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发表于 2025-3-17 07:13:42 |显示全部楼层
TRAVEL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拐骗儿童判死刑?这场量刑争议,你怎么看!w1.jpg



未来可期,一起预见

?

还记得电影《亲爱的》中的揪心情节吗?现实远比电影更加残酷。2023 年 10 月 13 日,备受关注的孙卓被拐案一审宣判,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以拐骗儿童罪判处吴某龙有期徒刑五年,以包庇罪判处吴某光有期徒刑二年 ,同时判令吴某龙赔偿孙某飞、彭某英损失 42 万元,赔偿符某、彭某某损失 42 万元。

这个判决结果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网络上炸开了锅。孙海洋寻子 14 年,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花费无数时间、精力和金钱,如今却只换来人贩子五年的刑期,这让公众难以接受。“偷走孩子十四年,只判五年?!” 这样的质疑声铺天盖地,大家纷纷为孙海洋一家感到痛心和不值。 这一案件也再次将拐骗儿童罪的量刑问题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拐骗儿童判死刑?这场量刑争议,你怎么看!w2.jpg

01

拐骗儿童罪,你了解多少?

在深入探讨量刑争议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拐骗儿童罪的法律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条规定 ,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构成拐骗儿童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从构成要件来看,拐骗儿童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家庭关系和儿童的合法权益,拐骗的对象是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采用蒙骗、利诱或者其他方法,使儿童脱离自己的家庭或者监护人。比如给孩子糖果、玩具,哄骗孩子跟自己走;或者对孩子的家长假装热心帮忙照顾孩子,趁机将孩子拐走。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目的大多是收养、使唤、奴役儿童等。

拐骗儿童判死刑?这场量刑争议,你怎么看!w3.jpg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拐骗儿童罪与拐卖儿童罪的区别。拐卖儿童罪是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儿童的行为之一,就构成此罪。而拐骗儿童罪不以出卖为目的。这一目的上的差异,导致两罪在量刑上有着巨大的不同。拐卖儿童罪起刑就是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 。而拐骗儿童罪最高刑仅为五年有期徒刑 。这种量刑上的巨大差距,也是此次孙卓案引发争议的重要原因。

02

判死刑呼声背后的伤痛

每一个被拐儿童的背后,都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孙海洋为了寻找儿子孙卓,放弃了原本安稳的生活。14 年里,他日夜奔波,四处张贴寻人启事,每一个线索都像是救命稻草,却又一次次失望而归。这 14 年,他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家庭也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之中。彭高峰寻子期间,店铺倒闭,生活陷入困境,夫妻关系也受到了严重影响。还有电影《失孤》的原型郭刚堂,儿子被拐后,他骑着摩托车走过了 40 多万公里的寻子路,报废了 10 辆摩托车 。这一路的艰辛和绝望,常人难以想象。他在寻子路上,遭遇过无数次的欺骗和挫折,却从未放弃。

拐骗儿童判死刑?这场量刑争议,你怎么看!w4.jpg

这些家庭的遭遇,只是众多被拐儿童家庭的缩影。被拐儿童不仅失去了原本的家庭温暖和关爱,还可能面临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他们可能被卖到偏远地区,从事繁重的劳动,遭受虐待;或者被拐到陌生环境,承受着巨大的恐惧和孤独。这些身心创伤,将伴随他们一生。

公众之所以强烈要求对拐骗儿童罪判死刑,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些家庭的惨痛遭遇,感受到了拐骗儿童行为带来的巨大危害。大家希望通过严厉的刑罚,让犯罪分子不敢再轻易伸出罪恶之手,为被拐儿童和他们的家庭讨回公道。

03

支持与反对:各执一词的辩论

(一)支持判死刑的观点

在这场关于拐骗儿童罪量刑的激烈讨论中,许多人大代表和民众坚定地站在了支持判死刑这一边。全国人大代表李紫微在两会期间提出了极具分量的议案 ,她指出当前拐骗儿童罪刑罚过轻,一些主犯连续拐走多个孩子,仅因缺乏买卖交易证据,就只能以拐骗罪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这无疑是对犯罪的纵容。她建议将拐骗儿童罪量刑调整为五年以上,有加重情节的量刑十年以上,情节特别严重的判处死刑 。比如在一些案例中,有人拐骗孩童后导致孩童死亡,有人将女友的女儿拐走导致下落不明,犯罪动机卑鄙、性质恶劣,但按照现行法律却只能顶格判处五年有期徒刑,这显然难以平民愤。

