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好友

598

积分

管理员

发表于 2023-7-5 01:43:24 |显示全部楼层
w1.jpg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学思想、强党性

重实践、建新功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

w2.jpg

w3.jpg

做青少年的知心人

做青少年的引路人

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

新时代好青少年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防电信诈骗

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老师、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当前,电信网络新型犯罪活动猖獗、诈骗案件呈高发趋势,受害人不分学历、年龄、性别,每天均会有人上当受骗!为了您的财产安全,请认真阅读此信,同时,希望您将此信的内容转告您的家人、亲友和同事、邻居,以此形成坚实的社会防范基石,切实杜绝受害,有效遏制此类犯罪发生。

w4.jpg

目前,电信诈骗犯罪的作案形式和手段主要包括:

1、“家长群”内“冒充老师”以收取资料费用等为由实施诈骗。骗子冒充家长申请加入群中(有些班级群根本就没有设置“审核”功能,骗子可以直接加入),潜伏在群里观察班主任、老师的活动规律。而后,克隆班主任老师的头像和昵称,修改备注信息,冒充老师发布缴费信息。收款后立即退群,等真的班主任、老师上线发现后,骗子已经逃之夭夭。

2、网络兼职刷单诈骗。嫌疑人利用“赚快钱”心理,打着“网络兼职”旗号,以小利骗取信任,然后逐步增加刷单量及金额,且要求连续刷完多单才返款,诱骗受害人垫付大额资金后失联。

3、网络贷款诈骗。嫌疑人通过开设虚假网站、手机短信、小卡片或在报纸上登载广告等途径发布“无抵押贷款”、“低息贷款”、“免息贷款”等贷款信息,谎称可以无抵押无担保贷款,并且以较低的利率申请到贷款取得受害人信任,在提现时以解冻费、保证金、保险费为由,诱骗受害人转账。

w5.jpg

4、冒充网购平台客服或快递实施诈骗。犯罪嫌疑人采用拨打电话的形式,冒充淘宝、京东等客服人员或快递员以网购商品质量问题或快递丢失为由要给受害人退款,要求加QQ、微信等社交软件商讨退款补偿事宜,接着又“热情”地发来二维码或者链接表示需要在上面进行退款/赔偿操作,并且要求填写个人姓名、身份证、手机号、银行卡等个人信息,甚至索要验证码,其目的就是为了能转走你卡内的存款。

5、冒充QQ好友、微信好友进行诈骗。骗子通过盗取或模仿"亲戚"、"同学"、"孩子"、"朋友"的微信/QQ,编造"家里人生病急需住院费用但自己未带请求帮忙"、"补习班报名名额有限急需交钱"等理由,以急需用钱为借口实施诈骗。

6、虚假征信诈骗。诈骗分子冒充京东金融客服,向受害人打电话,声称因国家规范网贷、需将个人京东白条(金条)额度清空关闭、否则影响个人征信,并出示伪造的国家公文,诱导受害人向其指定的账户转款,或诱导下载具有同屏共享功能的APP远程操控受害人手机实施转款。

w6.jpg

7、冒充公检法诈骗。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而后伪装成办案民警以受害人名下的银行涉嫌诈骗、贩毒洗钱、非法出境、身份证被他人冒用实施了犯罪活动等理由恐吓,并向受害人出示警官证、以及虚假网站上的通缉令、逮捕证,要求受害人拒接任何来电和短信,使受害人完全处于被操控状态,以查清案件、还受害人清白为由,要求受害人将全部资金转入“安全账户”配合调查,或要求受害人下载具有屏幕共享功能的APP,远程操控受害人的手机,将受害人银行账户内的资金转走。

8、冒充领导诈骗。骗子冒充党政领导,添加下属或企业老板社交账号,伪造转账凭证,要求帮忙转账;或者冒充企业老板,骗财务人员转账。

9、网络游戏诈骗。骗子先是在游戏聊天频道、交易平台、贴吧、讨论群、论坛等发布消息。等到受害人联系后,买家假装讨价还价或卖家以极低价诱惑,都是为了获取信任,将受害人引到虚假交易平台上伪造支付页面,让受害人以为有第三方监管,交易真实可信。然后骗子通过各种手段,引诱受害人交激活费、认证费、解冻金、会员费,反正,就是各种为了提现交费。最后,钱财到手,拉黑闪人。

w7.jpg

10、“杀猪盘”诈骗。骗子伪造身份与受害人网恋,声称掌握平台漏洞,以不方便为由让受害人帮忙管理投资账户,以高收益引诱受害人投资,提现时又以违规操作导致账号冻结为由诱骗受害人交钱解冻。

11、追星诈骗。骗子在QQ、微信等明星粉丝群聊中发布为某明星投票打榜可获取签名、赠送礼品等广告,并发布了虚假网站,当受害人按要求点击后,骗子以因受害人为未成年人参与活动导致活动中止,需担负法律责任、公安机关将找上门为恐吓,诱导受害人用家长的手机转账。

w8.jpg

在此,反诈中心郑重提醒:

1、不要轻信“高佣金”、“先垫付”等网络兼职刷单类工作,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有占小便宜的心理。

2、网络购物请选择正规购物平台,仔细核对网站的域名及对方详细信息,不要轻易点击对方发来的链接。

3、网络贷款请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切勿轻信各类涉及贷款广告的陌生电话、短信。

4、接到‘中奖’‘退税’‘电话欠费’‘涉嫌违法犯罪’等内容的电话、手机短信时,不要相信,不要理睬,不要透露自己及家人身份、存款、银行卡信息,更不要向对方汇款、转账。

5、加强保密意识,防止个人及家庭信息外泄。切勿轻易将资金转入陌生账户。如需转账请到银行、税务、电信、公安等相关部门当面核实。

6、坚决不参与出租、出售、出借手机卡、银行账户、互联网账号(微信、QQ、支付宝等)等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

7、遇事要冷静,不要慌张。如有疑问请拨打反诈中心电话96110咨询。若被骗,请及时拨打110电话报警。

卡若区教育局(体育局)

2023年7月4日

w9.jpg

审核:向巴丁增

编辑:王勤超

w10.jpg

w11.jpg

共同关注教育

共同关心未来

w12.jpg

本文来源于卡若教育公众号
返回 发新帖 回复
热门图片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Archiver|手机版| 反传销咨询救助网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X3.4( 蜀ICP备14017371号-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