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发表于 2025-4-26 17:21:11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微信公众号更改推送机制,为方便您了解最新诈骗套路,请您“星标”“全民防骗局”!

话术曝光!最新十起学生电信诈骗典型案例:初中生一夜被骗24万元w1.jpg
咨询/投稿/交流群/起诉卡主

请加V:qmfpj_110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的黑手伸向学生和家长的钱包不少学生不幸落入诈骗陷阱让我们来剖析最新十起典型案例看看骗子究竟用了什么手段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碰到这些案例中的相似情况

千万擦亮眼

捂好你的钱袋子

↓↓↓

话术曝光!最新十起学生电信诈骗典型案例:初中生一夜被骗24万元w2.jpg

案例1:

“免费游戏皮肤”骗局

典型案例

2025年3月5日,某小学五年级学生小明在玩游戏时,屏幕上弹出一个“免费领取游戏皮肤”的广告。小明心动不已,按照广告提示添加了对方QQ。对方称只要完成一系列操作,就能免费获得限量版游戏皮肤。小明信以为真,先是按照要求填写了自己的个人信息,随后对方又以需要缴纳“手续费”“保证金”等为由,诱导小明用家长手机进行转账。小明担心错过领取皮肤的机会,瞒着家长先后转账5次,共计3000元。直到家长收到银行扣款短信,询问小明后才发现被骗。

诈骗话术

“这是限时活动,错过就没机会了,赶紧按照我说的做,马上就能拿到皮肤。”

“转这笔认证金,马上就能领取皮肤,领取后立刻原路退还。”

“你已经符合领取条件了,只要再转最后一笔钱,皮肤秒到账。”

警方提醒

同学们,游戏中看到免费送皮肤的信息,千万别信!那都是骗子设的陷阱。绝对不要随意给陌生人转账,遇到这种事,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爸爸妈妈。

案例2:

“明星粉丝群”诈骗

典型案例

2025年2月10日,初二学生小美看到一个加入“明星官方粉丝群”的邀请,群里声称会有明星的独家消息和福利发放。小美兴奋不已,立即加入了该群。进群后不久,群里突然出现一个自称是警察的人,发布消息称群内有人泄露了明星的隐私,需要配合调查,否则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随后,“警察”添加小美为好友,并与她进行语音通话。在通话中,“警察”出示了伪造的警官证,要求小美提供家长的手机进行核实,以证明自己的清白。小美被吓得不轻,不敢告诉父母,偷偷拿了妈妈的手机按照对方的指示进行转账操作,共计被骗24万元。直到妈妈准备使用手机支付时,发现账户余额不对,询问小美后才知晓被骗。

诈骗话术

“你已经涉嫌泄露明星隐私,这是很严重的违法行为,配合我们调查,把钱转到安全账户,不然你全家都要坐牢。”

“这是警方正在办理的机密案件,不能告诉任何人,包括你的父母,否则后果自负。”

“只要你按照我说的做,完成转账证明你的清白,我们就不会追究你的责任。”

警方提醒

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网络、电话办案,更不会要求转账到所谓的“安全账户”。如果遇到此类情况,一定不要相信,马上挂断电话,告诉爸爸妈妈,必要时报警。

案例3:

“解除防沉迷系统”骗局

典型案例

2025年4月2日,六年级学生小王在玩游戏时,因防沉迷系统限制无法继续游玩,心中十分苦恼。这时,游戏界面弹出一个“专业解除防沉迷系统”的窗口,对方称只要按照要求操作,就能永久解除防沉迷限制,畅玩游戏。小王心动不已,添加了对方提供的联系方式。对方先是让小王下载了一个所谓的“解除防沉迷专用APP”,并诱导小王打开屏幕共享功能,获取了小王的手机操作权限。随后,对方以需要缴纳“手续费”“保证金”为由,要求小王用家长手机转账。小王担心被家长发现,偷偷拿了爸爸的手机,按照对方指示先后转账4次,共计18000元。转账完成后,对方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小王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诈骗话术

“这个APP是专业解除防沉迷的,你跟着我的步骤来,操作很简单,马上就能解除。”

“操作不当会导致你的银行卡被骗子盗用,到时候你要坐牢的,赶紧配合我完成转账,就能避免风险。”

“只要你支付这笔钱,就能永久解除防沉迷,以后想玩多久就玩多久。”

警方提醒

游戏防沉迷系统是为了保护大家的身心健康,不能通过违规手段解除。要是遇到有人说能帮你解除防沉迷,一定是骗子,别上当!

