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发表于 2023-7-16 13:39:05 |显示全部楼层
w1.jpg

来源:西和县第二中学

原标题:西和二中关于远离“两卡”犯罪暨防范电信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

西和二中关于远离“两卡”犯罪

暨防范电信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
各位家长:
为保障您和孩子远离“两卡”犯罪、电信网络诈骗的侵害,免受人身财产方面的损失,特向您发出《拒绝“两卡”买卖,不做骗子“帮凶”》的一封信,希望您在百忙之中抽空认真阅读,并与孩子沟通交流,切实提高自己与孩子的防范意识和处置能力。

目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严峻复杂。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简称“两卡”)是此类犯罪持续高发的重要根源,由于部分学生辨别能力不足,易在犯罪分子蛊惑蒙蔽下提供“两卡”。供卡行为不仅为犯罪分子提供了诈骗的方便,而且供卡人也将会受到公安机关的追究。
望您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好反诈宣传,关心孩子的生活情况和消费动态,确保孩子和家庭都可远离电信网络诈骗侵害。

西和县第二中学

2023年7月14日

01

什么是“两卡”?

w2.jpg



“两卡”是指手机卡、银行卡,其中,手机卡包括日常使用的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的电话卡,虚拟运营商的电话卡,同时还包括物联网卡;银行卡包括个人银行卡、对公账户及结算卡、非银行支付机构账户,即我们平时使用率很高的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

02

   “两卡”犯罪包含哪些?





“两卡”犯罪是指非法出租、出售、买卖“两卡”的违法犯罪活动。“两卡”犯罪涉及的罪名包括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等。
1

03

  “两卡”犯罪后果





“两卡”犯罪的代价十分巨大,将会受到法律的惩罚。《关于依法严厉打击惩戒非法买卖电话卡银行卡违法犯罪活动的通告》明确告知出售、出租、出借“两卡”的风险和法律后果。出租、出借和买卖“两卡”的惩戒机制规定,对被惩戒的个人将列入失信用户名单,5年内不得新开银行账户、不得新开办入网卡。

学生如被列入惩戒,将影响升学、影响报考公务员、影响就业等。对于买卖、转借、转租手机卡、银行卡或者支付账户的单位和个人,公安机关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对其违法行为予以行政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诈骗罪等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千万不要为了一点点利益,走上犯罪道路,赔上原本美好的人生。

04

  如何防范“两卡”犯罪?







九个一律:

      1.凡是需告诉银行账号、卡号、密码、验证码等网络行为,一律不做。

      2.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

      3.只要一谈到是公、检、法、税务或领导干部的,一律挂掉。

      4.所有短信,凡事让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

      5.微信让砍价或拆红包的,一律不点。

      6.微信群里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

      7.所有网络虚拟号码的电话和已被多人举报的可疑电话号码,一律不接。

      8.凡是网上返利、兼职、刷单、投资、理财、赌博必赢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一律不做。

      9.凡是需要网上汇款、转账等指定的陌生账号,一律不做。



防骗四招:

      1.注意个人资料不外泄,对不熟悉的金融业务,不要在ATM机上操作,应到柜台直接办理。

      2.当接到陌生人电话,特别是冒充亲属朋友的电话,凡涉及借汇款,存款,转款等事项时要多方核实再做决定。

      3.当接到陌生电话或短信时,要注意核实对方信息,尤其是对方要求下载APP链接或者向指定账户汇款时,不要轻易汇款,应第一时间和家属或者辅导员老师商量解决。同时不要轻信“好事”,贪图便宜,避免因贪恋或好奇心理作祟,蒙受经济损失。

      4.接到上述电话,短信或不良信息,要主动向班主任、学校和公安机关反映,积极提供线索。

END

w10.jpg

今日西和趣事!

陇南热文推荐!

甘肃热点推荐!

秦腔好曲推荐!

今日好文推荐!

w11.jpg

本文来源于西和大众网公众号
返回 发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Archiver|手机版| 反传销咨询救助网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X3.4( 蜀ICP备14017371号-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