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好友

640

积分

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0-4-14 14:00:48 |显示全部楼层
  
雅芳中国区总裁高寿康(资料图)
  金融界网站4月13日讯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化妆品直销巨头雅芳已经在一次内部的贿赂调查中检查出四名高管有问题,其中有三名是中国区高管。目前这四名高管均被停职。
  据报道,被停职的在华员工为:中国区总裁高寿康、首席财务长Jimmy Beh和负责公司事务及负责政府公关的C.Q. Sun。知情人士说,正在调查的可能过错包括为与雅芳业务相关的中国政府官员出钱赴法国、纽约、加拿大及夏威夷旅游。
  上述知情人士说,指控的贿赂金额一开始涉及数百万美元,后来也有所增长。
  2008年10月20日,雅芳集团旗下中国区业务机构涉嫌商业贿赂的举报,其总部被迫根据美国《反海外贿赂法》(FCPA)展开内部调查。据悉,举报内容涉及与经营不相关的差旅费、招待费和其他费用。雅芳声明已将此事告知美国司法部和美国证券与交易委员会(SEC)。
  业界和媒体猜测,雅芳事件可能事起于商务部原外国投资管理司副司长、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邓湛9月26日被批捕。雅芳正是在其任内获得了惟一的全国直销牌照,雅芳模式也成为邓湛所称的“有中国特色的直销模式”。
  雅芳自上世纪90年代初进入中国,其直销业务发展一路绿灯。而雅芳也以竭力表现“遵纪守法”,成为直销行业“好孩子”。
  这已是今年揭露的第二起外企在中国行贿大案,而且都是由行贿外企自己披露。3月下旬,美国政府指控戴姆勒公司在1998年至2008年间向包括中国在内的22个国家的政府官员行贿数千万美元,从而换回了价值数亿美元的合同。中国的两大石油巨头被指收受戴姆勒贿赂。
    雅芳中国声明:
  如早前通报的,雅芳于2008年6月主动启动了针对中国区业务的内部调查,该调查在审计委员会以及外部顾问的监督下进行,其重点在于遵循《反海外贿赂法》。我们也已经就此内部调查主动知会了美国司法部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我们相信这项内部调查的启动对于一家信守商业道德的企业来说是一个正确的举措。正如我们此前说过的,该调查仍在进行当中并且到目前为止尚未有最终结果。
  基于该项内部调查,四位员工被要求在结果出来前进行行政休职。这在很多类似的调查过程中是一贯做法,同时这也是遵循该调查以及规范的需求所在。
  雅芳将继续其对中国市场的承诺,并视其为拥有长期增长机遇的市场。我们也将保持对中国市场的投入,以我们近期公布的计划为例,我们将在2010年下旬于上海成立一个全新的区域研发中心。
  同时,雅芳多年来一直坚持回馈社会,特别在对抗乳腺癌及反家庭暴力,以及给四川地震受灾的地区提供帮助与支持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或与雅芳直接拿下首张直销牌照有关
注:此文原发于2008年10月24日
  雅芳10月22日正式向媒体发布书面说明称,基于公司接到一项关于雅芳在中国境内的经营机构可能存在与经营相关的“不适当的差旅费、招待费和其他费用”举报,目前公司正在对雅芳中国有限公司进行内部调查。
  “雅芳的行贿事件与国内邓湛案直接相关,应该在郭京毅案调查阶段就已经开始筹划应急对策了。”据国内直销业内人士称,“邓湛被抓已经直接牵涉雅芳首获直销牌照的事情,因此,必须主动自曝中国贿赂事件。”
  外国直销企业与邓湛是否有“权钱交易”,又如何实现,依然是个谜。目前,雅芳拒绝置评其内部调查是否与邓湛受贿案有关。
  邓湛“集权”进程
  据一位直销业内人士回忆,在中国,推动直销立法的始作俑者是外资企业。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以美国雅芳、安利为代表的外资直销企业密集的政府公关和高层游说的成果。
  2004年2月9日,前商务部外资司副司长邓湛在中美商务理事会经贸座谈会上首次披露,中国将于年内制定直销业相关法律。一个月以后,一个中国代表团访问美国,参加在华盛顿举行的中美商业贸易联席委员会的会议,其中的重要议程就是考察美国政府管理直销方面的经验。这是邓湛首次公开以美国直销企业为导向进行中国直销法规的探索。
  邓湛集直销行业管理和外资企业管理权利于一身,似乎起于2004年5月18日的“苏州会员”。当日,由雅芳、安利、完美、南方李锦记、玫琳凯、如新、康宝来7家直销企业组成了“关注中国直销开放小组”。根据记录,这是一个挂靠于商务部的过渡性组织。同年6月9日召开的第一次专题会议上,直销工作小组新增加了仙妮蕾德等等四家企业,成员单位增为11家。该小组直接由邓湛组织管理。
