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好友

10

积分

新手上路

发表于 2012-5-9 23:14:34 |显示全部楼层

"万家购物"网络传销案一审 董事长应建成被判15年

W020161227761178195592.jpg

W020161227761178816100.jpg

       2013年8月7日,金华市婺城区法院针对“万家购物”全国最大网络传销案做出判决。

  被告人应建成犯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二百万元;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两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二百万元。被告人杨江峰犯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五十万元。被告人邵康犯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四十五万元。被告人叶飞林犯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十个月,并处罚金四十万元。其余被告人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判处有期徒刑、缓刑、或免于刑事处罚,并处相应数额罚金等。

  “万家购物”所在的浙江亿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由应建成、杨江峰、邵康、胡伟4人于2010年5月组建,当年12月左右,新增叶飞林、奚爱民、肖中、王萍、乐慧玲、方国仙、朱小霞、余翠珍8名股东。2010年7月以来,“亿家公司”以“万家购物”返利网站和“百业联盟”加盟店网络为平台,打着“满500返500”等幌子,以“一元返利”、“消费=存钱=免费”等超高额返利诱使他人消费,要求参加者购买商品、发展会员、发展加盟商等,并按入会资格和条件,分为普通会员、VIP会员、金牌代理、金牌代理商、区域代理商、公司管理层等级,按其注册加入的时间顺序形成上下层级关系并实行“六代计酬”和“区域计酬”。

  2012年6月11日,金华警方对“亿家公司”及旗下的“万家购物”网站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开展统一收网行动,抓获了应建成等多名主要犯罪嫌疑人。经公安机关查实,“亿家公司”利用这种经营模式在全国发展会员总数190万多个,其中普通会员110万多个,VIP会员75万多个,金牌代理5000多个,金牌代理商6000多个,区域代理商2000多个;发展百业联盟商户10万余家。万家购物平台运营应偿付会员的债务为7.73亿元,最终将形成对会员的待分配分红返利债务为240.45亿元。案件涉及近200万人,遍布全国31个省(市、区)的2300多个县(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规定:“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的人员在三十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的,对组织者、领导者,应予立案追诉”。

  法庭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应建成、杨江峰、邵康、叶飞林等15人,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与社会秩序的活动,情节严重,其行为均已构成组织、领导传销罪。系共同犯罪。

媒体报道:

  2013年8月7日,金华万家购物返利网站(以下简称“万家购物”)涉嫌网络传销案,在浙江金华一审宣判。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该案主要犯罪嫌疑人、“万家购物”董事长应建成犯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200万元;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两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200万元。其余11名被告分别判处六年内有期徒刑、缓刑或免予刑事处罚,并处相应的罚款。

  据新华社报道,此案涉及金额高达240.45亿元,涉案人员近200万,遍布全国31个省 (区、市)的2300多个县(市),是目前已知全国最大的网络传销案。

  对此,有法律界人士表示,此类返利网不是真正的电子商务,没有真实的交易为基础,返还的也不是网站的合法利润。“万家购物”一案的宣判,也彻底撕破了返利类网站的面具。

  “返利”实为传销

  据了解,“万家购物”成立之初只是一家年营业额为165万元的第三方导购网,网站业务也只限于浙江金华地区。按照“万家购物”的返利模式,加盟商每销售500元产品,需上缴16%的佣金给 “万家购物”,这16%就是其返利来源。

  对消费者而言,“万家购物”以每500元划分为1个分红权,每个分红权每天最多可返利1元,账户累计100元后可以取现。因此从理论上分析,500天后,消费者便可以收回全部消费款,最终成为“零成本消费”。“万家购物”要求参与者购买商品、发展会员、发展加盟商,并按入会资格和条件,把参与者分为普通会员、VIP会员、金牌代理、金牌代理商、区域代理商、公司管理层等级,按其注册加入的时间顺序形成上下层级关系并实行 “六代计酬”和“区域计酬”。

