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8-17 16:41:59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字节跳动风控中心
听说卡通头像能防骗,这是真的吗?我也想换个卡通头像报平安……额,实不相瞒,我的头像本来就是卡通的……
看了这么多诈骗案例,有不少受害者最终都会发出一个疑问---诈骗分子到底是怎么盯上我的?你有过类似的疑问吗?
在前几篇文章当中,我们曾对诈骗分子的心理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在知道了诈骗分子是如何进行骗术布置之后,你想不想知道骗子到底是如何锁定目标从而进行精准诈骗的?
近日,湖北警方在突击检查一家网络科技公司时,发现了潜藏其中的诈骗窝点,诈骗分子的“话术单”也从而暴露在大众的目光之下。
“话术单”上写着:
1. 微信头像为卡通头像,默认该人不具备“杀猪”价值(额……感觉有被冒犯到);2. 拉入群聊的人要求“年纪大,有持仓”;3. 微信需要观察每天的微信步数、朋友圈是否更新等……
PS: 杀猪:杀猪盘,一种交友诈骗形式,我们在往期文章中有做过详细说明哦,这里就不加赘述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关注我们,查看往期推文哦。
看完这个话术单,正在用着卡通头像奋笔疾书的我表示有被冒犯到,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不过,话说回来,卡通头像,微信步数和朋友圈更新,诈骗分子这份“单子”背后又有着怎样的逻辑呢?头像形式各样,为啥偏偏卡通头像就被诈骗分子排除在外,是因为卡通头像的人比较穷吗?(我表示并不承认)
据杭州市警方透露:诈骗对象是经过诈骗团伙层层筛选之后确认的,并不是单单看头像这么简单,所以要想不被骗,仅仅只是换头像是没有用的。
其实一个简单的微信头像透露出来的信息还是很多的,使用卡通头像,说明账号的主体较为年轻,而中老年人幼年不曾接触过蜡笔小新等卡通人物,更不会将这些卡通人物当作头像,他们的头像一般都以鲜花、自拍照、旅游照为主。凭借头像,诈骗分子便能初步判定用户的年龄、偏好等大致特征。但这都还只是粗颗粒度的筛选,远远不能满足诈骗分子实施精准诈骗的需求。为了进一步判断目标用户的特征,诈骗分子将会借由对方暴露出来的信息进行进一步分析。以微信步数为例,家庭主妇晚上一般以居家为主,所以微信步数不多,而单身离异的女性晚上则以出门社交为主,微信步数则较之更多,除此之外,微信步数在每个时间段所透露的数据还能够帮助初步判断生活习惯,例如:早出晚归还是早睡早起,这些信息对于诈骗分子进行精准“杀猪”是非常有利的。除此之外,朋友圈动态也是诈骗分子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一般来说,朋友圈动态可以反映的信息还是很多的,例如经济水平、社交动态、社交偏好、情感状态、人物性格等等。
其实以上的倒推规则不单适用于微信,也适用于其他社交平台,甚至其他社交平台所暴露的信息会比微信还多。由于微信联系方式获得的限制,很多诈骗分子都会选择从社交产品入手,寻找诈骗目标,再引入微信实施精准诈骗。
在这里字节风控中心也给大家提一个醒:
- 社交平台端内交流请勿导入私人联系方式,网络交友需谨慎!
- 注意个人信息保护,请勿在不明网站暴露自己的联系方式。
- 社交平台信息分享请注意隐私防护,保护好重点信息,切勿让自己暴露在危险之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