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发表于 2025-3-3 10:31:27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宛陵古徽州
导语:近年来,收藏品市场持续火热,但一些不法分子却将目光瞄准了中老年人的“养老钱”。他们利用老年人对收藏品知识的匮乏、渴望财富增值的心理,编织出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骗局。本文结合真实案例,揭露四大常见诈骗套路,并给出实用防骗指南。

血汗钱一夜蒸发!收藏品诈骗盯上中老年人,这些套路你必须知道-1.jpg

<hr>一、收藏品诈骗的四大套路

1. 高价代售骗局:假拍卖真吸血

案例:北京某收藏品公司以“高价拍卖”为噱头,谎称能帮老人卖出高价藏品,骗取120余名老年人400余万元拍卖服务费。实际上,这些拍卖会从未成功交易,公司甚至伪造合同拖延退款。
手法:虚构拍卖资质,收取高额服务费;伪造“买家”身份制造抢购假象;以鉴定费、保管费名义二次收费。

血汗钱一夜蒸发!收藏品诈骗盯上中老年人,这些套路你必须知道-2.jpg

2. 虚构回购陷阱:免费礼品背后的“连环套”

案例:陕西咸阳一诈骗团伙通过电视购物获取老年人信息,电话推销廉价收藏品(如成本仅百元的玉玺),承诺高价回购,再以“手续费”“鉴定费”等名义骗取75岁杨女士数十万元,最终卷款跑路。
手法:用免费礼品吸引关注;伪造“专业机构”身份;以短期高收益诱导购买,再通过后续费用榨干积蓄。

血汗钱一夜蒸发!收藏品诈骗盯上中老年人,这些套路你必须知道-3.jpg

3. 虚假投资平台:字画“升值”背后的骗局

案例:北京某公司以“国外财团高价收购”为幌子,将成本500元的剪纸以3万元卖给老人,甚至诱骗一名72岁老人花费260万元购买虚标价格的藏品,实际价值仅1.6万元。
手法:虚构海外买家、伪造鉴定证书;利用话术制造“限量抢购”焦虑;假扮“投资顾问”怂恿抵押房产。

血汗钱一夜蒸发!收藏品诈骗盯上中老年人,这些套路你必须知道-4.jpg

4. 集资诈骗:以“保本高息”掏空养老钱

案例:深圳孙某以“投资邮票返利”为名,骗取37名老年人187万元,承诺保本付息,实际将廉价藏品高价出售后卷款潜逃。
手法:包装“文化公司”外壳;以小恩小惠建立信任;利用合同陷阱逃避法律追责。

血汗钱一夜蒸发!收藏品诈骗盯上中老年人,这些套路你必须知道-5.jpg

<hr>二、防骗指南:守住钱袋子的五大关键


  • 核实资质,警惕“三无机构”
    收藏品交易需认准正规拍卖资质(可在国家文物局官网查询)。凡要求提前支付高额服务费、会员费的,一律拒绝。

  • 不轻信“高价承诺”,理性判断价值
    收藏品真实价值可通过权威机构鉴定(如各省市收藏协会)。切勿因“回购保本”“稳赚不赔”等话术冲动下单。

  • 留存证据,及时维权
    交易时务必保留合同、付款凭证、聊天记录等原件。若发现被骗,立即报警并联系市场监管部门。

  • 多与家人沟通,拒绝“信息孤岛”
    诈骗团伙常利用老年人独居、与子女沟通少的特点行骗。子女应主动关心父母消费动态,普及防诈知识。

  • 警惕“情感绑架”,远离小恩小惠
    免费讲座、礼品发放、低价旅游往往是诈骗前奏。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无缘无故的好事必有诈”。

<hr>三、结语:让“夕阳红”远离骗局阴霾

每一分养老钱都是老人毕生心血,收藏品诈骗不仅掏空积蓄,更摧毁了他们对社会的信任。作为子女,多一份陪伴就能少一份风险;作为老人,多一份警惕就能多一份安全。唯有全社会共同筑牢防诈防线,才能让“收藏”回归文化本质,而非骗局工具。
转发提醒身边人!你的一次分享,或许能挽救一个家庭。
#收藏品诈骗 #老年人权益 #防骗指南
返回 发新帖 回复
热门图片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Archiver|手机版| 反传销咨询救助网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X3.4( 蜀ICP备14017371号-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