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发表于 2023-6-9 14:58:25 |显示全部楼层
防范电信诈骗,你应该知道的知识!

w1.jpg

-防范电信诈骗-

   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信息网络普及我们的生活,但这也让很多不法分子趁虚而入,侵蚀网络空间。他们利用电话、QQ、微信号、邮箱等作案手段不断翻新,给广大人民群众财产造成了损失。今天就给各位讲讲电信诈骗那些事儿!

w2.jpg

w3.jpg

一、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

电信网络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w4.jpg

二、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

1.作案手法速度快

w5.jpg

2.社会危害相对较大

w6.jpg

一些群众多年的积蓄一夜之间被犯罪分子骗取,思想包袱很大,个别群众因被骗后厌世自杀,给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

三、电信诈骗常见的十种手法

1、冒充公检法进行诈骗                                          

w7.jpg

案例:2016年4月,宋某接到陌生电话称其信用卡在上海欠款。宋某否认后,接到一个自称公安的电话,称其卷入一起经济案件,并通过网络给她发了一份“逮捕令”。宋某于是按对方要求操作,先后被转走50余万元。

小贴士:警方不会通过电话做笔录,逮捕证由警方在逮捕现场出示,不会通过传真发放,更不会在网上查到。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要求当事人转账汇款。

2、冒充熟人诈骗

w8.jpg

案例:2016年10月,李某接到电话,对方直接叫出李某的名字并称是其朋友“张某”。次日,李某再次接到其电话称手头急需用钱。第二天,李某在银行给对方汇款4万元,之后很快就发现“张某”是冒充的。

小贴士:记住一条,不管谁借钱,尤其通过网络或者电话,一定要通过拨打对方常用号码或者视频聊天等方式,核实对方身份后再做决定。

3、高薪兼职、找工作诈骗

w9.jpg

案例:2017年,李某通过某网络招聘平台找工作,拿到一家公司的Offer。不久后,李某发现被骗入传销组织。事后查明,该公司是一家“李鬼”公司,打着招聘的名义通过网络招聘平台将人骗入传销组织。

小贴士:找兼职、工作的过程中,“高佣金”、“先垫付”这些词是诈骗的高频词汇,若招聘方没有留下固定电话和办公地址,更需警惕。此外,过急的心态容易被对方利用,事先最好先查证对方的资料。

4、利用伪基站实施诈骗

w10.jpg

小贴士:一般情况下,如果你没在银行、通信营业厅办理相关业务,却收到“银行卡密码升级”、“积分兑换”、“中奖”等含有链接的短信,都可以当做垃圾短信处理。

5、谎称网购平台诈骗

w11.jpg

案例:郝某花29元在网购平台买了一个手机支架。6月4日,他接到自称 “XX客服”的电话,电话称因工作人员失误,将郝某加入到“钻石会员”,如不取消,每月会自动扣款。郝某配合“客服”操作,被骗走12万余元。

小贴士:在网购的过程中,卖家与买家的交易行为仅在平台上进行,若对方有超越平台边界的行为,那么买家则有权要求其自证“清白”。

6、引诱裸聊敲诈勒索

w12.jpg

案例:于某通过聊天软件认识刘某,于某提出如与其裸聊就给刘某一万元钱,并用软件制作了向刘某转账的单据照片。刘某同意后,于某将裸聊过程录了下来,以此威胁刘某。

小贴士:网络上与陌生人进行交流时,对于对方提出的过分要求,应直接拒绝,陌生人在交流的过程中,应树立边界意识,保有最基本的界限。

7、考试诈骗

w13.jpg

案例:今年高考前,广州警方接到消息称,有人在QQ群中售卖屏蔽器、放射器、“橡皮擦接收器”等考试作弊器材。经侦查,警方抓获3名涉嫌销售考试作弊器材及从事贩卖“高考试题”诈骗活动的犯罪嫌疑人。

小贴士:在考试的过程中,漏题、改分等行为本身就是非法的,即便抱有侥幸得到了高分,也会有“东窗事发”的一天,所以大家还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

8、校园贷诈骗

w14.jpg

案例:2017年10月,邓某等人向大学生放贷,每笔8000元,签订合同后,又以各种名义扣费,学生实际所得很少。邓某又故意制造借款人违约,通知发生逾期,要求大学生一次性还清本金、利息、违约金、催收费等计12000元至16000元。若不还钱,就对其采取骚扰、威胁、非法拘禁等手段。

