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好友

598

积分

管理员

发表于 2022-9-7 07:33:20 |显示全部楼层
投行财事

哈尔滨敷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敷尔佳或者发行人)即将上会,我们在研读相关资料后,不得不感叹,这家由大券商中信证券保荐的项目除了业绩还过硬,其他几乎都是毁灭性的,比如产品陷入争议,处罚投诉不断,产品功效也指被忽悠,一家号称具有医药面膜的企业,研发费用竟然创下新低,挑战创业板审核红线。

资料显示,是一家具有广泛市场认知度和品牌影响力,从事专业皮肤护理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公司紧跟消费者需求变化,采用精准营销的策略,借助国货崛起的消费新动力及广泛布局的专业渠道,逐步沉淀品牌力和产品力。在售产品覆盖医疗器械类敷料产品和功能性护肤品,主打敷料和贴、膜类产品,并推出了水、精华及乳液、喷雾、冻干粉等多形态产品。

从去年的双十一来看,发行人的产品已经是一款网红产品,在预售的时候,一度登上美妆新秀总榜第一名。然而,作为发行人核心产品,其白膜存在价格体系混乱、超“预期用途”宣传等现象。

发行人白膜拥有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这意味着销售主体必须具备相应经营资质,但记者发现,从敷尔佳官方拿货,哪怕仅是提供美甲店的照片或者是代购半年以上的朋友圈,便可以批发价进货进行销售。单片10元的进货价,30元的售价,经销商们大赚一笔……

根据媒体的报道,敷尔佳官网提供了经销商的联系方式,官方经销商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一箱起购,零售价为148元/盒(5片)的白膜供货价为55元/盒(5片),以此换算,市场价29.6元/片的产品出厂价或低于11元/片,毛利率超60%。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发行人的产品相当的暴利,女人的钱真是好赚。

但这些高毛利的产品,却是发行人用很少的费用研发出来的,统计出来,简直会惊吓到你的底线。

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发行人研发费用分别为60.39万元、147.97万元及524.29万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04%、0.09%及0.32%,均不足0.5%,而且显著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而且最后一年还是突击翻了三倍,一看就知道是拼凑起来的。

截至2021年3月31日,发行人共拥有研发人员2人。报告期内,发行人已陆续契合时点上市销售了敷尔佳虾青素传明酸修护贴、敷尔佳积雪草舒缓修护贴、敷尔佳胶原蛋白水光修护贴等多款产品。

对此,交易所要求发行人说明报告期内发行人管理人员人均薪酬大幅增长的原因,请结合管理费用的构成、管理模式、管理人员人数及薪酬等分析发行人管理费用率低于同行业的原因。

结合研发人员数量、研发费用和费用率等说明发行人持续推出新产品的工艺配方来源及合理性,说明在研发费用率持续偏低的情况下发行人如何保持核心技术的先进性和产品竞争力,发行人的配方是否面临技术迭代、工艺淘汰的风险。

结合经营模式、业务实质、主要产品特点、功能、核心技术参数、研发人员履历、研发费用占比、主要经营数据变化情况等因素,分析发行人的“三创四新”特征,是否符合创业板定位。

创业板既然要求三创四新,那么发行人一年近几百万的研发费用哪来的创新,而保荐机构在回复问询的时候,也是官方套路,说发行人5款产品销售过亿,意思就是卖的很好,这就等于创新了吗?

而这方面在产品投诉上也可以体现出来,日前,有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对敷尔佳面膜进行了投诉,表示其使用后出现严重过敏。

该投诉者表示:在某平台购买敷尔佳面膜+使用后出现严重过敏,希望退款并作出相应补偿。

还有消费者投诉称:本人在8月3号买的产品,8月6号收到产品后使用,出现严重的烂脸过敏现象,瘙痒泛红皮肤受损,要求商家赔偿损失,补偿我受损的皮肤费用,并且退货退款,以及严肃处理,希望能够改正,商家拒绝承担相应的责任,他们只允许退货退款,但是我的皮肤已经严重受损,要求必须赔偿医疗费用。

目前,多起投诉案件仍在受理中,消费者希望商家退货退款,赔偿,下架产品,对商家作出处罚并且道歉。

而根据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公司所属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共接到涉及公司的消费者投诉19件次,均因消费者个体体质差异造成,该等投诉涉及金额较小,且经公司与相关消费者沟通,上述消费者投诉均已得到及时妥善处理,公司认为,未因该等投诉受到任何行政处罚,亦不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对此,报告期内发行人接受现场、飞行等检查的情况、发现的问题、公司的整改措施及整改验收情况,上述现场等检查中发现的产品缺陷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具体影响。

发行人目前生产经营、销售、广告宣传情况是否符合《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化妆品广告管理办法》《广告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相关规定,产品宣传的主要内容及其是否存在夸大、误导性信息,是否存在其他因夸大或者虚假广告宣传引发的纠纷或诉讼,是否收到有关部门的行政处罚或采取监管措施,相关信息披露及风险揭示是否充分。

报告期内消费者投诉19件次的详细情况,包括投诉所涉产品、具体事由以及索赔金额等,并充分说明发行人是否存在产品生产、质量等方面的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报告期内发行人的产品是否存在质量事故,是否发生产品召回事件,是否存在纠纷或潜在纠纷;报告期内发行人是否存在商业贿赂等违法违规行为,是否有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员工等因商业贿赂等违法违规行为受到处罚或被立案调查。


本文来源于舆情观察网公众号
返回 发新帖 回复
热门图片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Archiver|手机版| 反传销咨询救助网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X3.4( 蜀ICP备14017371号-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