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发表于 2023-6-19 00:07:28 |显示全部楼层
w1.jpg

w2.jpg

w3.jpg

Keep Moving

保持·热爱

w4.jpg

防范电信诈骗

提升反诈意识  





w7.jpg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新型电信诈骗犯罪形式层出不穷,校园师生、家长已成了电信诈骗犯罪的主要侵害群体。为进一步提高全体师幼与家长的防诈骗意识,掌握防诈骗的技能,兰山区区直第一幼儿园(太原路园)开展了防诈知识宣传活动,呼吁各位家长、老师加强自我防护,时刻拉响警钟,防范电信诈骗。

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

电信网络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伪造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达到欺骗的目的,如冒充公检法、商家公司、厂家诈骗。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等各类机构工作人员,伪造和冒充招工、婚恋、贷款、中奖、手机定位等形式进行。

w8.jpg

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段

       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01  网络刷单诈骗

       凡是打着“网络兼职”旗号,以返佣金为诱饵,要求你以刷单形式做任务的。

02  网络贷款诈骗

      凡是打着“零门槛”“无抵押”“当天放款”等旗号,以预付手续费、预交保证金、增加银行流水记录等为由,要求先行转账汇款或者索要银行卡密码、手机验证码的。

03  冒充公检法诈骗

      凡是自称公检法机关或通管局、医保局,以涉嫌严重违法犯罪并需要保密等为由,索要银行卡信息及密码、验证码进行“资金清算”或者让你直接把钱打到所谓的“安全账号”的。

04  冒充老师诈骗

      凡是自称老师通过QQ或微信以培训、名额竞争为名让家长转账缴费的。

05  冒充领导要求下属向其汇款
凡是自称是公司领导,通过QQ或微信以聊天形式,以公司工作后期报销为由,要求向其汇款的。
06  红包返利诈骗

       凡是声称发红包就返利的。

07 其他常见的诈骗手法

w9.jpg

防诈骗知识我知道

亲爱的大朋友小朋友们,如今手机电脑普及,宝贝与电子产品的接触频率增加,为了防止家长和宝贝们遇到网络诈骗,请您做到以下几点:

01

做到“六个不要”

?不要接听陌生来电;

      ?不要拨打不明短信涉及的可疑咨询电话;

      ?不要轻易相信电话来电所显示的号码;

      ?不要出租、出借、出售银行卡、手机卡;

      ?不要相信任何不明人员关于存款、银行冻结等骗局;

      ?不要向陌生人提供的银行账号内汇款、转账、存现。

02

做到“六个一律”

?只要谈到银行卡的,一律挂掉;

?只要谈到“中奖了”的、“退费补偿”的,一律挂掉;

?只要谈到“电话转接某某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的,一律挂掉;

?只要谈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挂掉;所有短信,凡是让点击链接的、索要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的,一律删掉;

?陌生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如果是熟人、朋友发来的链接或者借钱的,必须先电话核实。

w10.jpg

w11.jpg

w12.jpg

03

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
目前,公安部研发出国家反诈中心APP,该APP具有拦截诈骗预警,报案助手、举报线索、反诈宣传等功能;请各位家长在提高反诈防骗意识的同时,立即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如遇到电信网络诈骗、有疑问或需协助,请及时拨打110进行咨询。
w13.jpg

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老师、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猖獗、案件持续高发,花样不断,犯罪分子利用电话、短信和网络等媒介实施电信诈骗犯罪,尤其是针对学生及家长群体实施电信诈骗的案件屡有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为有效遏制此类犯罪的发生,保障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及合法权益,防止大家落入诈骗团伙精心布置的陷阱,兰山区教育和体育局特别提醒广大师生及家长们,请认真阅读此信,增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辨别能力。同时,希望您将此信的内容转告您的家人、亲友和同事、邻居,以此形成坚实的社会防范基石,远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生。

一、易被骗案件类型

1.刷单返利类诈骗:网络兼职刷单、刷信誉、做任务的就是诈骗。

2.冒充客服诈骗类:网购声称商品有问题办理多倍赔款的,或者声称误开会员帮你取消的,或者声称包裹遗失办理赔付的,或者要求私加个人微信、QQ处理订单的就是诈骗。

3.虚假贷款类诈骗:凡是打着“零门槛”“无抵押” “当天放款”等旗号,要先交手续费、保证金、验流水的贷款就是诈骗;网贷声称银行卡号填错需要银行卡密码、手机验证码激活的就是诈骗。

