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好友

598

积分

管理员

发表于 2024-12-4 10:35:29 |显示全部楼层
榆林一10岁女孩免费领取小马宝莉卡片,被骗3.6万元w1.jpg

一、
案情摘要12月1日,10岁的小女孩小美(化名)在家人陪同下报警称:自己在抖音上免费领取小马宝莉小卡被骗走3.6万元。二、
被骗经过小美在刷抖音时,看到有人展示小马宝莉小卡,并承诺给点赞者免费赠送。她随手点了一个赞,不久后收到私信,对方询问她想要哪种小卡。小美惊喜地以为自己中奖了,便回复了对方。对方同意后,小美将自己的收货地址和个人信息发送了过去,满心期待着收货。然而,不久后对方却告诉她,自己其实是“上海市公安局”的“民警”,这次送小卡其实是在进行钓鱼执法。他称小美的个人信息已被泄露,并涉及一宗利用小卡违法犯罪的案件,需要她关注一个“律师”的抖音号来处理此事。小美感到困惑和害怕,不知自己为何会卷入案件,但还是按照要求关注了“律师”的抖音号,并与对方取得了联系。“律师”要求小美使用她妈妈的手机处理此事,并警告她不能将此事告诉父母,否则会把她抓起来。小美更加害怕,偷偷拿走了妈妈的手机,独自躲在卧室里准备配合操作。“律师”确认小美独自一人后,两人开启了视频通话。“律师”让小美将镜头对准妈妈的手机,并按照他的指示操作手机。整个过程持续了一段时间,直到小美的妈妈来找她,对方才急忙挂断了视频通话。小美的妈妈询问她在做什么,小美这才慌乱地将实情告诉妈妈。妈妈赶紧拿过手机,查看后发现手机银行里的3.6万元已被转走,意识到小美被骗,母女两人急忙报警求助。
榆林一10岁女孩免费领取小马宝莉卡片,被骗3.6万元w2.jpg

榆林一10岁女孩免费领取小马宝莉卡片,被骗3.6万元w3.jpg

榆林一10岁女孩免费领取小马宝莉卡片,被骗3.6万元w4.jpg

三、
未成年免费领取福利类诈骗套路解析
(一)首先,骗子在社交平台广泛发布所谓免费送小卡的信息,引诱潜在受害人群主动和其联系。

(二)当受害人表示想要领取后,骗子假冒“管理员”、“民警”或者“律师”等,声称“领小卡涉嫌犯罪”、“未成年人导致公司账户冻结”,必须“配合调查”,不“配合调查”将追究法律责任,或罚款和拘留,监护人也要承担相应责任。

(三)通过这番恐吓使受害人失去理智思考后,诈骗分子再以“需使用父母手机操作”为由,迫使受害人借用父母手机,按要求转账汇款,或者提供银行账户、密码和短信验证码,实施诈骗。
四、
警方提醒
(一)家长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手机和支付账号。不轻易将手机交给孩子独立使用,非必要不告知孩子微信、支付宝、银行卡等支付密码。

(二)家长要关心孩子的网络活动和交友情况。不理睬网络平台各种形式的搭讪,不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不点击任何广告或链接。

(三)家长要教育引导孩子不信任何宣传免费赠送、优惠售卖游戏产品的消息。不参与任何抽奖兑奖、领红包、刷单的活动,不独立进行任何转账、充值、扫码操作。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

请点个赞支持一下吧!

让我们一起传播反诈知识,共同筑牢反诈防线。


本文来源于微信文章公众号
返回 发新帖 回复
热门图片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Archiver|手机版| 反传销咨询救助网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X3.4( 蜀ICP备14017371号-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