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1|回复: 0

清朝“仙人跳”

[复制链接]

主题

好友

0

积分

等待验证会员

发表于 2025-3-14 03:51:00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挚守静笃
小时候,我们镇上曾有一个老光棍,买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子为妻,同居一个月后,那个女子把他的钱全部卷走了。然后,那女子的家人又找了,称女子失踪了,又敲诈了老光棍一大笔钱。最可笑的是,后来才听人说,那个年轻女子竟然是个伪娘。
这种骗术,我们那称之为“放鸽子”,其实,这种骗术早在清朝时就有了,当时称之为“放鹰”。

清朝“仙人跳”-1.jpg

清朝年间,在直隶南宫(今河北省邢台市)有个姓艾的年轻人,二十岁,还没娶妻。赶上荒年,他来到京城,给人当佣仆。几年后积攒了些钱财,就想回家。他辞别了主人,带着钱买了一头小驴,骑着它在官道上慢悠悠地走着,心里很是得意。当时正是春末,他走到献县地界,远远看见新柳成行,绿荫掩映。
路旁有个老翁和一个少女,少女姿态美丽,穿着浅绿色的上衣、黑色的绸裤、白色的小鞋,坐在树根上呜咽哭泣。旁边拴着一头肚子很大的母驴,正在咬地上的草。艾的驴经过时,看到这头驴就叫了起来。艾于是下来休息,向老翁借火吸烟。
老翁敲了打火石递给艾。艾问老翁要去哪里,老翁说是接女儿回娘家。女儿擦干眼泪斜眼看了艾一下,又把脸转了过去。老翁忽然低头叹息,艾说:“令爱回家应该高兴才对,怎么悲伤起来了?”老翁问:“客人是哪里人?”艾说:“南宫的。”老翁说:“是老乡啊。客人有所不知,我女儿嫁给了献县某人,他家很穷。去年女婿死了,又没有儿女。我家也时常穷得揭不开锅,老伴又去世了。现在我和女儿就像无依无靠的孤魂野鬼。我又年老体衰,过一天算一天,所以相对叹息。”艾说:“怎么不给她再找个婆家?”
老翁说:“我本来就很穷困,女儿又在献县,谁还会给我女儿说亲呢?”艾说:“天下没有妻子的男子很多,但没有丈夫的女子却不多。你不着急给她找,那她就嫁不出去了!”老翁问:“你娶妻了吗?”艾说:“还没有呢。”老翁说:“我们既是乡里乡亲,如果不嫌弃我女儿丑陋,愿意结为亲家吗?”艾喜上眉梢,说:“我正准备回家,路上匆匆忙忙,怎么谈得上是求婚呢?”老翁说:“咱们继续往前走,到旅店再商量。”

清朝“仙人跳”-2.jpg

老翁牵着驴搀着女儿骑上,艾也牵着驴,跟在母驴后面,和老翁一起走。女儿不时地偷看艾,艾目不转睛地看着她,而老翁好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见。老翁渐渐落在了后面,女儿忽然回头,在驴背上冲着艾微笑,艾也用眼神回应她。不一会儿,太阳西下,牛羊归圈。他们来到一个村庄,老翁和艾走进旅店,旅店有三间房,一堂屋,东西各一间厢房。老翁说:“租住在这里就不必分彼此了,咱们就是一家人,我和你分别住在东西厢房就行。”艾点头同意。
女儿进了西厢房,艾把行李放进东厢房。老翁不时出去,有时和店主商量草料,有时准备晚餐。艾在屋里整理被褥,女儿挑逗他说:“中堂有门,东西厢房为什么不设门呢?”艾说:“既然能同处一室,自然就没有必要隔开了。”女儿嗤地笑了一声。一会儿老翁进来,摆上饭菜。店主拿着灯来了,老翁和艾一起吃饭,又把饭菜分了一半给女儿在东厢房吃。艾和老翁边喝酒边聊天,喝到半醉时,艾又提起女儿的事。老翁装作喝醉的样子说:“一诺千金,有什么可后悔的?”他叫女儿出来,让她进东厢房和艾成了亲。老翁说:“旅途中不必讲究繁文缛节。明天回去,你就带女儿回家就行了。”艾起身想给老翁行半子之礼,老翁说:“不用了,我喝醉了想睡觉。”于是起身进了西厢房,打起鼾来。
艾收拾好酒盏,关上门,拿着灯进了东厢房。女儿坐在炕沿上看着艾,连连点头,用脚敲着床梃咚咚作响。艾就脱下衣服挨着女儿,想亲她的嘴,女儿紧闭着嘴不让亲。艾说:“这是天意注定的缘分。”女儿说:“恐怕是人谋划好的吧。”艾就和女儿脱衣服,看到她洁白芬芳的双乳,十分酥软可爱,等到脱下下身的衣服时,却发现裤带纠结在一起,牢不可解。艾着急地说:“要是有把并州的快剪就好了,把这裤带剪掉。”接着用嘴去咬裤带,结果艾突然昏倒在地,原来是老翁在裤带上涂了迷药,等他咬到裤带时就会中毒。这时老翁来到东厢房,把艾扶到床上躺下,拿走了艾的钱财。天快亮时,老翁起来准备驴子,看到艾的驴很健壮,就牵着艾的驴驮着行李,让女儿骑上,对店主说:“我女婿还在睡觉,留下他的驴,我们先走了。”店主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让他们趁着夜色离开了。

