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好友

598

积分

管理员

发表于 2025-4-10 14:36:33 |显示全部楼层


李旭反传防骗团队,您身边的反传防骗顾问!

经年持续奋斗,我国脱贫攻坚已全面告捷,乡村振兴策略亦广获民心。然而,部分不法之徒却伺机而动,他们利用民众对国家政策的深厚信赖,捏造、虚构诸多子虚乌有的“官方扶贫项目”,以花言巧语诱骗受害者,图谋不义之财。

安逸花助力打击诈骗,揭秘“扶贫资金”背后的陷阱w2.jpg

就在前不久,温州市民王女士收到了一个陌生快递,里面是一份“专项扶贫资金发放通知书”。文件看似十分正式,甚至还盖有“国家公章”,其内容表示国家新增了1万亿元的扶贫补助,而王女士可以申领300万元的扶贫金。

对“国家公文”深信不疑的王女士很快通过扫描文件附带的二维码下载了相关App,联系到一名自称“扶贫款项申领负责人”的“覃老师”,并按照其指示缴纳了提现金额的1%,也就是3万元到指定账户作为“申请条件”。

然而,在王女士即将收到“扶贫款”之际,提现环节却遭遇阻碍。“覃老师”称因王女士多次输错密码,致使300万资金遭冻结。为解冻资金,需再付提现金额的3%作为“解冻金”,且承诺可全额退还。王女士无奈又汇去9万元,但资金仍未解冻,退款也无踪影。意识到受骗的王女士,立刻报警求助。

无独有偶,张先生也接到过一通自称“扶贫办”的电话,对方告知可以给他发放198万元的“国家扶贫资金”。信以为真的张先生添加了对方微信,进入所谓的“扶贫群”之后,受群内负责人的鼓吹和群友氛围的影响,他按照指示提供了自己的银行卡用于“包装流水”。

诈骗分子声称为了验证张先生的账户,会有一笔“国家测试资金”转入他卡里,张先生只需取钱后再转入指定账户,就可以领取高额的“扶贫资金”。这看似简单的任务背后却是洗钱犯罪的一环,幸运的是,张先生在银行取钱时受工作人员提醒报了警,没有进一步成为“洗钱”工具人。

从王女士和张先生的案例中不难看出,类似的骗局通常会先以一笔高额的“扶贫资金”作为诱饵,在申领巨款的过程中结合多种手法进行诈骗。受害者上当受骗的关键原因主要在于对政策理解的偏差,以及对常见的诈骗套路欠缺了解。

骗子往往紧跟时事热点、重点政策,通过网络社交平台、短信、快递等渠道,用所谓“投资方案”“申领扶贫资金”等为幌子引诱受害人,必要时甚至伪造国家机关印章制作假文件博取受害人的信任。然后结合虚假投资、刷单诈骗、包装流水等典型的新型电诈手段掏空受害者的钱包,或是借助受害者的个人账户完成洗钱犯罪。

对于此类诈骗,安逸花提醒大家,在提高自己反诈意识的同时,也要在生活中学会辨别有效信息,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不轻信陌生电话,对来历不明的邮件快递也要保持警惕,不可轻信其中的内容,更不要扫描不确定的二维码或是添加陌生人的联系方式。

二、若收到涉及国家政策的文件或信息,务必通过官方渠道向相关部门电话确认,勿轻信单方面说辞。国家政策补贴无需额外缴费,更不要求转账“刷流水”,类似情况均为诈骗。

三、积极学习新型诈骗知识,了解电信诈骗手法,提升反诈能力。若受骗,请立即保留证据并报警,以最小化损失。
推荐阅读

● 新骗局曝光!你被盯上了!警惕以下13个项目涉嫌非法集资、传销,谁来割谁,都是假的!

● 别中招!赶紧撤!警惕以下17个项目涉嫌非法集资、诈骗、传销!坑钱的又来了!

● 年关将至谨防被割!警惕以下12个项目涉嫌传销、诈骗,守好钱袋子,尽快远离!

● 风险极高!卸载远离!警惕以下15个项目涉嫌传销、诈骗、虚假理财!全是骗钱的!

● “国能”要跑了?!希望再次落空!警惕以下18个项目都是骗局,害人不浅!小心!

[此文来源:环京津新闻网,版权说明:以上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本文来源于微信文章公众号
返回 发新帖 回复
热门图片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Archiver|手机版| 反传销咨询救助网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X3.4( 蜀ICP备14017371号-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