  截止到当年7月中旬,直销工作小组已经举行了4次专题会议,并就市场准入条件、保证金制度、关于金字塔诈骗的特征及与直销的区别、计酬制度、培训、分支机构的设立、直销企业可销售的产品等问题展开了积极的讨论。
  此后,两部直销新法规相继出台,2005年底,继国家工商总局直销与打击传销监管局编制获批后,商务部也专门为直销申报审核成立了联合工作小组。彼时,邓湛担任组长。
  据记者了解,直销牌照的审批工作总共需要经过商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公安部三大部门的审核。
  根据《直销管理条例》第二章《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的设立和变更》第九条规定,“商务主管部门审查颁发直销经营许可证,应当考虑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和直销业发展状况等因素”。这事实上已经确认了在直销牌照发放上赋予了商务主管部门相当大的“自由裁量权”。
雅芳“违规”之谜
  直销市场自去年2005年12月1日开放以后,12月中旬,商务部澄清牌照申报程序。曾一度因为企业申请牌照的具体细则不明确,而导致直销牌照门庭冷落。
  2006年2月22日,在其他企业还在为保证金缴纳、递交申请材料,进行服务网点审批忙碌的时候,雅芳突然获得第一张直销牌照。根据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信息系统网披露的信息,雅芳在32个省的74家分支机构都已获得了审批,服务网点有上千家,其中包括香港的服务网点。
  当时,业界颇有微言。2005年12月中才澄清申报程序,中间又隔了春节,短短时间内,雅芳如何准备了大量的报批材料,完成报批程序?据上述直销业人士称,2007年,邓湛还筹划成立中国直销协会,该协会归属于外商投资协会下属分会。此后,邓湛被选为外商投资协会副会长。
  记者从商务部内部人士了解到,有传言上半年开始有人举报商务部贿赂案情,牵涉案件人士达11人,郭京毅被调查时,关联外资企业应该都知情。
  雅芳的内部调查正是今年6月启动的,目前仍处于初步阶段,尚未有任何可以披露的调查结果。据雅芳公司公开宣布的内容,基于接到一项举报称其在中国境内的经营机构有可能存在着与经营相关的不适当的差旅费、招待费和其他费用,2008年6月,根据美国《反海外贿赂法》,该公司展开内部调查,雅芳已就此内部调查主动知会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及美国司法部,目前仍处于调查初步阶段,尚未有任何可以披露的调查结果。
  据记者了解,美国《反海外贿赂法》的主要惩罚对象是为了获得或者保持生意而向外国政府官员、政治家或者供职于外国政府控制的机构中的人员行贿的美国公司或者个人。对个人的惩罚措施为10万美元的罚款和5年监禁;对公司则是最高200万美元的罚金。根据选择性罚款法的规定,罚金的数额可能会高出更多。实际罚金可能会是行贿所图谋利益的两倍。(21世纪经济报道)
    安利与雅芳两大直销巨头在华业务分化加剧
在金融危机的洗礼下,安利与雅芳两大直销巨头在2009年也走出了两条不同的业绩曲线。昨日,确认了去年销售额突破200亿元的安利,高调宣布其全新的空气净化器生产线正式投产。而不久前发布了财报的雅芳,却只在中国区录得了16%的利润下滑。
  早在2008年底金融危机最严重的阶段,安利就已经高调宣布将在中国进行第八次增资扩产,斥资1500万美元建设空气净化器生产线。虽然此举曾被业内认为更多是向销售人员传达强烈的信心信号,但效果的确很明显——昨日,安利大中华区行政总裁颜志荣向记者确认,其2009年中国区业绩突破200亿元,这比2008年的176亿元增长再次超过两位数。
  根据安利在海外市场的销售情况,按照安利去年200亿元的销售业绩计算,其家居科技产品在中国的销售规模有望超过20亿元。虽然安利方面表示新的空气净化器还未进入量产阶段,但其透露的数据却显示,整条净化器生产线的年产量在20万台左右。
  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洗礼,中国直销行业的分化趋势在去年也更加明显。统计数据显示,完美与玫琳凯目前分居中国直销业的第二与第三位置,其2009年销售额分别突破70亿元和50亿元。
  相比之下,作为中国式直销样本的雅芳却显得有些暗淡——其去年的营业收入下降3%至102.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99亿元)。直至去年第四季度,雅芳业绩才有所反弹,全球销售实现了13%的增长。但在此期间,雅芳在中国区的营业收入出现8%的下降,利润降至16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1亿元),降幅达到16%。其中,雅芳在中国的化妆品专营店销售收入下降达到66%。对此,雅芳方面解释称,利润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对广告和为改善代理商价值主张的投入的增大。 (新快报)