  从2010年7月到2012年6月11日,“万家购物”利用这种经营模式在全国发展会员总数近200万,其中普通会员110余万,VIP会员75万,金牌代理5000多人,金牌代理商6000多人,区域代理商2000多人,发展百业联盟商户10万余家。会员商家遍布全国31个省(市、区)2300多个县(市),涉案人员(会员)近200万人,应偿付会员的债务为7.73亿元,最终形成对会员的待分配分红返利债务为240.45亿元。“万家购物”被查封时,公司账面实际资产只有2亿元。真正的“返利”已经被股东拿走。

  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当初采访“万家购物”时,管理层还信誓旦旦表示下一步准备去纳斯达克上市,最终的目标是超过阿里巴巴成为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应建成受审时还坚称,网站的营业额已经超过京东商城。

  模式曾被工商质疑

  “万家购物”网站打出“满500返500”、“你消费、我返钱、零成本购物”等宣传后,不少人都探讨过其盈利模式,认为在“万家购物”发展的起始阶段,营业额在不断增长时,“消费满500返积分最高500”的目标似乎可以实现,一旦达到饱和状态后,再加入消费队伍的消费者,其“消费满500返积分最高500”的目标根本无法实现。

  对此,浙江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曹荣庆曾对记者表示,资金的积累过程可能形成资本效应,这是这类网站非常重要的一个赢利点。但这个赢利点的截止时间是80天,之后这类网站就会出现亏损,亏损之所以暂时没有被暴露出来,是因为后续加入的人持续增多,把前面的财务问题暂时掩盖了。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在“万家购物”被查封之前,全国多地的工商部门就质疑过其模式,认为这种购物模式容易造成社会不稳定,也不利于诚信经营的市场秩序的形成,它的经营模式已基本具有网络非法传销“三要素”构件,涉嫌网络非法传销。山西省工商局就曾发出预防传销行为警示,“不花钱购物”当心是圈套。

  有业内人士认为,不少打着新经营模式的违法经济行为,一般公众很难分辨,这需要主管部门及时对各种新生经济现象进行调查,防止隐患发生,降低风险。同时,立法部门应该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对于返利以及新型电子商务类营销进行规范,让相关管理单位有法可依。同时对于不法返利类网站要进行集中整顿,让新型电子商务营销透明化、公平化。


“万家购物”是如何变成传销黑洞的?

利诱 新华社发

  6月18日,浙江亿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及旗下的“万家购物”网站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在金华市婺城区法院开庭审理,应建成等15名涉案公司高管集体受审。

  此案涉及金额高达240.45亿元,涉案人员近两百万人,遍布全国31个省(区市)的2300多个县(市),是目前已知全国最大的网络传销案件。

  警方调查表明:“万家购物”为代表的电子商务购物返利模式,已经从返利促销模式逐渐演变成为网络传销的“吸金黑洞”。

  “十个瓶子八个盖”的骗局

  作为中国最大的“购物返利”类电子商务网站,总部位于浙江金华的“万家购物”网站成立于2010年5月。成立之初,“万家购物”只是一家年目标营业额165万元的第三方导购网。然而到2011年公司年度营业额目标飙升到100亿元。

  截至2012年6月被金华警方查封前,“万家购物”已在全国2600多个县区设有代理点,实体联盟店遍布全国2300多个县市,共有超过10万个加盟商,近190万名会员,其中拥有分红权的高级会员75万多人。

  如此“爆炸式”发展的秘诀只有一个——超高回报的“购物返利”。“万家购物的模式,我借鉴了很多营销模式,汲取其精髓,将客户的利益最大化。”公司负责人应建成这样跟别人介绍自己的经营模式。按照“万家购物”返利模式规定,加盟商每销售500元金额的产品,需上缴16%的佣金给“万家购物”,“万家购物”承诺“每天拿出10%的佣金给累计消费满500元的会员均分。”这16%就是返利来源。

  对消费者而言,“万家购物”以每500元划为1个分红权,消费者购买500元商品,就可以得到1个分红权,1000元就是2个分红权。每个分红权每天最多可返利1元。从理论上分析,500天后,消费者便可能收回全部消费款,最终成为“零消费”。

