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好友

598

积分

管理员

发表于 4 小时前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微信公众号更改推送机制,为方便您了解最新诈骗套路,请您“星标”“全民防骗局”!

警方提醒!这五种电信诈骗占71%w1.jpg


近日,荆门市公安局对2025年1月以来全市电诈案件进行大数据分析,客观呈现当前电诈犯罪形势,为开展针对性打防提供精准坐标,帮助人民群众进一步提升反诈防骗意识和能力。

电诈犯罪形式统计显示,刷单返利类、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虚假投资理财类、虚假购物和服务类、虚假贷款和代办信用卡类诈骗是全市电诈案件中排名前五的高发类型,占比分别为20.14%、20.14%、15.17%、8.06%、7.35%。

警方提醒!这五种电信诈骗占71%w2.jpg

刷单返利类诈骗

此类骗局通常以兼职刷单的广告作为开端,无论是出现在社交平台的私信,还是浏览网页时弹出的小广告,“轻松赚取高额佣金”“足不出户日赚斗金”,吸引想要轻松赚钱的人们。一开始,骗子会给受害者安排一些小额刷单任务,比如关注公众号、点赞商品链接等,并且迅速返还本金和佣金,让受害者尝到甜头,放下戒备。随后,骗子会诱导其下载专门的刷单APP,发布金额更大的任务。这些任务往往一环扣一环,比如要求完成连续几单才能提现,或者达到一定的刷单金额才能获得更高比例的返利。尔后,骗子会制造所谓受害者的“失误”,比如下单速度过快、填写信息有误,以账户被冻结、需要缴纳解冻金、保证金等理由,要求受害者转账汇款。当受害者为了拿回之前投入的本金和佣金,不断按照骗子的要求转账时,就会越陷越深,直到最后发现无法提现。

典型案例一

赵先生出于好奇下载了一款所谓“同城约会”APP。很快,“客服”主动联系他,声称“完成刷单任务即可免费约会”,还承诺每单返还本金及10%佣金。赵先生被诱导加入群聊,看到群内多人晒出“提现成功”截图后,心动不已,先后通过扫码支付、代购购物卡、代还白条等方式转账1万余元。可当他想提现时,对方却以“操作失误需解冻”为由,继续诱骗其充值,最终赵先生累计被骗98555元!

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

此类诈骗中,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用户在电商平台或物流系统中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联系方式、购物记录等。紧接着,骗子会编造各种看似合理的借口,如商品质量问题、快递丢失需要理赔,或者谎称用户开通了某项付费服务需要取消,制造恐慌情绪,让受害者失去理智思考的能力。在取得一定信任后,诈骗分子便会诱导受害者下载具有屏幕共享或远程操控功能的APP。一旦受害者开启屏幕共享,诈骗分子就能实时监控受害者手机上的操作,包括输入的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关键信息。最后,他们会引导受害者在银行APP或支付平台上进行转账操作,或者直接利用获取到的信息,盗刷受害者银行卡内的资金。

典型案例二

周某收到一条陌生短信,内容为:“您的快件已送往服务中心,取件码98-8853,请尽快致电领取,后附联系电话。”周某主动联系该号码后,对方自称是抖音客服,称周某开通了扣费服务,如不取消将会每月产生自动扣费,周某遂要求取消该服务。之后有00开头的电话跟周某联系,以协助取消扣费服务为由,让其下载腾讯会议APP,进入指定会议后打开屏幕共享。在后续操作中,诈骗分子通过屏幕共享获取到周某的银行账户、密码及验证码,分三笔将周某账户资金转走共计99万元。

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

诈骗分子利用网络社交工具、短信、网页投放广告,宣称自己掌握股票、外汇、期货、虚拟货币等投资理财的内部消息和独特门路,以此吸引目标人群,寻找潜在的受骗者并建立联系。他们会通过拉人进入“投资理财”群聊,或者安排所谓的“投资专家”“理财导师”进行直播授课等方式,让受害者逐渐对其产生信任。当取得初步信任后,诈骗分子就开始引导受害者进行投资理财操作。一开始,会让受害者小额投资试水,并给予低额返利,让受害者切实尝到甜头,为后续诱导加大投资做铺垫。最后,诈骗分子让受害者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当受害者想要提现时,对方就会以“登录异常”“服务器异常”“银行账户冻结”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者缴纳“解冻费”“保证金”才能提现。

