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发表于 2021-1-19 15:44:28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寻人故事
#老战友,你还好吗##寻人上头条#

“我父亲已经去世12年了,09年他因肺心病去世,享年53岁。”郭彦昌的儿子郭先生,在电话的另一端慢声对我们说道。

阔别43年,谁料再见已是阴阳相隔

2021年1月10日下午五时许,头条寻人公益平台发布了一则题为《寻天水籍战友郭彦昌,当年炸石修铁路,你大吼一声快跑,我才捡回性命!阔别43年,你的救命之恩我还记得》的寻人信息,就在消息发布后的第二日晚,寻找人张引周告诉平台工作人员,自己已与“恩人”郭彦昌之子取得了联系,“万分感谢头条寻人为咱们退伍老兵提供了一个这么便捷、高效的传播平台,但遗憾的是,我的恩人郭彦昌已于十几年前病逝了......”

为报救命之恩,老兵苦寻甘肃战友43年!寻得消息后悔不已-1.jpg

张引周称,寻人消息发布后没多久,他的一位朋友看到了这则消息,并十分激动地告知了他,“他认识郭彦昌的儿子,真没想到哎,我和郭彦昌的儿子竟然有共同的好友!”于是消息几经周转后,张引周终于联系上了郭彦昌的家人,“我好激动,也好难过......本想着与恩人团聚,立马见上一面!好好与他叙叙旧,当面对他说一声谢谢!但这世间之事总是变化无常,原来他早已离我而去......”

铁道小兵初来乍到,结缘青海高原

张引周曾是一名铁道兵,1976年,刚满十八周岁的他带着一腔青年的救国激情与卫民的热血,离开了自己生活已久的老家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来到了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天峻县,正式成为了10师48团2营6连4排11班的一名铁道兵,主要负责修建青藏铁路专线。

为报救命之恩,老兵苦寻甘肃战友43年!寻得消息后悔不已-2.jpg

张引周当兵时期的照片

进入部队后不久,张引周便结识了与其同班的老兵郭彦昌。据他回忆,郭彦昌是75年的兵,比张引周稍稍年长两到三岁。张引周称,虽然郭彦昌的学历并不高,入伍前几乎属于“文盲”的状态,“听说还是进了部队之后,他才勉强会写自己的名字。”然而,彼此间文化水平的差异并未影响张引周对这位老兵的崇拜与尊重,他接人待物的行事风格深受小兵们的爱戴。

为报救命之恩,老兵苦寻甘肃战友43年!寻得消息后悔不已-3.jpg

郭彦昌儿子提供的郭彦昌的退伍证照片

由于当年二人所在的部队驻地在青海,生存环境与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放眼望去,冬天的世界炫白无垠,干冷的风打在脸上、手上。肆意的狂风,伴着风沙与雪水,钻进衣袖领口里,这是连常人都难以忍受的现实。于是每次出工前,郭彦昌都会叮嘱张引周多穿一点、穿厚一些,“千万要把衣袖、裤脚扎紧咯,不要让风往身子里头钻!”

为报救命之恩,老兵苦寻甘肃战友43年!寻得消息后悔不已-4.jpg

郭彦昌当兵时期的照片

炸石修铁路,“是他那声‘快跑’,将我从死亡边缘拉回”

张引周将郭彦昌的叮咛牢记于心,随着二人相处的时间愈久,他越发开始依赖郭彦昌这个“老大哥”一般的存在......1976年,张引周所在的部队举办青藏线铁路大会战,他们负责修建的那一段铁路,需要继续向前开荒拓地。当时,张引周负责填装炸路用的炸药包——他将弹药分别塞入三个长罐之中,封好口,再将炸药线扯了出来。他走到一块巨石面前,拿出火柴“嚓”的一声,火苗骤起,顿时炸药的线头被火光吞噬......

为报救命之恩,老兵苦寻甘肃战友43年!寻得消息后悔不已-5.jpg

撒手后,张引周开始往后跑。随即“砰、砰”——一炮声小,一炮声大,在他的耳后响起——顿时,被引爆的炸药被炸成了无数颗小石子。就在张引周以为爆破工作已经结束,开始往回走,甚至已经走到跟前时,他只听见郭彦昌在他深后大吼一声:“‘小张!小张!赶、快、跑、啊!’”

说时迟那时快,张引周瞬间反应过来——他只听见了两声炮响,下意识地认为第三炮的声音被淹没在了前两声之中,他心说要坏事!“当时我都走到跟前了,被郭彦昌大吼一声,我才意识到不对劲,赶紧撒腿往回跑。”张引周往回死命跑了约莫50多米,他看见脚边正好有个一米多深的沟儿,于是想也没想就跳了下去。

就在张引周卧倒在沟底,距离他的不远处,那一声迟来的爆破声“砰”的一下传了开来,张引周双手攥拳紧握,猛烈的呼吸声占据了他的耳膜,他看着地面上的石子因爆炸而轻微震动,他的心跳猛烈地咚咚捶打着他的神经......

为报救命之恩,老兵苦寻甘肃战友43年!寻得消息后悔不已-6.jpg

“郭彦昌要是晚一秒钟喊我,现在,我就不可能在这儿和您聊这些往事了......”

