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发表于 2020-6-28 15:08:26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中华英烈网
近日,73岁的老人田兴华给潇湘晨报编辑发来文字,讲述自已寻父的故事,让小编为之感动。田兴华是湖南省档案局退休干部,也是志愿军烈士遗孤。在2018年10月底,包括田兴华在内的37位志愿军老战士及后代,赶往平壤参加志愿军赴朝作战68周年纪念仪式。田兴华此行祭拜他未曾谋面的父亲田全仁。在那里,也是田兴华这辈子和父亲最接近的距离。

父亲抗美援朝战死,那年田兴华才6岁

1947年1月,湘西辰溪县水井乡,父亲田全仁打伤抓壮丁的国民党兵后逃亡。一个月后,母亲孙宝珍接到丈夫的来信,说他已逃出很远,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华东军区某机枪连。

1947年6月,田兴华出生。在他3岁时,母亲告诉他,父亲是一名战士,在遥远的地方当兵。

尽管没有见过父亲,也没有看过他的照片,小兴华仍在心中勾画出父亲的模样。他希望有一天,父亲早点归来。

1953年8月,6岁的田兴华由母亲孙宝珍牵着到辰溪县人民政府民政科,领取到父亲的《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和立功奖章、纪念章及立功喜报等。那一年,母亲才24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新中国成立不到4年,一切都充满着希望,她期盼着丈夫能早日回家,一起努力过上好日子。没有想到等来的却是丈夫牺牲的消息,在接到丈夫遗物的那一刻,母亲如雷轰顶,抱着遗物泣如雨下。

由于过度劳累,再加上思夫成疾,母亲孙宝珍1960年9月离世。

12岁的田兴华成了烈士遗孤,他的户口迁至县城。1968年夏,田兴华高中毕业。同年冬,他报名参军入伍,分到益阳军分区。1981年10月,田兴华调到湖南省军区政治部党史办,1986年9月,他转业到中共湖南省委档案局《档案时空》杂志社任社长,直至2008年11月光荣退休。

在勋章、证书、战友口述中,重构父亲形象

田兴华出生时,其父已外出参军快半年了,六岁时从未谋面的父亲却英勇牺牲在朝鲜战场上。成长路上,他时时思索父亲的容貌,苦苦追寻父亲的行踪。成年后,他从父亲的勋章与证书上了解到,父亲曾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烈士证书上写着,父亲是1953年7月15日在432.8高地战斗中牺牲的。他大量搜集父亲所在部队的军史、战史资料,数次北上南下寻找父亲生前的老部队、老战友及相关烈士的后嗣,又特别地向有关部门和媒体求助,力争解谜释怀。

漫漫寻父路、步步骨肉情。但辛苦没有白费,后来田兴华确认,1949年夏父亲所在部队驻防福州市闽侯县,便多次前往当地寻访,并通过当地宣传部在《闽侯乡音报》上刊发多篇寻找当年父亲战友的文章。之后,不少志愿军老兵打来电话,他得知,闽侯县仍有百余名志愿军老兵健在。2017年6月27日,田兴华再次去闽侯县。在那里的一个多月时间,他寻访了25名当年与父亲并肩作战的志愿军老兵,记录下103名仍健在的志愿军老兵信息。他们虽然都年过九旬,白发苍苍,但对往事却记忆犹新。

与父亲当年同在一个连的陈礼源老人告诉田兴华,田全仁爱好二胡,买菜回来休息时会在连里拉。1953年7月13日夜间,田全仁冲在最前面,不幸身负重伤。后经抢救无效于15日光荣牺牲。

该营通信员尤本灿告诉他,平康432.8高地牺牲的指战员,一般安葬在平康,田全仁烈士应该长眠于朝鲜金城平康志愿军烈士陵园。

田兴华了解到,朝鲜战场烈士安葬,非指挥员烈士应该是合葬。

那父亲究竟安葬在平康志愿军陵园何处?

赴朝祭拜他未曾谋面的父亲

2018年10月20日,田兴华与36名志愿军老战士及烈士后代一起,去朝鲜参加志愿军赴朝作战68周年纪念仪式。最初得到的消息是因平康志愿军烈士陵园没有开放,他们将前往金化郡九峰里和上甘岭志愿军烈士陵园。对于71岁的田兴华而言,这一次去朝鲜意义非凡。九峰里是父亲部队团部所在地,离父亲牺牲地很近。此行是否能找到父亲的名字?他说:如果找不到,就在无名烈士的合葬墓捧回一把泥土与母亲埋在一起,了却母亲和我多年的心愿。

深秋的朝鲜,气温已经很低。28日,天空下起了大雪,然而这却不能掩盖田兴华激动的心情,因为这一天,他们要去九峰里和上甘岭志愿军烈士陵园。到达平壤后,他得知父亲所在的平康陵园墓已经搬迁到上甘岭烈士陵园二号墓区,所以在上甘岭找到父亲墓的希望很大。

天气严寒,到达那里时已是晚上7点。二号墓区有十几个合葬墓。夜幕下,大家只能靠手电筒微弱的光挨个寻找,因为坟前是新立的碑,反光很强,大家找得十分艰难。而每座墓前仅刻有十几个人的名字。

来自河北沧州的杜卫正找到了他大爷杜月朝的名字,而遗憾的是田兴华并没有找到父亲的名字。因为两位烈士在同一个师,又是同一天同一地点牺牲,田兴华只能从那座墓前用手挖回一些泥土,扯上一些树根、草根。

深夜12点,大家才回到宾馆。而那一夜,田兴华根本没有入眠。

最后经过波折,田兴华终于找到了埋葬父亲的陵墓。

2018年12月24日,朝鲜归来的田兴华郑重地从木盒子里取出从父亲墓前带回的泥土,轻轻撒在母亲的坟上。他一遍遍抚摸着墓碑两位至亲的名字,脑海中不断浮现母亲生前在门口盼望父亲归来的模样,母亲的等待终于有了结果。        

来源:潇湘晨报

文:跨过鸭绿江

网络编辑:致敬

温馨提示: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华英烈网(ID:zhonghuayingliewang)

投稿须知:“追寻先烈足迹”短视频正在征集中,投稿请将作品以附件形式(建议将邮件主题命名为“作品标题+投稿人姓名/联系方式”)发送至邮箱yingliewang@vip.sina.com,详情请点击“中华英烈网”《“追寻先烈足迹”短视频征集启事》查看。
返回 发新帖 回复
热门图片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Archiver|手机版| 反传销咨询救助网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X3.4( 蜀ICP备14017371号-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