从犯罪成本的角度来看,拐骗儿童的犯罪分子所面临的刑罚与他们所造成的危害相比,显得微不足道。他们轻易地摧毁了一个家庭的幸福,给孩子和家人带来了一生的痛苦,而自己却只需承担短短几年的牢狱之灾。这使得一些不法之徒在利益的驱使下,不惜铤而走险。正如律师周兆成所说,立法、司法层面应把犯罪行为危害程度纳入量刑考虑,提高量刑。拐骗儿童对未成年人及其原生家庭的伤害程度是巨大的,必须让犯罪分子付出沉重的代价,才能起到应有的震慑作用 。只有当犯罪成本远远高于犯罪收益时,才能从根源上遏制这类犯罪的发生。

拐骗儿童判死刑?这场量刑争议,你怎么看!w5.jpg

(二)反对判死刑的声音

然而,也有不少人对判死刑持反对意见。从法律原则的角度出发,罪刑法定和罪责刑相适应是刑法的基石 。拐骗儿童罪虽然性质恶劣,但在犯罪性质和危害程度上与故意杀人等罪行仍有区别。如果仅仅因为公众的愤怒就轻易判处死刑,可能会破坏整个刑罚体系的合理性和均衡性。

刑罚的目的不仅仅是惩罚,更重要的是预防犯罪和改造罪犯 。判处死刑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公众的报复心理,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拐骗儿童问题。一些法律界人士认为,与其单纯依靠加重刑罚,不如通过完善法律体系、加强执法力度、提高社会防范意识等多种手段来综合打击犯罪。比如,通过加强对收买被拐儿童行为的打击,从源头上遏制拐骗儿童的需求;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 DNA 技术、大数据等,提高寻找被拐儿童的效率;加强对儿童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这些措施对于预防拐骗儿童犯罪可能会起到更为积极和长远的作用。

04

理性看待,寻找平衡

拐骗儿童罪的量刑争议,其实是社会对公平正义的强烈呼唤,也是对法律完善的殷切期盼。支持判死刑的人们,是出于对被拐儿童家庭的深切同情和对犯罪行为的深恶痛绝,他们希望用最严厉的刑罚来捍卫正义;反对判死刑的观点,则是从法律的严谨性和刑罚的科学性出发,力求维护法律体系的稳定和公正。

其实都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保护儿童权益,打击拐骗犯罪。我们不能简单地站在某一方的立场上,而应该以理性、客观的态度去分析和思考。法律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公众意识的变化而不断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充分考虑公众的情感和诉求,也要遵循法律的基本原则和逻辑。

拐骗儿童判死刑?这场量刑争议,你怎么看!w6.jpg

或许,我们可以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比如,在现有法律框架下,进一步细化拐骗儿童罪的量刑标准,将拐骗儿童的数量、手段、造成的后果以及被拐儿童被拐时间的长短等因素纳入量刑考量 。对于那些情节特别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拐骗行为,适当提高刑罚力度,让犯罪分子得到应有的惩罚;同时,也要加强对被拐儿童及其家庭的救助和保护,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走出阴影,重新回归正常生活。

拐骗儿童罪的量刑问题,不仅关乎法律的威严,更关乎每一个孩子的安全和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希望大家能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和看法,让我们一起为守护孩子们的未来出谋划策 。

END

朋友们,再见啦!

end.

欢迎朋友们点赞、在看、转发

关注的人越多,更新动力越大!

往期精选

非常标准的树苗

说好的躺平,这群 90 后却偷偷干起了这事,还火遍全网?

你猜今年“3.15”晚会第一个曝光的是哪个行业?

拐骗儿童判死刑?这场量刑争议,你怎么看!w7.jpg

「READING」

本文来源于微信文章公众号
返回 发新帖 回复
热门图片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Archiver|手机版| 反传销咨询救助网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X3.4( 蜀ICP备14017371号-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