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发表于 2019-7-16 19:12:25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拐骗、抢夺儿童的新闻屡见不鲜,人贩子基本上都是团伙犯案,作案手法也越来越猖獗。最近,9岁杭州女童被两位租客以去上海当花童为由带走,随后失踪,结果不幸溺水身亡。这类拐骗儿童案层出不穷,骗子固然可恨,可是这也与我们没有教育孩子防拐骗知识有一定的关系,我们一定要教会孩子关于防拐骗的安全知识,让孩子有自我保护意识。

防拐骗安全教育,红船小义警走进社区一起来学防拐骗歌谣-1.jpg

防拐骗安全教育,红船小义警走进社区一起来学防拐骗歌谣-2.jpg

儿童防拐骗安全教育公益讲座进社区

防拐骗安全教育,红船小义警走进社区一起来学防拐骗歌谣-3.jpg

防拐骗安全教育,红船小义警走进社区一起来学防拐骗歌谣-4.jpg

为进一步提高儿童的安全防范意识,保障孩子暑期安全。7月16日上午,红船小义警组委会来到嘉兴新南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儿童防拐骗安全教育公益讲座”宣传活动。


新南社区


防拐骗安全教育,红船小义警走进社区一起来学防拐骗歌谣-5.jpg

防拐骗安全教育,红船小义警走进社区一起来学防拐骗歌谣-6.jpg

防拐骗安全教育,红船小义警走进社区一起来学防拐骗歌谣-7.jpg

防拐骗安全教育,红船小义警走进社区一起来学防拐骗歌谣-8.jpg

防拐骗安全教育,红船小义警走进社区一起来学防拐骗歌谣-9.jpg

防拐骗安全教育,红船小义警走进社区一起来学防拐骗歌谣-10.jpg



红船小义警教学社区小朋友防拐骗知识
防拐骗安全教育,红船小义警走进社区一起来学防拐骗歌谣-11.jpg

防拐骗安全教育,红船小义警走进社区一起来学防拐骗歌谣-12.jpg
小朋友认真听课中
南湖区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队副大队长吕舒雯带领9位红船小义警给嘉兴新南社区小朋友,现场讲解了常见的拐骗伎俩、防范手段和处理应对方法。社区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抢答。面对吕警官提出的各种问题,都能运用刚刚学到的安全知识做出正确的回答。现场也送上小礼物对回答正确的小朋友给予奖励。

学习的内容

?一、遇到不认识的人

当不认识的人和你说话不要相信,应赶快离开。

?二、不认识的人给你吃的或玩具

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任何东西,更不要和陌生人走。

?三、识别坏人的误区

误区一:长得和善就是好人

误区二:坏人都是男性

记住!只要对方是陌生人,无论对方长成什么样都不要和对方走。

?四、坏人惯用的伎俩

1.假装求助(如问路)

2.伪装身份(如“我是你爸爸的好朋友,我来接你放学”)

3.威逼利诱(如拿糖、拿玩具、带去游乐园玩等引诱)

?五、选择合适的求助对象

老师、保安、工作人员、警察等

?六、和伙伴在一起胜过独自一个人

若独自一人呆在家里,这时有人敲门怎么办?(如有快递员来送快递,都不能开门)






随后吕警官带领红船小义警现场教学社区小朋友学习两首简单易学、内容简单明了的儿童防拐骗歌谣。一起学起来,唱给宝贝听吧。

防拐骗歌谣  

防拐骗安全教育,红船小义警走进社区一起来学防拐骗歌谣-15.jpg


防拐骗安全教育,红船小义警走进社区一起来学防拐骗歌谣-16.jpg

最后,红船小义警现场演唱了《小义警主题曲》,嘉兴上音艺术教育培训学校王老师组织社区小朋友学习传唱。以歌曲传播满满正能量,为儿童安全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防拐骗安全教育,红船小义警走进社区一起来学防拐骗歌谣-17.jpg

防拐骗安全教育,红船小义警走进社区一起来学防拐骗歌谣-18.jpg

我们都是小义警

一起快乐做公益

在你面前敬个礼

我的制服很帅气

警察叔叔夸我棒

守护平安我最行

平安南湖需要我和你

我教你防范意识提高

幸福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你一定要听好

提高警惕特别重要

每分每秒千万别忘掉

(红船小义警主题曲)


此次红船小义警走进社区活动很有意义,对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有重要作用。今后红船小义警们将继续参加形式多样的主题安全宣传公益活动,一同为社会带去正能量,关爱儿童成长。


关注红船小义警组委会服务公众号“嘉兴益教”,及时获取更多红船小义警信息!

防拐骗安全教育,红船小义警走进社区一起来学防拐骗歌谣-19.jpg

防拐骗安全教育,红船小义警走进社区一起来学防拐骗歌谣-20.jpg

防拐骗安全教育,红船小义警走进社区一起来学防拐骗歌谣-21.jpg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防拐骗现场重播
返回 发新帖 回复
热门图片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Archiver|手机版| 反传销咨询救助网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X3.4( 蜀ICP备14017371号-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