小贴士:学生申请借款或分期购物时,要衡量自己是否具备还款能力。对于关乎自身信息、财产安全的事,要多方求证,不要轻易透露个人信息。发现危险,及时报警。

9、投资返利诈骗

w15.jpg

案例:今年3月,杨女士经朋友介绍,了解到一个“境外投资项目”。她通过朋友添加“项目客服”为好友,并提供隐私信息,将11000元转入“客服”指定的账户。前两天每天都会准时收到一笔返利,第三天却被对方拉黑。

小贴士:投资本身便具备着极大的风险性,对于那些号称 “低投入、高收益、无风险”的投资理财项目,一般情况下都需要提高警惕,切勿盲目追求高息回报。

10、保健品购物诈骗

w16.jpg

案例: 70岁的刘某接到一个“保健专家”的电话,经忽悠,刘某买了一万多元的保健品。然而,对方又称只要购满50万元,即可获得补助款104万元。当刘某真的购买了远超50万元的保健品后,那个从未谋面的专家再也联系不上了。

小贴士:一般在电话中自称“保健专家”的人基本上都可以判定为骗子,专家们不会通过陌生电话的形式去引诱你购买某款产品。遇到此类事件时,多问问身边的年轻人。

四、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w17.jpg

骗子都是利用受害人趋利避害和轻信麻痹的心理,诱使受害人上当而实施诈骗犯罪活动的。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从以下几方面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意识,以免上当受骗。

(一)克服“贪利”思想,不要轻信麻痹,谨防上当。

w18.jpg

(二)不要轻易将自己或家人的身份、通讯信息等家庭、个人资料泄露给他人。

w19.jpg

对于家人意外受伤害需抢救治疗费用、朋友急事求助类的诈骗短信、电话,要仔细核对,不要着急恐慌,轻信上当,更不要将“急用款”汇入犯罪分子指定的银行账户。

(三)遇到疑似电信诈骗时,不要盲目轻信,要多作调查印证。

w20.jpg

对接到培训通知、冒充银行、公检法机构等声称银行卡升级和虚假招工、婚介类的诈骗,要及时向本地的相关单位和行业或亲临其办公地点进行咨询、核对,不要轻信陌生电话和信息,培训类费用一般都是现款交纳或者对公转账,不应汇入个人账户,不要轻信上当。对于来电声称是公安、检察、法院、银行等的电话号码,务必多方印证,尝试回拨电话核实,防止犯罪分子利用改号软件等手法冒认电话号码。

(四)正确使用银行卡及银行自助机。

w21.jpg

到银行自动柜员机(ATM、CRS等)存取遇到银行卡被堵、被吞等情况,认真识别自动柜员机的“提示”真伪,千万不要轻信和上当,最好拨打自动柜员机所属银行电话的客服中心了解查问,与真正的银行工作人员联系处理和解决。

四、防诈知识我知道

w22.jpg

    虽然骗子的诈骗手法层出不穷,但是只要我们牢记“8个凡是”和“六个一律”,坚持不轻信、不汇款、不透露、不扫码、不点击链接、不接听转接电话,就可以保住我们的“钱袋子”。

   

致家长的一封信:

为防止电信网络诈骗,家长们还需注意:假如您遇到类似情况,接到有关孩子在外情况的陌生电话时,保持平静心态,不要做出过激的反应。尽快与学校、班主任老师取得联系,及时核实陌生信息的真伪。希望家长(监护人)配合做好以下教育工作:

1.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不随意向外人提供自己的信息,如:家庭住址、电话号码、银行卡号、密码、父母身份、家庭经济状况等信息。

2.接到陌生电话、短信,一定要保持冷静,当对方恐吓你银行卡透支、涉嫌犯罪、家人亲戚朋友遇事等可疑情况时,请立即与家人联系协商核实,或者拨打110报警。

3.如家长收到任何冠以学校名义的陌生电话、短信、微信、钉钉等推送的收费信息或是二维码时都不要轻易点开,务必先向学校或班主任老师确认,不要轻信不明信息,更不要信谣、传谣。

4.学校不会以短信方式推送教学链接,请关注学校公众号、班级群等渠道通知。

5.一旦发现可疑情况,保存好相关证据并及时报警。

当您接到此类电话或信息,请勿轻信。如果发现上当受骗不要有侥幸心理,应当迅速保存涉案证据,并及时报案。我们都要提高警惕,预防各路诈骗!

    安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引导孩子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教师和家长朋友们也应学习防诈骗知识,提高个人防范意识,让我们家校合力,共同携手,从小培养孩子的通讯网络防范意识,让孩子在自由、快乐、平安的蓝天下成长。

崇州市怀远百丽中学

2023.6.9

本文来源于怀远百丽中学公众号
返回 发新帖 回复
热门图片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Archiver|手机版| 反传销咨询救助网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X3.4( 蜀ICP备14017371号-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