  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唐建青在2012年年初进入亿家,账面上急速上升的数字让他感到恐惧。他说:“公司的初始投资金额不高,也没有积累。这样不正常的发展速度不可能持续经营,迟早破产。”

  据了解,亿家公司被有关部门查处时,实际资产不到2亿元,需支付返利金额高达7.73多亿元,最终将会形成对会员的待分配分红返利债务高达240多亿元。

  修改数据掩盖公司亏损

  一位来自福建的消费者王先生告诉记者,其实“万家购物”上的不少商品实际价格比普通商店的价格要高不少,他之所以投入重金,看重的还是投资回报。为此他和不少会员都钻了返利购物模式的漏洞,只缴纳16%的“佣金”,不再进行线下商品交易,却继续获得返利,这实际上是虚假消费,但“万家购物”却没有制止,消费返利也就变成了投资返利。

  据警方调查,为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万家购物”负责人应建成还在公司资金链出现问题的时候,修改了公司财务系统的数据。

  负责“万家购物”网站系统的维护和优化的公司技术总监许峰承认,公司的财务数据在应建成的指示下做过修改。“起初,他每天给一个准确的数字让我修改,后来就让我按一定的比例直接往上加。”许峰说。

  通过修改数据将营业额的数据提高,也就意味着并没有按照公司的实际经营所得按照一定比例返利给客户,而是将返利虚假提高,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加入网站会员。

  “电子外衣”令传销危害倍增

  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地蒙蔽传销对象,亿家公司通过花钱购买、赞助、提供支持等手段获取了一些所谓的政府、机构荣誉来装点门面。事实上,亿家公司在荣誉的背后却大行网络传销的害人勾当。其计酬方式、公司分层级的架构、发展下线的做法都具有鲜明的传销特征。

  近年来,传销犯罪活动依托网络电子商务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网络传销活动手段多变,蔓延速度更快,隐蔽性、欺骗性更强;不少传销组织采取各种办法掩盖违法犯罪实质,蛊惑人心的伎俩层出不穷;传销犯罪与集资诈骗犯罪交织明显。

  金华市政府副秘书长傅关福介绍,由于“万家购物”巧妙地从表面上规避了典型非法传销现象中的拉人头、入会需门槛、金字塔模式等特点,隐蔽性很强。

  业界人士认为,应加强对新型电子商务类营销的规范,让管理单位有法可依,防止出现打着电子商务招牌的不法经营行为。

  (据新华社杭州6月19日专电)

浙江万家购物涉嫌传销追踪 多家此类网站崩盘

      近来,一些号称购物返利的商业网站陆续出现资金链断裂和企业崩盘事件,其中以浙江“万家购物”网站最有代表性。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从浙江省金华市有关方面获悉,浙江亿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及其所属的“万家购物”网站因涉嫌组织领导传销罪,6月12日被相关部门关闭查处,企业负责人已被警方控制。

  作为全国最大的所谓购物返利网站以及这一销售模式的始作俑者,“万家购物”的被查处,向社会传递了哪些信号?

  从165万到100亿:以购物返利名义进行传销?

  “你消费、我返钱、零成本购物”“不花钱购物的时代终于来临了!”这是众多购物返利电子商务网站的宣传口号。在“返利销售”推动下,短短一年时间,一些购物返利电子商务网站呈现爆炸式增长。

  据了解,总部位于浙江金华的“万家购物”网站成立于2010年,当初“万家购物”只是一家年目标营业额165万元的第三方导购网。然而到2011年,公司年度营业额目标飙升到100亿元。

  到今年5月底,“万家购物”已在全国2600多个县区设有代理点,实体联盟店遍布全国2300多个县市,共有9.4万个加盟商,182万名会员,其中拥有分红权的高级会员70多万人。

  如何获得爆炸式增长?据称秘诀是超高回报的“购物返利”,而实际上这恐怕只是一个噱头。

  按照“万家购物”的规定,加盟商向消费者每销售500元金额的产品,需上缴16%的佣金给“万家购物”,“万家购物”承诺“每天拿出消费额的10%给累计消费满500元的会员均分。”

