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好友

598

积分

管理员

发表于 2024-12-23 10:50:49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骗子为了把钱骗到手,编写出“脑洞大开”的剧本,其中就有谎称“维和士兵”,找你寄存大额现金的。故事编得有头有尾,语言也是无比“真诚”,面对这样的骗局,淮安的帅女士就差点上当,幸好警方及时劝阻……

案件回顾



“一名姓帅的女士来我这里办理转账,她要转3万元,却不肯透露给谁转账,我们怀疑她可能被骗了……”11月20日上午,中国邮政银行的工作人员发现帅女士办理转账业务时神色异常,在询问转账用途时,帅女士也是闪烁其词,银行工作人员立即警觉起来,第一时间报警。

“维和军官”紧急求助?三万元差点打水漂!w2.jpg

接到报警,西园警务工作站民警迅速赶赴现场,与银行工作人员共同开展劝阻工作。在民警的详细询问之下,帅女士道出了事情原委。

原来,帅女士添加了一名微信好友,对方自称是“中国驻叙利亚维和部队”的一员,现在即将回国,有一笔退休金需要通过快递寄回国内,让帅女士帮忙接收,但需要帅女士先垫付下快递费,承诺回国后立即归还。出于对维和士兵这一身份的信任,帅女士信以为真,匆忙赶到银行准备进行转账。

“维和军官”紧急求助?三万元差点打水漂!w3.jpg

经过民警的耐心劝解,又结合真实案例为帅女士讲解了这类诈骗的套路和防范技巧,帅女士意识到自己被骗,打消转账的念头,避免了3万元经济损失。



作案手法分析



1
冒充“外国华人”添加受害人不法分子通常设置虚拟身份,假扮冒充外形优秀、战功赫赫的“战地医生”“维和部队”“外交军官”等成功人士身份,通过微信、QQ等社交工具结识受害人。
2
对受害人嘘寒问暖,骗取信任
不法分子与受害人聊天,迎合受害人爱好、习惯,嘘寒问暖,通过打感情牌骗取受害人信任。

3
声称有“巨额奖金”,需寄回保管
建立友谊或恋爱关系后,不法分子称自己有巨额“财产”“奖金”“抚恤金”“王室宝藏”或“贵重物品”,只能从国外寄给受害人保管。

4
财物被扣押,需缴纳费用才能放行
不法分子称财物已经寄递,但因各种原因被扣押,需受害人缴纳各种费用才能“放行”。一旦受害人汇款,不法分子立即销声匿迹。

小苏提醒
网络交友需谨慎,一定要提高个人防骗意识,注意甄别网友身份信息,谨慎涉及资金来往,更不要轻易转账与陌生人。在遇到此类“外籍军官”情况时,应该与亲朋好友多沟通、多询问,防止落入圈套,必要时可拨打110寻求警方帮助。

“维和军官”紧急求助?三万元差点打水漂!w6.jpg

来源:淮安网警

用专业的角度,揭露骗局的真相:巴蜀反诈
如果不想错过巴蜀反诈的每日推送,
就点个【赞】和【在看】吧
“维和军官”紧急求助?三万元差点打水漂!w7.jpg

本文来源于微信文章公众号
返回 发新帖 回复
热门图片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Archiver|手机版| 反传销咨询救助网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X3.4( 蜀ICP备14017371号-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