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新法治报
漫画/刘晨阳
“这包裹有问题,我不敢送啊!” 一名货拉拉司机接单后,不敢将包裹送往收件地,于是直接将包裹送进了派出所。
2024年12月23日,记者从丰城市公安局获悉,该局近日破获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诈骗分子不仅在线上“套路”受害者,还引导受害者利用出租车、网约车线下“送钱”,所幸被司机识破并移交至警方。
疑点重重的化妆品包裹
2024年12月18日晚,货拉拉司机魏师傅在网上接到一个“奇怪”的订单,丰城市上塘镇姜女士要求其将一盒“化妆品”送到新余市某指定地点。
“姜女士所寄的包裹用化妆品盒子装着。”丰城市公安局梅林派出所民警邹煜告诉记者,姜女士给魏师傅包裹的时候已经缠好了胶带,且拒绝魏师傅查验,并告诉其盒子里的东西是洗面奶和面膜。
据悉,在交接货物时,魏师傅也并未太在意姜女士还对其人脸和车牌进行了拍照,同时询问了魏师傅的真实电话号码。
让魏师傅起警惕意识的是,其在高速路上派送包裹途中,姜女士非常着急地催促其快点派送。
据魏师傅表示,当时已是22时许,姜女士却不停地打电话催促其快点将包裹送到目的地。
一盒化妆品需要这么着急送达吗?魏师傅察觉到异常后,脑海中突然想起自己平时接触的反诈知识及过往经验,判断该包裹内的物品很可能不是所谓的“化妆品”。
于是,魏师傅立即将车辆停在高速服务区后,拨打了报警电话,江西高速警察直属一分局第三大队民警赶到现场查验,发现包裹里面并不是姜女士所说的洗面奶和面膜,而是整整两万元现金。随后,魏师傅立即将包裹送到丰城市公安局梅林派出所。
该所民警了解情况后,立刻意识到这是一起典型的“线上刷单+线下取钱+运送现金”的电信网络诈骗,通过包裹上面的订单信息,民警迅速联系到了姜女士。
女青年陷入刷单骗局
2024年12月17日,20岁的姜女士在网上刷短视频时,收到一条陌生私信,称可以做小任务赚钱。想到近期正好没事做,姜女士便按照提示,进入了对方提供的链接开始操作。几笔小额转账后,姜女士很快收到了返利,其内心的顾虑也随之消失。
“虽然之前接受过反诈宣传,但金钱的诱惑让姜女士抱着侥幸心理,她还是按照诈骗分子的要求一步步操作。”据邹煜介绍,姜女士赚了几笔小钱准备提现时,对方却说她操作失误,线上的1万余元无法提现。
姜女士当时便慌了神,立即咨询对方该怎样才能提现。对方告诉姜女士:“其账户数据异常,只有完成修复才能进行提现,且如果超时未完成,姜女士的账户将会被冻结……”
随后,对方又告诉姜女士,他们可以先帮姜女士申请延长时间,但需要周转2万元给对方账户,修复完后这些资金可以一同提现。
起初,姜女士按对方要求扫码付款给对方,但其支付时平台显示“近期发生多起赠送游戏币、假冒公检法、兼职刷单等骗局,为保障您的资金安全,当前交易已中断”。姜女士将情况告诉对方,对方安慰姜女士说是因为刚下载支付平台的原因,打消了姜女士的疑虑。
最终,对方让姜女士去银行取出现金运输到指定位置,并教其用纸箱打包密封好,让司机走高速运输更快捷。为了尽快成功提现,姜女士在对方的引导下逐渐陷入了诈骗陷阱,这才有了上述的一幕。
姜女士来到派出所后,经过民警的耐心讲解和劝导,才意识到自己陷入了典型的刷单返利骗局,幸好包裹内的2万元现金被魏师傅发现,及时拦截了下来。
“感谢你们,要不然我这2万元也没了,以后我一定好好学习反诈知识,不再随意相信陌生人发的消息。”民警将2万元现金如数归还给姜女士时,姜女士真挚地对民警与魏先生道谢。
警方提醒:快递员、网约车、货运车司机务必增强防范意识,在接单过程中如发现投送大额现金、运送不明包裹、频繁更换交易地点等可疑情况时,要立即拨打110报警,切勿被诈骗分子利用,成为“帮凶”。
此外,广大市民也要提高警惕,不轻信刷单返利、网络投资赚钱等说辞,一旦遇到要求使用快递或者托运等方式,将现金或黄金等贵重物品寄送的,立即报警,以免遭受财产损失。
<hr>来源:新法治报(文/杨根龙 温娅 全媒体记者黄志良)
编辑:何 山
校对:王小明
复审:程乘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