  对消费者而言,“万家购物”以每500元划为1个分红权,消费者购买500元商品,就可以得到1个分红权,1000元就是2个分红权。以此类推,每个分红权每天最多可返利1元。如果你消费了500元,一天可能收到1元钱,账户累计100元后可以取现。从理论上讲,500天后,消费者便可收回全部消费款,最终成为“零消费”。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很大的蛋糕,但这种返利模式是建立在公司销售业绩不断增长的前提下的。”金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陶诚华表示,“实质是以后人的消费来支付前人的返利,随着业务的急剧扩张,各种风险日益显现。”

  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从今年2月15日起,“万家购物”坚持每个积分权每天分红1元的促销活动,大约每天亏损600万元,到5月25日,累计亏损超过6亿元,而公司账面资金仅有3亿元。

  据悉,各地已有多家此类网站出现资金链断裂危机。如江西“精彩生活”、福建“百分百返利网”、温州“百业联盟”已先后崩盘,温州“百业联盟”董事长郭传志、福州“百分百返利网”负责人姚建清相继携款“跑路”。

  疯狂猎取“会员”:电子商务旗号下非法传销?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万家购物”的返利模式最初被说成是一种电子商务的创新模式,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这种第三方导购平台被传销组织者利用,逐渐露出了“马脚”。

  从2011年7月开始,“万家购物”加盟商和会员数量急剧扩张。来自金华浦江的张女士表示,其实“万家购物”上的不少商品实际价格比普通商店的价格要高不少,她之所以投入重金,看重的还是投资回报。为了提高效率,她干脆就舍弃了购物的环节,直接缴纳“佣金”,回报率也高了不少。

  类似张女士这样的会员,直接缴纳16%的“佣金”,不再进行线下商品交易。这样一来,所谓的“返利销售”名存实亡,变成了“抢会员”为目的的虚假销售,这与非法传销中的“拉人头”行为有何区别?

  “虽然网站也发表声明要求严厉打击虚假消费,但实际上却为了收取更多的佣金一直在变相纵容。”金华市一位负责处理“万家购物”事件的工作人员称。

  值得注意的是,“万家购物”在给高级会员返利的同时,还出现了团队计酬现象。“万家购物”网站设有不同级别的区域代理商、金牌代理商、金牌代理等,每一级代理(商)都可根据自己吸纳加盟商的业绩,按照一定的比例获取佣金。高额的佣金刺激各级代理(商)不断鼓动新成员加盟。这使得加盟行为实质上成了“拉人头”,用后来加盟者交的佣金去堵前面返利的窟窿。

  有关负责人表示:涉嫌传销难界定

  近年来,返利网站大量涌现,购买商品只要通过返利网这个平台就能获得返利,十分诱人。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购物返利类网站大约有两千多家。

  来自杭州的周先生这几天一直在为取回自己在一家返利网站的“投资”四处奔波,周先生告诉记者,他前后“投资”了十几万元,现在却无法取回本金。“原来心里也有些担心,但是看到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有关部门也没有采取什么制裁措施,觉得应该还是安全的,所以越投越多。”周先生说。

  金华市有关负责人介绍,大部分返利网站到后期往往演变为投资骗局,这种以购物返利名义进行的投机活动,涉嫌传销,很有欺骗性,但当地有关部门难以界定,国家有关部门对此也没有明确的认定,难以进行有效监管。

  电子商务专家认为,随着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各种运作模式纷纷出现,电子商务必须以真实的商品或服务交易为基础,返还消费者利润必须有合法来源,同时网站也有承受能力。

  业内人士指出,一些经济犯罪活动打着电子商务的旗号,一般公众很难分辨,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及时进行侦办,该查的查,该抓的抓,以免增加社会风险。(来源:新华网 文/方列)

返回 发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Archiver|手机版| 反传销咨询救助网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X3.4( 蜀ICP备14017371号-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