容比较繁杂和枯燥,您是如何将相对枯燥的东西转化成课堂上生动鲜活的叙述的?这个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

宋瞳老师:我讲的有不有趣,我说了不算,你们说了算。我从来没有想过你们会觉得什么有趣,我只能尽可能把我知道的都讲给你们,把你们不知道的都讲明白,因为预测不到就只能把基础知识讲好。就校选课来说面临很多问题,所以很感谢大家放弃了午休选课,我想给你们讲更多,你们也及时反馈,这样比较好。我不去想什么有趣,我只能讲什么对你们比较有用。


6

您在教学中有没有遇到哪些困难?您是如何解决的?

宋月萍老师:在刚开始从事教学的时候,对所有东西都想得特别美好,所以就会面临一些问题:你讲的东西学生可能听不懂。后来慢慢地意识到,对咱们的学生来讲,在课堂里有两点需要做到:一是需要有引导、启发。从某个例子里边引出一个问题,我们该怎么看待?接下去要讲能够帮助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这样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也能够让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我们讲的概念,至少能够给学生一个可以切入到问题里的视角。二是一定要有课堂讨论。实际上这对我自己来说也是正面的一个反馈,我能够知道学生理解不到位的地方在哪,发现兴趣点在哪儿。我觉得这几年经验稍微丰富一点之后,会更加重视教学,也会更加注意一些规范的东西,这也是一种相互尊重的体系。


7

我们现在都支持思想讨论、思维交锋。您作为一位学者,也一定遇到过这样的经历,例如发现自己的研究可能与某位大学者的研究有所差异。您如何看待这种差异?

宋瞳老师:在文科研究领域里,引用观点是太寻常的事,所以在课上我也会说,这是某某的观点。我会以我的经验、我的理论基础对这个东西加以整合。关键是把观点摆出来,别人的摆出来,我的也摆出来。交给大家去判断。


8

您认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不同模式会不会有什么冲突?

宋月萍老师:更多的并不在于冲突。我觉得通识教育说的是一个学生必须具备的逻辑思维能力、常识性的知识和基本素质的提升。而专业性质的教育可能基于学生的兴趣。包括我们现在开始大类招生,到了大二大三才开始分专业,那是基于学生的兴趣,基于对未来的规划再进行选择。在这个基础之上,你接受专业教育可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识教育是帮助你面对现实中的社会问题,思考社会中可能看到的现象。所以说通识教育是最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学中你接受的所谓的专业教育,我觉得不是特别的重要。在你走上了工作岗位之后,或者说你开始读研究生之后,那时候才慢慢地具备谋生的技能、职业发展的技能。高质量的通识教育还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在研究生面试的时候,是能够发现他所接受的大学教育的成效的 。


9

宋老师,您是一个很率真的人,乐意表达自我的观点。作为一位青年学者,您认为当今青年人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吗?您认为当自我的思考与社会上的主流思想不一致时,又该如何处理呢?

宋瞳老师:我觉得青年敢说话不是坏事,属于社会正常的情况,也符合年龄。但我反而觉得不是敢不敢说话的问题 。现在随着信息时代的加速,零碎的知识越来越多,反而系统性,体系化的知识在减少。因此越深入学习,有时候越发现不能轻易说,因为说不明白,这就是不敢说,在这种情况下很难碰到一些实质性的东西。

你要想成功的话,学一些东西还是很重要的。我觉得敢不敢说话是你自己的问题,但是我作为一名老师,建议你们尽量多学一学。我希望多开课把我知道的东西讲给你们,让更多的人接触各种各样的知识。很多时候你不敢说话是因为你对自我的认知,要是你熟悉就敢说话。我觉得无知者无畏还是少点好。


“对话青年”丨通今古宋瞳聊青年·究人际宋月萍解惑-6.jpg

宋瞳老师


10

您曾经在加拿大温尼伯大学经济学系做过访问学者,您认为在国外接触到的青年人学习经济学的风气较之国内如何?

