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发表于 2019-11-18 10:30:41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行通郑州律师事务所
鱼不可脱于渊,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导读:据新华社10月25日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4日下午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集体学习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此报一出,区块链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作为法律人的疏议君在此泼个冷水,旨在通过法律技术及政策解读,戳一戳区块链的前世今生,为大家辨识即将出现的各类“区块链骗局”打个预防针。

区块链是什么???

“区块链”就是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简单的用一个比喻来形容:苏大强有一个家庭账本,因为这个账本只有他知道所以他可以轻易通过做假账的方式来获取私房钱。有了“区块链”技术,苏大强的老婆孩子就都可以记账,并且这个账本是可分享且不可篡改的,这就可以确保这本账本的正确性且公正公开公平。这样,家庭的金钱纠纷就会少很多,而一旦金钱纠纷少很多,其实很多豪门恩怨、家庭邻里纠纷就会少很多,甚至离婚率也会因此大幅降低。

通过苏大强的故事,我们可以提炼出“区块链”技术的核心应用逻辑,即通过“区块链”技术,打破传统意义上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在传统社会,维系人与人之间财产关系、权利关系甚至人身关系最重要前提就是信任。因为我们是夫妻,所以财产混同——这是基于人身关系产生的信任。因为我们是合伙人,所以我们同获收益共担风险——这是基于共同经营合意关系产生的信任。因为我们是父子,所以产生了继承——这是基于血缘关系产生的信任,等等。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社会秩序和道德伦理会发生不同程度变化。导致传统信任关系不停被破坏,人们为了维系社会生活圈的相对稳定,不停的增加信任成本,例如婚前财产公证、公司股权激励、遗赠扶养制度等等。这就是国家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定位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内在逻辑。

引述原文: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第十八次集体学习内容:要探索“区块链+”在民生领域的运用,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教育、就业、养老、精准脱贫、医疗健康、商品防伪、食品安全、公益、社会救助等领域的应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区块链与数字货币发展趋势初探(上)-1.jpg

说到信任

我们可以深扒一下它的另一层逻辑

公信力和壁垒

公信力分布在各个领域,政府、国企(国有资产)、公益组织、社会团体等等。在这里,我们简单聊聊政府公信力。政府之所以具有公信力,在于它拥有绝对的权力(军队)和绝对的资源(衣食住行)。然而,传统意义上的衙门因为拥有波及民生的各种资源,所以经常将权力凌驾于……之上,我说的是清朝。这种天然的“优越感”使得权力必然会被乱用,这种乱用不仅发生在衙门和百姓之间,也发生在衙门和衙门之间。因此,自古至今,权钱交易、权权交易都是编制刑法典必备项目。然而,“区块链”技术的运用实际上是在简政放权。一旦实现衙门资源被共享且不可篡改,那就在根本上掐断了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的供需关系。这就是国家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定位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内在逻辑。

引述原文: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第十八次集体学习内容:要利用区块链技术促进城市间在信息、资金、人才、征信等方面更大规模的互联互通,保障生产要素在区域内有序高效流动。要探索利用区块链数据共享模式,实现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同维护和利用,促进业务协同办理,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好的政务服务体验。

以上是针对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有关内容的部分分析,抛砖引玉,“区块链”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已经上升到了国家高度。在不知不觉间,他悄悄的改变这个社会原有的秩序。《道德经》曾经曰过:国之重器不可以示人,上升到国家高度的“区块链”核心技术自然不会也不能轻易“示人”。脑子里有了这个概念,我们才能继续深入探讨“区块链”和他的衍生数字货币。
返回 发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Archiver|手机版| 反传销咨询救助网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X3.4( 蜀ICP备14017371号-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