清朝“仙人跳”-3.jpg

到了中午,店主不见客人启程,隔着窗户叫也不答应,惊讶地进去看,艾还在睡觉。摇了好一会儿才把他摇醒,他说:“睡过头了。”问妻子和岳父在哪里,店主说:“你妻子和岳父半夜就走了。”艾慌忙起来,搜查自己的箱子,发现里面空空如也。问店主:“怎么让贼把我的钱偷走了?”店主说:“昨天晚上,你以为那是你的妻子和岳父;现在他们走了,你就说是贼。假如你的岳父和妻子没走,你是要妻子和岳父呢?还是要贼呢?”艾无言以对。于是他整理好那头疲惫的母驴,挂上被褥包裹,垂头丧气地走出村庄。驴却忽然向西走去,艾拉紧缰绳,驴却奋力不听使唤,蹦蹦跳跳地奔跑。
艾很生气,追上驴骑上去,任它奔跑,速度很快。已经过了路,想拉住它返回却不行了,艾心里非常诧异。路过几个村庄,驴都不停。大约走了三十里路,来到一个村庄,村庄半掩在山麓下,有几间茅屋。驴忽然走进一扇柴门,艾刚要下来,看见女儿站在院子里。女儿看见艾说:“你来了!太好了,我要和你一起走。”艾想争辩责问,女儿说:“不要吵。我父亲放鹰,经常用这个办法骗年轻旅客,不止一次了。我实在不愿意这样做。现在趁我父亲远去还没回来,要到傍晚才回,你的钱在箱子里,你的驴在驴圈里,我带上细软随你走。这才是你所说的天意注定的缘分,是人谋划所料想不到的。迟了就生变了!”艾于是很高兴,女儿进屋拿了钱,艾就备好驴,用母驴满载着东西。
女儿和艾走出村庄,跨上驴鞍扬鞭上路。母驴和艾的驴都很驯服地跟着,于是他们回到南宫成了亲。后来老翁过了半年才得知女儿的消息,来找艾。艾告诉老翁女儿的情况,女儿出来见老翁说:“鹰已经挣脱了羁绊,随狗跑掉了。东门的老把戏,今后不要再想了。父亲你回去吧,不要耽误我做女红。”女儿于是进屋,不再出来见他。

清朝“仙人跳”-4.jpg

放鹰的老翁,可以说是揣摩人心的第一高手,其他人的智谋都在他之下。想必他使用这种方法很平常,行事也容易,用人就在身边,不必勾结同伙;他获取钱财就像从口袋里掏钱一样容易。即使他的计谋失败了,妇女可以逃走,比起白撞(直接抢劫)、念秧(设圈套诱人上钩)、打絮巴(冒充乞丐诈骗)等等,变幻多端、阴险狡诈都不如他。他在房中使出这一计,带着这个美丽动人的女子,单刀直入,稍微用点风情万种的手段,那些垂涎欲滴的人自然就会上当受骗落入他的圈套,真是太巧妙了!
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一个放鹰的故事。在清朝北方省份中常有人从事这种诈骗。
他们常常把自己的妻子女儿伪装成寡妇或未婚女子,然后待价而沽,卖给别人。中了他们圈套的人,往往因为觉得价钱便宜就买了下来。但这些人买回去后不久,如果稍有不慎,防备松懈,她们就会找机会逃跑。实际上,她们是回自己的丈夫或父亲家了。而她们的丈夫或父亲,反而会跑到买他们妻女的人家门口,用尽各种手段敲诈勒索,这种做法被称为“放鹰”。这个说法来源于鹰捉到兔子后,鹰也会飞回来;而“放鹰”就是说,放出去之后,还有收回来的办法。
不过,这个故事中,老翁的女儿厌倦了这种行为,跟艾成了真夫妻,老翁钱没赚到,倒是赔了女儿。
这就是终日放鹰,却被鹰啄了眼睛,还把鹰也丢了。
前面说了,早年我们那也有遇到这种情况。不过,现在好像没有这种了,改成了一种更简单直接的方式——仙人跳了。
返回 发新帖 回复
热门图片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Archiver|手机版| 反传销咨询救助网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X3.4( 蜀ICP备14017371号-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