当年,由于作为新兵的张引周没有装弹防护的经验,幸好郭彦昌及时察觉了异样,使其躲过了一场劫难。张引周心有戚戚,回忆当年命悬一线的场景,他颇为动人地说道:“哎,当年我傻乎乎的,只知道躲过一劫,没想明白我这条命啊,其实是郭彦昌给捡回来的!”1978年4月郭彦昌退伍,一场简单的送别仪式过后,他便与同期退伍的老兵们乘坐一辆大卡车离开了。

“连句话都没来得及说,更别提留地址和电话了......”

为报救命之恩,老兵苦寻甘肃战友43年!寻得消息后悔不已-7.jpg

郭彦昌当兵时期的照片

儿时曾被生母遗弃,成年后倍惜战友情

恩人啊,你到底在哪里?”

自从与郭彦昌分离之后,这句话一直萦绕在张引周的心头,随着年岁的增长,他想要找到这位“救命恩人”的愿望愈发强烈起来。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亲生母亲曾把我丢在了一条河旁,我们弟兄一共四个,她选择遗弃了营养不良的我。”张引周的声音渐渐低落起来,他长叹了一口气,又说道:“我其实出生在天水市武山县,有一年我们村闹饥荒,亲爹去世后,我母亲带着弟兄四人来到了周至县,但当时正巧遇上我生了一场大病,整个人瞧上去骨瘦嶙峋、面黄肌瘦,像是撑不下去的样子。或许是为了减轻全家的负担吧,她把我一个人,丢在了在一条河边上......”

万幸的是,年幼的张引周被一善良的村妇捡起,并把其带回了周至县的家将其养育成人。“我很感激给了我二次生命的人,我的养母如此,郭彦昌亦是如此。或许,救起我仅仅是他们情急下的即刻反应,但对我而言,却是给了我重获新生的机会与自由,这是常人无法体会,也无法感同身受的一种经历......”

为报救命之恩,老兵苦寻甘肃战友43年!寻得消息后悔不已-8.jpg

张引周(左)当兵时期与同学的合影

怀揣着郑重的感激与思念,43年来,张引周从未停止过打听与郭彦昌有关的消息,但不如人意的是,当他在电话中听到郭彦昌早在12年前已经病逝的消息时,顿时,泪水布满了脸颊,他抑制不住心中的悲恸,在电话的另一端泣不成声......

“提到我父亲去世时的场景,张叔哭的很伤心,他嘴里说着‘哎,哎,我还是晚了一步啊......’”郭彦昌的儿子告诉我们,他的父亲不是突发疾病去世的,而是几十年积劳成疾后,最终因肺组织病变引起的心脏衰竭而终。“如果我父亲今年还活着,他也只有65啊,哎,本是该颐养天年的年纪......”

家境贫寒,退伍后以务农为生

郭彦昌的儿子称,自1978年父亲离开部队后,他便回到了老家甘肃省定西市的陇西县。“我父亲参军之前就是一个农民,大字不识一个,文化程度很低啊,他做不了工人。”退伍后的郭彦昌,褪去了身上披着的一身军装,回到家乡的田地里,再次扛起了锄头,直到去世前都还以务农为生。

“咱家祖上三代都是务农为生,我父亲想着出去当兵能开开眼界,或许能获得不同的机遇,但这也得讲究时运不是?没碰上好的日头啊,也怪不了谁......”郭彦昌的儿子说,虽然父亲从部队回到老家后,家里的经济条件并未改善,一直处于较为拮据的状态,直到这两年才有所缓和,但自己常常因为拥有一个当过兵的英雄般的父亲而感到骄傲。“在我小时候啊,邻居家的小孩都可羡慕我啦!他们都知道我有个参过军的父亲,谁也不敢欺负我!”

与郭彦昌之子重建联系后,听闻郭家这些年的境遇并不顺利,张引周也感到十分痛心,他激动地表示,自己今后会一直与郭家保持来往,常常问候、甚至两家彼此间走动一番。“本想着找到恩人后,我立马上他们家去探望来着,但现在疫情又严重起来了,哎等今年开春以后吧,或是明年疫情稳定了,我一定找机会去郭家拜访一次!”

为报救命之恩,老兵苦寻甘肃战友43年!寻得消息后悔不已-9.jpg

张引周中年时期的照片

头条寻人联合头条军事 ,共同发起#老战友,你还好吗#公益项目,将借助技术和平台的力量,寻找失联战友,助力老兵与战友团聚。在以往的成功案例中,媒体接力寻找失联战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头条寻人诚邀全国各地媒体一起参与到“寻找失联战友媒体志愿服务团 ”中来。

如有失联战友相关线索,欢迎联系头条寻人(邮箱:xunren@toutiao.com;电话:010-83434440、010—83434485),将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对信息进行核实和后续跟进。

为报救命之恩,老兵苦寻甘肃战友43年!寻得消息后悔不已-10.jpg

主题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发表于 2021-1-19 15:45:14 |显示全部楼层
向俩位老兵致敬![祈祷][祈祷][祈祷]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发表于 2021-1-19 15:45:33 |显示全部楼层
唉……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发表于 2021-1-19 15:45:57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发表于 2021-1-19 15:46:25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 发新帖 回复
热门图片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Archiver|手机版| 反传销咨询救助网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X3.4( 蜀ICP备14017371号-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