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发表于 2021-9-23 11:00:21 |显示全部楼层
w1.jpg

“您好,您的银行卡因涉及案件被冻结,请您配合调查”

“您好,我是xx派出所民警,您涉嫌刑事犯罪…

您好,我是xx法院。您名下的资产被冻结…”

您安宁的生活,是否被上述来电打破过,原本安分守己的自己,却被电话的另一头告知“涉嫌犯罪”,往往一头雾水的您,也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一步一步的走向诈骗分子设下的圈套中。而这就是我们今天所介绍的一种诈骗手段,冒充“公检法”诈骗。

案件回顾:

某日,正在公司上班的李四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对方称自己是xx公安局民警,并告知李四涉嫌经济诈骗案件,需要他立刻前往公安局“说明情况”,随后以方便沟通为由添加了李四的微信,并将一份印有李四照片的“调查令”发给了他,并告知李四,由于案件复杂,建议他在微信上处理。惊魂未定的李四,在对方一步一步的指引下准备将银行卡号和作为保证金的三万余元汇给对方,好在警方及时接到诈骗预警,依靠96110劝阻电话和辖区派出所民警的及时出警,才帮助李四挽回了这笔损失。

w2.jpg

冒充“公检法”类诈骗案件特点:1、电话沟通后,诈骗分子大多采用QQ、微信等社交平台与受害人联系,除了方便沟通外,更加隐蔽外,诈骗分子也可以将伪造的“证件”“文书”等发给受害人,骗取受害人信任。2、诈骗分子会通过扮演公安局、法院、检察院等公职人员进行恐吓、诈骗,此种方法更容易骗取受害人的信任。3、多数诈骗分子会打着帮助受害人,力证清白的套路,索要相应的“保证金“等等。4、除此之外,多数诈骗分子还会要求受害人下载某些APP,填写相关个人信息资料,使被害人的个人信息完全暴露在“阳光下”,从而更好的实施诈骗。

w3.jpg

警方提示:1、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微信、QQ等方式进行办案,更不会核查资金,如有以上行为,一定是诈骗。2、一般情况的“法律文书”和“调查令”都会采取面对面的方式传递,不会以网络的方式发放。3、公检法机关的工作人员不会在电话中要求转账、询问银行卡等个人相关信息。4、 如果不慎被骗请立刻拨打110报警,若有诈骗相关线索请下载“全民反诈”APP进行举报,若接到96110打来的劝阻电话要及时接听,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w4.jpg



               
本文来源于北京反诈公众号
返回 发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Archiver|手机版| 反传销咨询救助网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X3.4( 蜀ICP备14017371号-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