案例4:

“刷单返利”连环套

典型案例

近日,高一学生小王在浏览网页时,看到一则“买药退税,轻松刷单赚钱”的广告。小王心动不已,便添加了对方联系方式。对方先给小王安排了一些小额刷单任务,如购买几元钱的虚拟商品,完成后立即返还本金并给予几元的返利。小王轻松获得了几次返利后,逐渐放松了警惕。随后,对方诱导小王进行大额刷单,称完成这一单就能获得一笔可观的佣金,还能退还之前的所有本金。小王用父亲的手机进行转账操作,先后转账2万元。转账完成后,对方又以各种理由要求小王继续转账,甚至诱导小王贷款支付。幸亏小王的父亲及时发现,才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诈骗话术

“再完成这一单,就能提现大额佣金,之前的本金也一并退还。”

“这是最后一个大单,做完之后就可以结束任务,高额报酬马上到手。”

“你的账户操作存在异常,需要再转一笔钱进行解冻,否则之前的钱都拿不回来。”

“不继续转账会影响你的征信,以后贷款、出行都会受到限制。”

警方提醒

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千万别参与!任何要求先垫资的兼职工作都是诈骗。不要轻易相信网络上那些轻松赚大钱的虚假广告。

案例5:

“色情刷单”陷阱

典型案例

近日,姜堰一高中生在上网时,被一条极具诱惑性的色情广告所吸引。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点击广告下载了对应的APP。进入APP后,“客服”告知他需要完成“刷单解锁任务”,才能浏览更多色情内容。该学生鬼迷心窍,一步步按照“客服”指示进行操作,先后进行多笔转账完成刷单任务。然而,当他完成任务后,不仅没有看到期待的内容,还发现自己无法提现,这才意识到被骗,共计损失4800元。

诈骗话术

“完成这个任务,就能解锁更多精彩内容,绝对让你满意。”

“只要刷几单,轻松赚大钱还能看想看的,这种好事可不多。”

“这是最后一单,做完不仅能看,还能获得一笔丰厚的佣金。”

警方提醒

浏览色情内容不仅违法,还极易遭遇诈骗。同学们一定要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培养健康的上网习惯,远离这类违法又危险的陷阱。

案例6:

“捐款返现”骗局

典型案例

2025年4月13日,小彭在浏览社交媒体软件时,刷到一条“捐款返现”活动视频。小彭想赚取零用钱,便扫码支付10元参与捐款,并添加活动客服微信。客服以小彭是未成年人为由,称其返现受限,要求小彭用父母手机协助解除限制,还恐吓小彭,称不解除本人及父母的账户和征信将受负面影响。小彭在对方诱导与恐吓下,修改父母支付宝、微信、银行卡的支付密码,将手机验证码告知对方,还按指示进行扫码支付、网上充值等操作。直到小彭父亲发现手机多条扣款信息,才察觉被骗,共损失34000余元。

诈骗话术

“你是未成年人,你的操作导致返现受限,需要用你父母手机解除,否则你和你父母账户都会被冻结。”

“配合我们操作,马上就能拿到高额返现,错过了这次机会就没有了。”

“不赶紧解除限制,会影响你和家人的征信,以后贷款、出行都成问题。”

警方提醒

教育孩子不参与网络上承诺高额回报活动,不随意透露家人信息和验证码。

案例7:

“求职交费”陷阱

典型案例

近日,高中生小张在求职软件上寻找兼职工作,想赚些零花钱。他在平台上投递了多份简历后,收到一家自称是大型连锁超市的招聘人员发来的消息。对方称目前超市正在招聘兼职收银员,工作轻松,时薪较高,且工作时间灵活,非常适合学生。对方表示,为了确保员工身体健康,入职前需要到指定医院进行体检,并缴纳300元体检费。还强调这是公司统一要求,体检费在入职满一个月后会全额退还,同时发来一份“入职须知”。小张用自己的压岁钱进行了转账。转账后,小张却发现对方已将他拉黑,这才意识到被骗。

诈骗话术

“这是入职必要流程,所有员工都要交,交了马上就能安排工作。”

“费用之后会退还到你工资里,这只是走个形式,放心转账就行。”

“公司着急招人,你赶紧把体检费交了,就能优先安排上岗。”

警方提醒

找工作一定要选择正规平台和渠道。遇到要求先交钱的招聘,不管对方说得多么好听,都要坚决拒绝,切勿因一时求职心切而上当受骗。

案例8:

“助学金/奖学金”骗局

典型案例

高一学生小李家庭经济条件较为困难,一直期盼着能申请到助学金减轻家庭负担。近日,他接到一个自称是某助学机构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准确说出了小李的姓名、学校以及家庭情况。对方称小李符合助学金申请条件,现在只需完成最后一步验证,就能马上发放助学金。随后,对方以核实身份为由,让小李提供家长的银行卡号和验证码。小李没有多想便将信息告知了对方。没过多久,小李的家长收到银行短信,显示银行卡内的5000元被转走,这才意识到遭遇了诈骗。

