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好友

0

积分

等待验证会员

发表于 2023-6-22 08:32:33 |显示全部楼层
w1.jpg

电信诈骗

竟在我身边?

w2.jpg

w3.jpg

“在吗?微信急用2千块钱,明天就还你”

“您好,我是淘宝平台的工作人员,恭喜您抽中了我们店铺活动的一等奖”

“这里是公安局,你账户上有一笔款项不安全,请转移至我们提供的安全账户”

对于这些话语你是否熟悉?

但谁曾想,电信诈骗竟在我身边?

w4.jpg

3月1号至今,学校附近派出所共接到各类电信诈骗案件数十件。

        经梳理,诈骗案件主要有以下几类:网上贷款、网上刷单、网上投资、网上招嫖、网上购买游戏装备、网上裸聊、冒充淘宝客服退货、银行卡被盗刷、二手货交易网上交定金。此外,还有2件是接触性诈骗,分别是给陌生人借钱,找工作交中介费。涉案数额最高已达六位数。

        基于此,公众号收集梳理各类诈骗信息与受骗案例后,整理归纳出八类高发的诈骗套路,希望各位同学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意识。

w8.jpg

w9.jpg

1.网贷

诈骗手法:“低门槛”广告+网贷APP

防范措施:

     大学生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金钱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一定金融贷款知识。当有人向你推销贷款时,一定要小心。诈骗分子先让你在虚假贷款网站或APP上填写个人信息,再以信息填报错误、贷款额度被锁定等理由,诱骗你缴纳保证金或者解冻金。此外,任何声称“无抵押、低利率”的网贷平台都有极大风险。如若发现被骗,请及时报警。

2.网恋

诈骗手法:网上“帅哥美女”+生活困难/投资“赢利”

防范措施:

     恋爱固然美好,但是依旧要对陌生人保有一定警惕心和戒备心,不轻易相信陌生人向你传递的突如其来的爱意。现如今,依托“恋爱”的幌子干着“诈骗”勾当的“帅哥美女”可不少。诈骗分子往往会向你传递ta是高颜值的信号,随后通过献殷勤、甜言蜜语等方式博取你的好感和信任。在“恋爱”关系确定后,向你大倒苦水,诉诸生活中的苦难与不易,希望你给予经济帮助,或者利用情感牌向你推荐所谓“稳赚不赔、低成本高回报”的网络投资平台。当你越投越多时,就会把你拉黑,从此消失。如若发现被骗,请及时报警。

w12.jpg

w13.jpg

3.网络刷单

诈骗手法:兼职刷单

防范措施:

     所谓刷单,就是指通过网上购物方式为网店刷信誉或者充值刷流水,网店向刷单者返还货款并支付佣金的违法行为。请大家不要进行任何形式的刷单工作,因为这一行为本身就是违法的。诈骗分子通常会先以小额返利为诱饵,诱骗你投入大量资金后,再把你拉黑。此外,也不要轻易缴纳保证金、押金。如果想进行网络兼职,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申请,不可贪图小利小惠。一旦发现被骗,请及时报警。

4.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诈骗手法:“公安调查”+“冻结账户”

防范措施:

当诈骗人员能够正确地说出你的姓名、身份证、家庭住址,并且自称“公检法”工作人员时,我们不要轻信其身份信息。那些要求你转账汇款自证清白的,都是骗子。一旦发现被骗,请及时报警。

w14.jpg

w15.jpg

5.冒充理财导师

诈骗手法:“理财导师”+虚假平台

防范措施:

     股票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警惕所谓的“内部消息”与“理财老师”,进入诈骗分子精心打造的股票交流群,你会发现群里的“老师”“学员”都是托儿,推荐的炒股软件都是假,只有你是真韭菜。一旦发现被骗,请及时报警。

6.冒充客服

诈骗手法:“客服”主动退款/兑现奖品

防范措施:

      如今个人信息泄露的程度不可小觑,当同学们接到自称“卖家”或“客服”的电话说需要退款或兑现奖品时,一定要保持警惕,登录官方购物网站查询相关信息是否存在,不要轻易按照其提示内容操作转账业务,也不要随意点击对方提供的网址链接,更不要泄露手机收到的验证码。一旦发现被骗,请及时报警。

w16.jpg

w17.jpg

7.假冒熟人

诈骗手法:“暂时借钱”

防范手法:

       在QQ、微信等通讯软件上收到熟人发来的借钱、转账汇款的信息时,一定要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核实身份,如果对方声称不方便或者原号码已停用,应联系其亲人或者朋友进行核实,切勿盲目转账。一旦发现被骗,请及时报警。

8.充值游戏

诈骗手法:“低价充值”/“高价收购”

防范手法:

     诈骗分子冒充游戏玩家的身份,声称可以低价充值各类游戏币、武器装备,或者高价收购你的账号,以此诱骗游戏玩家进行“充值”或者点击链接、扫描二维码。同学们在购买游戏币、武器装备时请适用正规平台交易,不要轻信陌生人发来的链接、二维码。一旦发现被骗,请及时报警。

      近些年来,各类诈骗手法层出不穷、防不胜防,稍有不慎,我们就有可能落入骗子设计的圈套,少则几百,多则上万。但只要我们不断增强警惕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不轻易转账汇款,纵使骗子的手法再“高明”,也是徒劳无功。

     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何种方式增强防范意识、学习防骗知识呢?

国家反诈中心官方政务号已于2月1日正式上线,政务号以民警宣讲、情景剧、抓捕实录等形式,精心制作了各类防范诈骗的短视频。

    上述视频即来自微信视频号“国家反诈中心”,关注即可获取最新反诈信息。

    此外,同学们也可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微信视频号、新浪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搜索“国家反诈中心”,点击关注,学习防骗知识,提升识骗能力。

不轻听、不轻信

增强警惕意识、保护财物安全

经法青年与你一同防诈骗

w21.jpg

排版:李小雅

编辑:冯萍  高婧懿

审核:代莉平 孙灿 黄玥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非原创,若涉侵权请告知

·扫描二维码关注“经法青年”

w25.jpg

本文来源于经法青年公众号
返回 发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Archiver|手机版| 反传销咨询救助网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X3.4( 蜀ICP备14017371号-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