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发表于 2024-12-11 10:47:43 |显示全部楼层
“这类人”天天被手机迷上了

诈骗分子也盯上了他们
以下是十起真实案例
家长们一定要引起重视提高警惕!
案例一

近日,小梁同学在家刷短视频时,一名陌生网友联系小梁让其加入某QQ群,小梁入群不久就收到一条消息,对方称自己是“警察”,因小梁加入非法群即将对其处罚,如果不想被罚可以进行申诉。于是,在对方的一步步诱导下,小梁用父母的手机扫描对方提供的二维码转账26000余元。

案例二

近日,放假在家的小代同学在上网时,看到一条陪玩赠送游戏皮肤的信息,小代马上添加了对方的微信好友,并向其转账792元“陪玩费”,转账后小代在对方的威胁下用父亲的手机以代充宽带费、代充电话费、代充燃气费等方式,向对方提供的指定账户充值9100元。



案例三

近日,小冉同学在上网时看到一个自称是明星的微信号,于是添加了该微信号好友。随后,对方以“私人信息泄露,要求小冉配合律师检查”为由,要求小冉添加“律师”微信,在对方的诱导下,小冉先后向对方转账共计9万余元。

案例四

近日,小观同学意外添加了一个所谓的“明星”QQ好友,结果被其“律师”警告,表示小观泄露了“明星”的电话号码,属违法行为,需要配合调查,小观信以为真,在对方的威胁和诱导下,被对方骗走1万余元。

案例五

小谢同学在某短视频平台认识了一名网友,该网友把小谢拉入一个领红包群,称可以在群内领红包,在对方的引导下一顿操作后,对方称小谢银行卡被冻结,要求其配合解冻,小谢向其转账4984元后发现被骗,于是报警求助。



案例六

小莹同学接到一个自称“公安机关”的电话,对方称小莹有违法行为需要配合调查,并让小莹添加了某QQ号。在对方诱导下,小莹向其转账1万余元。

案例七

群众吕先生拨打110报警称,其儿子购买游戏皮肤被骗,涉案金额达12000元。民警抵达吕先生家了解得知,吕先生的孩子在玩某款手游时,看到一条低价出售游戏账号的信息,于是添加了对方好友后,多次向多方发来的陌生“链接”转账,直到被拉黑才发现被骗,急忙报警。

案例八

放假在家的小宵同学在某网络交易平台售卖游戏账号时,被一名自称“平台客服”的人以交保证金为由,骗其转账2000元,转账后才发现自己已被对方拉黑,于是急忙报警。



案例九

群众阮阿姨的孙女小静接到一个自称“公安机关”的电话,称其有违法行为需要配合调查。就在小静将账户中的3万元提现至银行卡,打算按照对方要求转账时,被阮阿姨及时发现,并报警求助。

案例十

群众许先生报警称,其女儿在某交易平台售卖游戏账号,一个自称“工作人员”的人要求先交2000元保证金,自己及时发现劝阻后,女儿还执意要转账,请民警帮助。

(注:以上案例均为化名)


电信诈骗套路深家长该如何做?才能避免孩子遭遇电信网络诈骗
警方提示

Step.1

请家长与孩子约定好每天上网时长,合理安排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多培养其它兴趣爱好,让孩子们适度游戏,愉快长大。

Step.2

平常要教孩子牢记“三不一多”,即: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严禁在网络上发布、转发虚假消息,不要随便加陌生人联系方式,更不要和网友私下见面。

Step.3

掌握孩子注册游戏账号充值缴费等信息,警惕网上刷单、游戏领福利、免费领手机、领红包、网购退货、邮件丢失、关闭各类金融账号等形式的诈骗。

Step.4

不要将支付密码等信息告诉未成年孩子,需要支付任何费用须经家长同意,并由家长进行操作,最好不要让孩子自己操作。


广大家长和孩子一定要提高反诈意识守好“钱袋子”,不随意转账家长们也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轻易添加陌生人为好友拒绝一切陌生人要求的 扫码支付、转账等要求
- END -

“星标”▼

来源|深圳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下面是巴州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和巴州公安局交警支队公众号,希望大家积极转发关注!!!





本文来源于微信文章公众号
返回 发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Archiver|手机版| 反传销咨询救助网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X3.4( 蜀ICP备14017371号-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