诈骗话术

“助学金马上到账了,你把家长银行卡号和验证码给我,我这边确认一下就能发放。”

“这是最后一步流程,不配合的话助学金资格就会被取消,你赶紧按我说的做。”

“我们是正规助学机构,绝对安全,提供验证码只是走个形式,不会有问题的。”

警方提醒

所有资助政策都以学校官方通知为准,不要轻信陌生电话。验证码是资金安全的重要防线,千万不能透露给陌生人,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和老师、家长沟通。

案例9:

“冒充公检法”诈骗

套路揭秘

近日,初三学生小陈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某公安局的张警官,语气严肃地告知小陈,他的身份信息被不法分子盗用,涉嫌一起重大洗钱案件,目前已被警方立案调查。小陈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吓得不知所措,对方紧接着表示,为了尽快查明真相,证明小陈的清白,需要他配合调查,并要求小陈立即找一个安静、无人打扰的地方,不得向任何人透露此事,否则将承担严重的法律后果。随后,对方通过微信给小陈发送了一份带有小陈照片和身份信息的“刑事拘捕令”,上面还盖有鲜红的公章,小陈看到这份“拘捕令”后,彻底慌了神。在对方的步步诱导下,小陈按照指示下载了一款名为“安全卫士”的APP,并在该APP上填写了家长的银行卡信息。最后,对方以将资金转移到“安全账户”进行清查为由,要求小陈输入手机验证码完成转账操作。小陈不敢有丝毫违抗,用家长手机接收验证码并告知对方,导致银行卡内的10万元被迅速转走。直到家长发现银行卡余额异常,询问小陈后,才知道遭遇了诈骗。

真实案例

“你已被刑事调查,马上转账证明清白,不然就等着坐牢吧。”

“现在案件很紧急,配合我们,把钱转到安全账户,否则会影响你学业和未来,你的档案上会留下污点。”

“这是警方办案的正规流程,必须严格保密,不能告诉任何人,赶紧转账,不然我们会马上采取强制措施。”

温馨提醒

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网络办理案件,更不会要求转账到“安全账户”。接到此类电话,立即挂断,回拨110或96110核实。

案例10:

“账号买卖交易”骗局

典型案例

高二学生小赵在游戏论坛上发布了出售账号的信息,不久后便收到一个自称买家的私信。对方表示愿意以5000元的高价购买。对方发来一个游戏交易网站链接,称只有通过这个平台交易才能保障双方权益。小赵没有多想,点击链接进入网站,并按照提示填写了账号信息和个人银行卡信息。然而,当小赵准备提现时,网站却提示“银行卡号输入错误,账号已被冻结,需转账1000元解冻”。小赵担心账号和钱都拿不回来,便按照对方要求转账。转完账后,对方又以“缴纳手续费才能完成交易”“需再转一笔保证金确保交易安全”等理由,诱导小赵多次转账,共计被骗8000元。

诈骗话术

“您是第一次在这个网站交易,要充值验证,这个钱是可以退的。”

“您的银行卡输入错误了,资金已被冻结。若需解冻,需要转账两笔解冻金XXX元。”

“资金已经解冻。提现时,发现您的银行卡开户行填写错误,再次被冻结,需要转账四笔解冻金XXX元。”

“您有两笔XXX元的解冻金转账时间间隔太短,导致系统繁忙无法核实,需要明日10点后再次进行核实。”

“不好意思,我们这边银行账户暂时不能使用了,需要转账到另一账户。”

警方提醒

游戏交易一定要认准官方平台,不要轻信所谓的“高价收购”。遇到要求先交钱再交易的,不管对方说什么理由,都要果断拒绝。
咨询/投稿/交流群/转载开白
请扫码添加微信


▼点击关注  加“星标”▼


点击蓝色字体即可阅读


占比近九成!中老年是主要受害群体!请马上提醒你的父母!

警惕!大量学生、老人手机卡被偷、冻结,多地警方紧急预警!

“若不配合,就抓走你爸妈!”




话术曝光!最新十起学生电信诈骗典型案例:初中生一夜被骗24万元w4.jpg
   
话术曝光!最新十起学生电信诈骗典型案例:初中生一夜被骗24万元w5.jpg



本文来源于微信文章公众号
返回 发新帖 回复
热门图片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Archiver|手机版| 反传销咨询救助网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X3.4( 蜀ICP备14017371号-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