4.虚假征信类诈骗:声称征信有问题可以消除的就是诈骗。

5.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诈骗:游戏充值、账号装备脱离正规平台私下交易的一般是诈骗。犯罪分子在游戏交易平台看见受害人发布的出售游戏账号信息之后先与受害人联系假装有意购买,再冒充游戏交易平台客服联系受害人,以出售账号需缴纳保证金、代付功能服务费为由实施诈骗。

6.充值返利诈骗:一切QQ、微信群中以明星回馈粉丝充值返利等为由要求转账的就是诈骗!

7.红包返利诈骗:凡是声称发红包就返利的,就是诈骗。

8.冒充公检法诈骗:说到安全账户、身份泄露涉嫌违法、通缉令、行动管制令、公检法之间转接电话、找个封闭地方(旅馆)接受审查、要求提供银行密码验证码或者让你直接把钱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

9.冒充领导类诈骗:微信、QQ添加好友自称是学校领导、老师,以不方便用自己名义转账,要求向指定账户转钱的就是诈骗。

10.冒充老师诈骗家长类诈骗:一切在网络上自称学校老师收取培训费用或者要求转账汇款的,请先通过电话、视频核实对方身份!

11.发放资助补助类诈骗:声称发放各类资助补助,但要先交钱的就是诈骗。

12.虚构子女出事诈骗:犯罪分子虚构子女、朋友出车祸、生病、违法需交纳罚款等理由拨打电话要求受害人汇款,利用电话背景音(孩子的哭声等)造成受害人恐慌实施的诈骗。

13.短信类诈骗:以下几类短信都是假的,请家长提高警惕,不要上当!

(1)查看致家长的一封信:xxx家长您好!这是学校对上学期各位同学在校的评价和学校致家长的一封公开信(来自校x通) www.xxx.cn。

(2)查看考试成绩:xxx家长,您的孩子上学期或上次学校考试成绩及各项表现资料www.xxx.cn请查收,需下载激活才能看。

二、珍惜自己的信用和前程,不出租、出借、出售自己的银行卡和手机电话卡、银行卡是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的必备工具,“两卡”泛滥是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的重要根源,危害十分严重。大量群众因骗致贫、因骗返贫,社会反响强烈。全国正在开展“断卡”行动,严厉打击惩戒违规出租、出借、出售、购买手机卡和银行账户行为。

在此提醒广大师生和家长朋友:

1.坚持不轻信、不透露、不回复、不点击、不转账的原则,平时多关注电视、网络的防诈反诈知识,多接触、掌握一些防骗信息和技巧。

2.坚信“天上不掉馅饼”,不要有“贪图便宜”“一夜暴富”的心理,坚信无端的返利都是骗局。

3.要有个人资料信息保护意识,不要向陌生人透露个人身份和手机号码、家庭及家长电话、银行账号等相关信息,更不可随意注册、填写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银行卡号等私人信息。

4.建议家长加强对未成年子女在使用手机、社交软件、支付工具方面的监督与教育。提醒孩子网络环境复杂,不添加陌生人,不贪心,不好奇。

5.遇事不要着急,及时向公安机关咨询或报案。未经核实前,切勿将资金转入陌生账户。

6.关注“国家反诈中心”视频号。请老师、学生和家长通过该视频号,了解高发诈骗手法、学习识骗防骗技巧,成为反诈宣传的参与者。

      最后,再次提醒同学们,遇到涉及转账等不确定情况,及时跟老师、家人、朋友确认信息,避免上当受骗!祝同学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祝各位老师和家长幸福平安、事业兴旺!

                       兰山区教育和体育局

                           2023年6月12日
安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引导孩子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老师和家长朋友们也应学习防诈骗知识,提高个人防范意识。让我们家园合力,共同携手,从小培养孩子的通讯网络防范意识,让孩子在自由、快乐、平安的蓝天下成长!


-END-

    图文:来源于网络

   编辑:祝   艳

    审核:温珊珊

w15.jpg

本文来源于幼见太原路园公众号
返回 发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Archiver|手机版| 反传销咨询救助网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X3.4( 蜀ICP备14017371号-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