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好友

598

积分

管理员

发表于 2025-5-4 16:25:34 |显示全部楼层
“五一”假期安全提示丨防电信诈骗篇w1.jpg

“五一”假期安全提示丨防电信诈骗篇w2.jpg

“五一”假期安全提示丨防电信诈骗篇w3.jpg

谨防电信诈骗

关注网络安全

不透露

不点击

不轻信

“五一”假期安全提示丨防电信诈骗篇w4.jpg

牢记“三不一多”原则,防范电诈骗

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

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无论骗术怎么变,我不转账应万变

1



什么是电信诈骗



      电信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通过远程、非接触等方式,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

      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伪造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达到欺骗的目的,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2



常见诈骗手段



1

刷单返利诈骗

“五一”假期安全提示丨防电信诈骗篇w9.jpg

      刷单行为本身违法,一切需要你先充值的刷单行为都是诈骗。

2

冒充公检法诈骗



      凡是自称是公检法机关或通管局、医保局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涉嫌严重违法犯罪并需要保密等为由,索要银行卡信息及密码、验证码进行“资金清算”或者让你直接把钱打到所谓的“安全账户”的行为一定是诈骗。

3

冒充老师向家长索要“培训费”诈骗



      不法分子利用家长想让孩子上好培训班的心理实施诈骗,盗用老师、工作人员的QQ、微信等网络聊天工具,以冒充老师或受害人子女的方式骗取受害人信任,实施诈骗。此类案件作案成本低,隐蔽性强,家长极易上当受骗。

4

网络游戏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游戏玩家、游戏运营商声称可以代练游戏角色,低价销售各种游戏币、装备以及出售游戏账号等等,吸引玩家进行“注册”“充值”“购买”,这些交易一般通过银行卡或是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没有任何担保和协议,不法分子在收到转款后会立即消失,此类行为均为诈骗,切勿上当受骗。

5

虚假网络贷款诈骗



     凡是打着“零门槛”“无抵押”“当天放款”等旗号,以预付手续费、预交保证金、增加银行流水记录等为由,要求先行转账汇款或者索要银行卡密码、手机验证码的网贷平台都有极大风险。

3



如何预防诈骗



“五一”假期安全提示丨防电信诈骗篇w16.jpg

保持冷静,确定损失

     当遭遇了网络诈骗,我们需要尽量保持冷静,切莫慌张。首先,我们要确定自己的损失,如:钱财、物品等损失,列出损失清单,供报案所用。



尽快报警,防止二次受骗

     确定损失之后,我们必须尽快报警切不可再联系网络诈骗者,防止二次受骗,有的受害者急于追回损失,未经报案便私下联系网络诈骗者,并且轻信了其提供的退款、退物的谎言,二次受骗,使损失进一步扩大。



想尽办法,及时止损

     报警之后,我们要想办法及时止损,如尽快联系银行或快递公司等。若为网银诈骗,如有保存诈骗者开户及账号信息的话,可立即登录对方开户行的网银和电话银行,输入对方的账号后,故意输错三次登录密码,这样对方的网银转账跟电话银行转账功能就会被暂时冻结24小时,为我们的下一步止损工作争取宝贵时间。

4



家长须知



      1.要经常对孩子使用的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检查。建议仅保留上课必须要用到的APP,把其他无关的游戏、社交、支付类等APP软件全部卸载。

     2.现实中发生过多起孩子打游戏被骗的事件。现在很多孩子玩游戏,特别在意游戏角色的“皮肤”,于是骗子打着“免费赠送皮肤”的旗号,利用孩子不敢与家长沟通的弱点,诱导孩子偷用家长手机进行转账操作。

     3.孩子爱玩游戏,但常因超时被强制退出,骗子就以能解除未成年人游戏限制一步步诱导孩子通过家长手机验证,获取家长钱财。

     4.现在很多孩子喜欢追星,特别相信偶像的话,骗子就用当红明星周年回馈粉丝返现活动实施行骗等等。

     5.平时给孩子谈谈这些现实的案例,管理好孩子使用的手机。

     6.手机上下载国家反诈App,一定程度上预防诈骗。



编辑丨元万鹏

初审 | 刘金爽

复审丨张贵武

终审丨李登焕

本文来源于微信文章公众号
返回 发新帖 回复
热门图片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Archiver|手机版| 反传销咨询救助网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X3.4( 蜀ICP备14017371号-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