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发表于 2020-6-21 01:41:37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大小新闻
大小新闻客户端6月18日讯(YMG全媒体·大小新闻记者 刘彦波 摄影报道 通讯员 单伟伟)今年6月19日是第八个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为帮助滞留受助人员回归家庭,烟台市救助管理站以“大爱寻亲温暖回家”为主题集中开展救助寻亲专项行动。该站工作人员集思广益,大胆尝试,开展直播寻亲活动,成为全国首家与中国失踪人口档案库合作直播寻亲单位,从6月9号开始,已经连续直播了四场,41名因为本人记忆不清或者智力、精神障碍导致长期滞留的受助人员一一出镜,在全国网友的帮助下寻找亲人。功夫不负有心人,走失了20多年的张爱芝立马就找到了亲人。这一喜讯令大家备受鼓舞,更加坚定了帮助滞留受助人员早日找到家人的信心,将在寻亲公益路上一路前行。

烟台市救助管理站开辟寻亲直播路 走失20多年的流浪者顺路回家-1.jpg

感恩握别,难舍难分

走失20多年的她终于回家了

家,是幸福的港湾,亲人则是我们最坚实的精神支柱,最理想的感情寄托。当我们正在享受着暖暖亲情时,有些人却浪迹他乡,找不到回家的路。在我们烟台市救助管理站,就还有41名受助人员,因本人记忆不清或智力、精神障碍等原因,至今滞留在这里,虽然他们得到了细心的呵护和照顾,但是,“家”永远是他们最好的归宿。

为了帮他们找到家,早日回到亲人的身边,烟台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们费尽了心思,积极地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渠道发布他们的个人信息,而今与时俱进开辟了新的寻亲路——直播寻亲。救助工作人员化身网络主播,拿起手机,利用直播软件,请受助人员轮番出镜,一场别开生面的寻亲直播开始了,这是烟台市救助管理站联合中国失踪人口档案库举办的线上“现场认亲”活动。

烟台市救助管理站开辟寻亲直播路 走失20多年的流浪者顺路回家-2.jpg

亲切交流,如同家人

喜讯立马传来,受助人员张爱芝找到家了。张爱芝是2015年来到救助站的,通过6月10号的直播寻亲活动,确定了她是河北省河间市米各庄镇后榆杭村人,并找到了她的家人。6月13号一大清早她的家人就从河北省出发,来烟台救助站接她回家。

张爱芝走失这20多年间,她的家人们一直没有停止对她的寻找。看到自己失散多年的母亲,孙艳芳、孙艳青姐弟俩心情非常激动。在办理完相关手续后,离家多年张爱芝和她的家人们一起,踏上了回家的路。回家的感觉,真好。

救助站年均救助2000多人次

记者了解到,烟台市救助管理站近年来,平均每年救助各类人员2000多人次,其中,未成年人在200人次,精神生理疾病、肢体残疾、痴呆弱智等特殊困难人员占30%,组织医疗救治150人次,护送返乡人员近300人。

2003年1月,烟台市救助管理站在全国率先设立了反家庭暴力妇女保护中心;2005年4月,与大连市救助管理站签订了跨海跨省接力救助协议;2005年7月,在全省首批开通了全国救助网络系统;2015年4月,与上海救助管理二站签署跨省甄别联动机制协议。荣获 “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国家二级救助管理机构,省“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省维护妇女权益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烟台市创建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同时也是市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市总工会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和全省标准化试点单位。2020年5月被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民政厅授予“全省抗击疫情优秀志愿服务组织”。

救助站给了受助人员家的感觉

记者在市救助站看到,这里设有室外活动室、室内娱乐室、电脑室、科普室、社会工作室、淋浴室、餐厅等功能室。各功能区有醒目的疏散指示牌和无障碍设施,各项设施设备安全运行,整体环境干净、整洁,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了舒适、优越和安全的生活环境。