宋月萍老师:温尼伯学校跟我们学校基本上是不可比的,那是很小的一个学校。十年前中国学生在那儿并没有那么多,现在据说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去那里学习。他们也根据中国的一些需求,另外开设了一些专业。他们在课程设置上会更加的自由、开放一点,就某个专题性质的他们会贯穿一个学期。事实上我觉得他们参与到课程中的程度要比我们深很多。另外,更多的是你要去进行一些reading,会产生一些问题,也许听起来非常幼稚,但是他会问,老师也会比较认真的进行一些作答。而我们这儿大部分的课都比较通识性,比较系统性。


“对话青年”丨通今古宋瞳聊青年·究人际宋月萍解惑-7.jpg

宋月萍老师


11

宋瞳老师您现在在研究历史领域的学术问题。那么您认为历史对当今青年的生活有什么指导意义呢?

宋瞳老师:我觉得做历史研究、学历史的人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历史有什么用。现实当中直接有什么用不好说,但我觉得对思维模式和方法的锻练很大,所以真正历史学的好的人不太容易轻信和被骗。当然如果跨到了不熟悉的领域就难以说了。


12

对于青年学生,理论和实践您认为哪个更重要?

宋月萍老师:我更希望加强理论的学习。我们现在实践很多,但是如何真正用实践来促进理论的学习还是不大会。你会发现交上来的作业也好,我帮他们指导的大创也好,往往是两张皮,总感觉应该有一块理论的东西。但具体说的是什么?理论跟实践的有机融合体现在哪?在项目书的写作过程中就能够很明显地发现,我们的理论只是在机械地学理论、背理论,怎样用理论来理解社会的现象,这也是课堂教学里面需要更多贯穿的。


13

很多青年在大学阶段都会感到迷茫,对此您怎么看?

宋瞳老师:我觉得青年迷茫是肯定的,因为咱们大学以前的教育几乎没有你自己选择的过程,大家学什么东西都是定好的。但是到了大学以后需要你自己去选,以后上社会也是如此。即使环境改变,还是会有迷茫。面对这种未知的情况,我觉得很正常。越是优秀的人越焦虑,因为他们已经给自己积累了太多,不敢放手去干。

宋月萍老师:现在迷茫完了,将来就不迷茫了。首先不要着急,要去尝试更多的选择,不要怕丢脸。把自己放低一点,不要端着。很多事情试了之后你才能不迷茫。要不试的话,你永远不知道该选什么。现在不要怕浪费时间,不要做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曾经有看到过有人的课表细到了每个时间模块都确定了自己要做什么,在我看来,那种人生特别无趣。当然基本的规划是要有的,但是思维相对自由一点,允许自己自由一点,你才能够发现不同的机会。

如果没有尝试而仅仅是听前辈的意见,你很有可能就会像其他人一样,或者说一眼是可以看得到头的。将来我就推免,将来我就考研,大一考虑这个东西没有意义。当然学习是不能够忽视的,但现在也有考研没考上的,对不对?本科阶段品行、基本的素养,是需要更多考虑的。同时语言交往能力特别重要。我们今年研究生面试的时候,有考分很高的,但因为他跟导师之间的交流让你觉得没有一个很好的互动,没有展现出自己的能力,即使你的排名很高,最后也很难竞争过其他人。


“对话青年”丨通今古宋瞳聊青年·究人际宋月萍解惑-8.jpg

感谢二位老师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

正如

听“师”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相信同学们深受启发,感触良多,那么

老师们是否已经解决了你的问题呢

你认为“对于青年学生,理论和实践哪个更重要”

快来评论区表达你的观点吧

本期依然好礼不断

点赞数前三名将获得我们精心准备的台历

“对话青年”丨通今古宋瞳聊青年·究人际宋月萍解惑-9.jpg

志当存高远,梦想永无畏

年轻不言败,青春不容悔

祝青年朋友们

怀赤子心

勇乘风浪

终谱华章

让我们共同期待第三期“对话青年”和大家的见面吧!

“对话青年”丨通今古宋瞳聊青年·究人际宋月萍解惑-10.jpg


“对话青年”丨通今古宋瞳聊青年·究人际宋月萍解惑-11.jpg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会出品

文字:学习部 刘碧琦 顾璐杰 张丽青

图片:学习部 孟祥烨 林泗容

采访:学习部 顾璐杰 徐妍何 孟祥烨

编辑:新媒体技术部 张?然

“对话青年”丨通今古宋瞳聊青年·究人际宋月萍解惑-12.jpg

听说好看的人都“在看”
返回 发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Archiver|手机版| 反传销咨询救助网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X3.4( 蜀ICP备14017371号-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