    雅芳中国涉嫌传销被调查 公司回应称守法
 本报讯(记者胡笑红)雅芳(中国)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涉嫌传销一事近日被曝光,昨天,雅芳发表声明称,雅芳一直以来都严格遵守《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
  据称,雅芳中国黑龙江分公司因涉嫌传销已被哈尔滨市工商部门调查。对该消息,雅芳中国昨天发来声明,承认公司黑龙江分公司于6月23日接到哈尔滨工商局南岗分局要求协助调查的通知书。声明称,“黑龙江分公司相关负责人第一时间全力配合检查并提供了所需文档和营业证明。公司总部也于当天即派专员特赴哈市协助跟进。相关检查仍在进行中,而我司目前并未收到南岗分局对此事的调查结果”。
  对于是否因涉嫌传销而遭调查,雅芳声明未有提及,但是声明表示,作为国内首家获得全国范围直销经营许可证的直销企业,雅芳一直以来都严格遵守《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新直销模式。
  雅芳声明称,目前雅芳专卖店+直销员以及专卖店经雅芳授权作为直销服务网点为当地直销员和顾客提供服务的模式完全符合《直销管理条例》规定,并获得国家商务部和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确认及认可。“我们将积极配合相关政府部门的调查,并期待最终的调查结果。”雅芳这样表示。
  财经热点 双龙汽车陷困境 韩媒称其“自取灭亡” 中钢协松口 望与矿企就铁矿石价格各作让步 创业板15日起办手续上海高楼倒塌重重谜团一业主买了8套 桂林三金预计中签率0.5% 性用品在中国畅销 引发观念转变世界三大矿业巨头联手欺压中国专家:中国油价为何高于美国三大原因 盘点金融危机中自杀的富豪和高管 中铝全额认购力拓配股仍浮亏近90亿美元。 (京华时报
    浙江未发现雅芳涉嫌传销 工商局:见一个打一个  中新网杭州7月3日电(记者 柴燕菲 夏毅)近日,雅芳(中国)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因涉嫌传销被哈尔滨市工商部门调查。今天,浙江省工商部门对该事件给与了回应,“目前还未发现雅芳浙江分公司涉嫌传销,一旦发现必将做到严厉查处。”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在哈尔滨的12家雅芳专卖店集体要求雅芳中国退货,而雅芳(中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第一个拿到直销牌照的公司,哈尔滨市工商局南岗分局工作人员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表示,根据我国《禁止传销条例》第七条规定,雅芳公司在经营上有传销特征,工商部门将做进一步调查。
  浙江工商行政管理局经检处处长朱建军表示,目前浙江省已加强了对直销的监管,而传销更是重点的打击对象。专家认为,直销和传销的区别在于,直销是商品流通的重要、有效手段,是合法的,而传销是骗人入会、拉人头、发展下线为目的,骗取钱财的非法活动,是国家明令禁止的违法活动。消费者应该对二者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以免受骗。
  “老百姓的消费心理不够成熟,消费者受骗上当的太多。但由于传销具有组织上的封闭性、交易上的隐蔽性和传销人员的分散性等特点,对于日渐狡猾的传销头目,打击难度也越来越大。”朱建军说,从全国范围来看,浙江并不是传销泛滥的重灾区,虽然整体情况比较稳定,但打传任务仍相当艰巨。
  “传销真是可恶至极,浙江打得比较狠,我们现在是见一个打一个。”朱建军指出,由于传销很最容易爆发群体性事件,所以现在该省对于有问题的传销高度重视,而且一定做到依法查处。据介绍,在原有《禁止传销条例》进行行政处罚的基础上,今年2月底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新增了传销罪,又从法律的角度予以了力度的加强。
  据悉,近几年来雅芳中国一直都不平静。2008年雅芳中国曾经卷入“贿赂门”。再往前追溯,2005年雅芳中国就曾经遭遇“退货门”,当时雅芳改变了其在中国的销售渠道,将采取直销的方式,而利益受到伤害的经销商们纷纷到雅芳中国总部要求退货。(中国新闻网)
返回 发新帖 回复
热门图片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Archiver|手机版| 反传销咨询救助网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X3.4( 蜀ICP备14017371号-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