典型案例三

成都老人钱某通过微信添加了一个自称某公司“理财大师”的陌生好友。对方信誓旦旦地表示,能带领老人投资理财赚大钱。在“理财大师”一步步诱导下,钱某先是下载了一款炒股APP,接着又下载了某聊天软件,专门用于交流投资股票事宜。随后,“理财大师”以投资炒股为由,让老人向指定银行账户转账充值。起初,按照“大师”的指点,老人每天都能看到有“资金”入账,这让他逐渐放下戒备,加大了投入,陆续投入了60余万元。然而,当老人准备将平台上的股票抛出,想要提现时,却发现根本无法提现,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

诈骗分子先是伪装成企业、单位采购人员,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联系商家,甚至会伪造文件、合同,让商家信以为真。在与商家建立初步信任后,诈骗分子就会抛出“代为购买”的陷阱,以各种理由推荐所谓的“指定供货商”,并要求商家先行垫付资金。一旦商家转账,他们便迅速消失,让商家血本无归。此外,在虚假服务类诈骗中,骗子还会在网络上发布各类虚假服务信息,如代办证件、提供考题、论文代写代发等。当受害人搜索到这些信息并联系时,骗子便以缴纳订金、保证金、手续费等为由,要求受害人转账汇款。总之,这类诈骗抓住了人们追求利益、贪图便利的心理,让许多人在不知不觉中陷入骗局。

典型案例四

方先生接到一位自称某中学老师的电话,对方表示要订购蹲坑、立柱面盆等商品。方先生添加了该老师的微信,双方商定订单事宜。可没过多久,“老师”又提出还需要购买一批床铺,方先生无奈表示店里没有这类产品。这时,“老师”热心地给方先生推荐了一个商家,还称自己与该商家有矛盾不方便联系,让方先生代为购买。随后,“老师”发来两张分别为94550元、171000元购买蹲坑、立柱面盆等商品的转账截图,且付款方显示是某中学,让方先生彻底放下了戒备。他按照卖床商家的要求分3次向3个账号各转账1万元。可之后,方先生却无法联系上该老师以及卖床的商家,那两笔大额转账也一直没有到账,方先生这才意识到被骗,最终损失3万元。

虚假贷款和代办信用卡类诈骗

诈骗分子利用人们急需资金又渴望简便贷款的心理,以“无抵押”“免征信”“快速放款”“免费提额套现”等极具吸引力的幌子,广泛发布办理贷款、信用卡、提额套现等虚假广告 ,引诱受害人下载虚假贷款APP或登录虚假网站。一旦受害者上钩,他们就以贷款审核为由,要求受害人缴纳“保证金”“手续费”或者“刷流水”,还会发送虚假放贷信息。当受害人提现时,他们便再以受害人操作失误、征信有问题、流水不足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继续缴纳各种费用。最后,将受害人拉黑消失。

典型案例五

朱先生收到一条贷款短信,里面包含一个网址,点击进入后是一个“微粒贷”的下载页面。朱先生因资金紧张,没多想就点击下载了,结果下载的却是一个“纯净版”APP。他注册并申请了10万元的贷款。然而,申请提现时,却提示银行卡号错误,贷款资金被冻结,需联系客服。按照要求,朱先生下载了指定APP添加业务员,对方称需要充值资金才可以解冻。朱先生多次充值,却依旧无法提现,这才意识到遭遇诈骗,最终损失3万余元。

▼点击关注  加“星标”▼点击蓝色字体即可阅读


警方通报:电信诈骗目标转向中小学生,最小受害者仅6岁(附九大典型案例)

警方提醒:近期此类骗局高发,已有7名女性被骗

警方紧急预警 | 电诈团伙竟盯上农户,利用实体店洗钱席卷全国,收款账户被冻结又成嫌疑人!




警方提醒!这五种电信诈骗占71%w3.jpg

警方提醒!这五种电信诈骗占71%w4.jpg



本文来源于微信文章公众号
返回 发新帖 回复
热门图片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Archiver|手机版| 反传销咨询救助网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X3.4( 蜀ICP备14017371号-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