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按照酒店服务行业管理模式要求善待每一位受助人员。对外公布24小时救助电话,有接到群众热线反映,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的;有留站日夜值守的;有负责城市主要街道和人群密集区域的反复巡查的。救助管理工作从大街小巷到密集商圈,全城不留死角,不论是涵洞里的拾荒老人、还是多次走失的失智儿童都能得到很好的救助;不论是冰天雪地大雪纷飞,还是酷暑难耐暴雨倾盆,救助管理工作绝不漏掉一个救助对象,切实保障了流浪乞讨人员合法权益。

烟台市救助管理站开辟寻亲直播路 走失20多年的流浪者顺路回家-3.jpg

亲人相逢,感天动地

所有的干部职工从不因为流浪乞讨人员身上脏臭而嫌弃,而是像亲人一样给他们洗澡、梳头、喂饭、换衣、陪护看病;从不因为流浪乞讨人员呆痴难以交流而厌烦,而是耐心细致,随时接收,随时询问,随时送归;从不因为流浪乞讨人员情况特殊而退缩,而是冒着酷暑严寒和疾病传染各种危险,将他们安全护送到家人身边,他们用微笑诠释了“敬业担当无悔奉献”的工作理念。

有些受助人员需要站外托养,目前站外托养机构共有两个,分别是烟台市芝罘社会福利院和烟台市芝罘区心理康复医院,两托养机构都属于公办托养机构,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托养程序,做到一人一档、手续完备、资料齐全、台账清楚,托养对象相关信息也全部录入了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媒体和全国救助寻亲网发布寻亲公告,并定期探望托养人员,了解他们的生活起居和健康状况及精神状态。

尽全力帮受助人员回家

救助站工作人员利用公安户籍网、全国救助寻亲网、今日头条、网络视频、QQ对话、微信移动网络等平台为服务对象找家寻亲,及时推送、报道寻亲信息。定期为所有符合条件的滞站人员完成DNA采集。组织社工专业人员和大学生志愿者对站内滞留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信息查询甄别工作。同时,开通“微救助”公众号,为服务对象找家,提高了找家的准确率。同时开辟“试送直通车”,通过“试送”的方式,工作人员带领受助人员深入到熟悉的环境中去,进行现场辨认和记忆恢复。

烟台市救助管理站开辟寻亲直播路 走失20多年的流浪者顺路回家-4.jpg

烟台市救助管理站开辟寻亲直播路 走失20多年的流浪者顺路回家-5.jpg

托养前后,判若两人

长期以来,在救助管理工作中一些特殊的求助人员因年老、年幼、精神残疾和病患等原因无法提供个人信息以及部分求助人员故意瞒报个人情况这一现象,给救助对象甄别查询带来一定难度。同时也成为多年来困扰救助管理工作的一大难题。甄别联动机制的建立既可以整合双方资源,又可以优势互补,提高工作效率。

2015年4月16日,烟台市救助管理站与上海二站签订了“甄别联动机制协议”。双方经过多年合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烟台站坚持每年参加华东部分地区救助管理站站长论坛会议和上海、安徽、江苏三省组织的救助管理站“寻亲与标准化工作”研讨会议多次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受到了一致好评。

救助管理工作任重道远

2017年烟台市救助管理站被省民政厅确定为救助管理标准化建设试点单位。按照标准化试点实施方案要求,专门成立专业骨干成立工作小组,分工负责,落实责任。坚持标准制定与实施两手抓,及时完成了《救助管理机构护送服务》《救助管理机构寻亲服务》2个标准,被市政府纳入烟台市开展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行动计划(2018-2020年)重点项目。

烟台市救助管理站开辟寻亲直播路 走失20多年的流浪者顺路回家-6.jpg

烟台市救助管理站开辟寻亲直播路 走失20多年的流浪者顺路回家-7.jpg

直播寻亲

“救助管理机构直面人民群众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承担最直接、最具体的任务和责任。”救助管理站王健站长告诉记者,“我们需要以最认真的态度、最真实的情感,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导,不断适应和探索新时代救助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要求,忠实履行救助管理职责,进一步规范救助服务规程,努力提高救助服务能力,推进各项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责任编辑:赵璇
返回 发新帖 回复
热门图片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Archiver|手机版| 反传销咨询救助网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X3.4( 蜀ICP备14017371号-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