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发表于 2023-7-25 06:16:36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雁江区人民检察院


2022年4月,涉案未成年学生马某某在上网时发现一条含“租借微信号、酬劳日结”内容的广告,遂与广告发布者取得联系,并商定出租自己实名认证的微信号供对方使用,日租金150元。经查,不法分子利用马某某的微信账号添加受害人穆某后,诱导穆某下载“潮信”APP进行“刷单”,共计骗取受害人穆某2.2万余元,马某某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警惕“电信诈骗”,小心成为“被钓的鱼”-1.jpg





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


警惕“电信诈骗”,小心成为“被钓的鱼”-2.jpg



电信网络诈骗是犯罪分子利用人们趋利避害的心理通过编造虚假信息,借助于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等通讯工具和信息平台,给不特定人群造成恐慌,诱使不明真相的群众通过银行进行转账实施的非接触式的一种诈骗犯罪。
电信网络诈骗,最早是出现在我国台湾、福建等地区,后来随着我国司法机关的严厉打击,电诈团伙逐渐将服务器、组织机构转移到缅甸、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也就是说当你被电信诈骗分子骗取钱财时,你“对面的坏人”可能远在几千公里之外的国外!
此类犯罪分子常用的诈骗模式有:

利用QQ等网络聊天工具实施诈骗
网上中奖诈骗
冒充客服退款类诈骗
利用网上银行实施诈骗
冒充公检法、国家工作人员实施诈骗




面对电信诈骗犯罪分子这么多套路,

如何防止被骗?


警惕“电信诈骗”,小心成为“被钓的鱼”-3.jpg



无论骗子如何花言巧语、威胁恐吓,遭遇电信诈骗时一定要冷静核实,多分析、多咨询:
即使遇到能够说出自己姓名、住址等个人相关信息的电话、短信也不要轻信,需要通过正规渠道核实;
陌生短信、邮件、社交工具中发来的链接不要轻易点击,陌生应用不要随便安装;
手机上要安装安全软件,可以有效识别和拦截诈骗电话、诈骗短信、木马程序;
不轻易将个人信息留在不熟悉或不正规的机构、网站中,网银账号、普通社交账号密码要区分,密码要定期修改,谨防信息泄露。


此外,日常生活中还要牢记4个“不”:
不轻易登录陌生网址链接。
不轻易添加陌生QQ微信。
不轻易下载陌生APP。
不轻易向陌生账户转钱。
总之,遇到问题一定要及时拨打110报警,千万不能相信骗子的鬼话!希望广大人民群众提高防范意识,用自己的“火眼金睛”识破不法分子的诈骗行为,牢牢守住自己的“口袋“!
返回 发新帖 回复
热门图片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Archiver|手机版| 反传销咨询救助网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X3.4( 蜀ICP备14017371号-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