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盈科(沈阳)律师事务所李静律师做客沈阳广播电视台FM98.6直播间,与沈阳广播电视台FM98.6主播晓霖和大家一起分享有关反诈方面的法律常识。
沈阳有一位高校教师小郑,在某网络平台上购买了一条裤子。4月1日上午,她接到了一个0087开头的境外来电。电话那头,骗子张某自称是该网络平台客服,一开口就准确报出了她购买裤子的订单号。骗子张某能说出准确订单信息,这很容易让这位小郑老师心生信任。紧接着,骗子张某称由于平台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将这小郑老师设置成了代理商,每月需要缴纳790元的代理费。小郑老师一听自然很生气,要求马上取消。
这时,骗子的套路来了,骗子张某表示取消代理需要银行部门介入办理。随后,自称“银行工作人员”的骗子林某打来电话。这位“银行工作人员”要求小郑老师把自己银行账户内的钱,集中到一个账户中,然后进行一系列复杂且不合理的转账操作,要从自己的A账户,转到B账户,再转到 C账户,最后还要转到骗子林某提供的一个银行账户。稍微有点金融常识的人都知道,银行办理业务绝不会有如此无厘头的操作,但小郑老师当时被弄得晕头转向,竟真的将自己的11.3万元存款转给了骗子林某。
骗子林某看到小郑老师这么好骗,得寸进尺又提出新的要求,说小郑老师需要验证信誉账户,要求她在某网贷平台上最大额度贷款,然后继续向指定账户转款。小郑老师竟然又按照对方指示,贷款98000 元并转了过去。骗子林某还不罢休,称“验证信誉账户”的额度不够,需要继续转款,小郑老师也有些疑虑,骗子林某当即表示如果不继续转款到指定账户,小郑老师将要承担“法律责任”。于是,小郑老师又在某银行APP借款30000元,转给对方指定账户。好在小郑老师的家人在她继续贷款时发现了异常,及时制止了她继续转账的行为。但即便如此,此时小郑老师也已经被骗了24 万元。
从法律角度看,这些骗子的行为无疑构成了诈骗罪。他们通过虚构事实、欺骗手段,让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基于这种错误认识处分自己的财产,导致被害人遭受重大经济损失。在这里也提醒大家遇到类似情况,一定要保持冷静,多方核实对方身份,千万不要轻易转账。同时,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境外电话拦截功能,增强自身的反诈意识,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
1、如果接到电话说因工作人员失误要给自己造成损失,需要配合银行办理业务,该怎么办?
北京盈科(沈阳)律师事务所 李静律师:
这就是典型的诈骗套路!在银行业务办理流程中,正规银行有着严格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机制,绝对不会要求客户将资金在多个账户间频繁划转,更不会让客户把钱转入陌生人账户。因为这样的操作不仅不符合金融安全规定,还会严重威胁客户的资金安全。一旦接到此类电话,应立即挂断,不要与对方过多纠缠,防止被对方的话术迷惑。挂断后,需第一时间拨打银行官方客服电话进行确认,可通过银行官方网站、手机银行APP或银行卡背面标注的客服号码联系,切勿使用对方提供的联系方式。同时,不要按照对方所说的任何步骤进行操作,比如输入验证码、下载不明APP等,以免泄露个人信息和资金。若发现自己已经遭受损失,务必尽快前往当地公安机关报案,以便警方及时采取措施,尽可能挽回损失。
2、国家大力推行“断卡行动”,和我们防范诈骗有什么关系?
北京盈科(沈阳)律师事务所 李静律师:
“断卡行动”是国家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重要战略举措。电信网络诈骗的实施,离不开电话卡、银行卡这两类关键作案工具。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的电话卡,能够用于拨打诈骗电话、发送虚假短信;而银行卡则用于接收、转移诈骗所得资金。
“断卡行动”以严厉打击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的违法犯罪行为为核心,从源头上切断诈骗分子的作案链条。它通过强化行业监管、多部门联合执法等手段,对违规开卡、贩卖“两卡”的黑灰产业链进行全链条打击,有效压缩了诈骗分子的作案空间。
对我们个人而言,千万不要出租、出借、出售自己的电话卡和银行卡。因为一旦这些“两卡”流入诈骗分子手中,不仅可能让自己卷入违法犯罪活动,面临法律责任追究,包括罚款、拘留甚至刑事处罚,个人征信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后续贷款、信用卡申请等受限;同时,这也会间接帮助骗子实施诈骗,让更多人遭受财产损失。保护好个人“两卡”,既是对自身权益的维护,也是为全社会反诈工作贡献力量。此外,如果发现身边存在非法买卖、租借“两卡”的行为,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或相关部门举报,共同筑牢反诈防线。
3、有自称公检法的人打电话说我涉嫌犯罪,要求我配合调查,把钱转到“安全账户”,该怎么办?
北京盈科(沈阳)律师事务所 李静律师:
这是典型的冒充公检法诈骗手段,公检法机关有着严格的办案程序,绝不会通过电话的方式要求当事人转账到所谓“安全账户”,更不会在电话中进行案件调查、出示逮捕令等操作。这类案件调查会当面进行,并出具正规法律文书。若接到此类电话,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被对方的恐吓、诱导话术扰乱心神,比如对方声称你涉嫌洗钱、贩毒等严重犯罪,让你产生恐惧心理从而服从指令。
你可以立即挂断电话,不要与对方继续纠缠。随后拨打110报警电话核实情况,注意要使用自己知道的官方报警号码,而不是对方提供的任何联系方式。也可直接前往当地派出所,向民警说明情况,寻求帮助。同时,不要按照对方的要求下载任何APP、开启屏幕共享、输入银行卡密码或验证码,这些操作会导致个人财产信息泄露,造成资金损失。另外,还可以通过国家反诈中心APP举报相关线索,帮助警方打击此类诈骗行为,避免更多人受骗。保护好个人财产安全,不轻易转账,就是对这类诈骗最有力的反击。
4、如果转账后,骗子还威胁说“不继续转钱就追究法律责任”,该怎么办?
北京盈科(沈阳)律师事务所 李静律师:
这是骗子最惯用的“恐吓施压”套路,就是想利用咱们害怕担责的心理,继续掏空钱包!就像刚才案例里的教师,都已经转了24万,骗子还拿“法律责任”当幌子,这摆明了就是吃定你被唬住的心态!真正的公检法机关办案,会严格遵循法定程序,绝不会通过电话又威胁又吓唬,更不会让你转账“自证清白”。一旦碰上这种威胁,首先要立刻挂断电话,别听对方任何话术,防止被持续洗脑!同时,马上拨打110报警,详细说明被骗经过,报警越早,警方冻结资金、追回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大!
另外,一定要保存好所有关键证据!比如和骗子的通话录音、聊天记录、转账记录、对方提供的账号信息等,这些都能帮助警方锁定线索、追查骗子。如果骗子还在通过短信、微信等渠道骚扰你,别回复,直接拉黑。你的每一个冷静行动,都是对骗子最有力的回击!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咱们绝不向诈骗分子低头!
5、最近老是听说“帮信罪”,到底什么是帮信罪呢?
北京盈科(沈阳)律师事务所 李静律师:
打个比方,帮信罪就像给小偷递工具的“帮凶”,虽然你没亲自偷东西,但你的行为帮着小偷得手了,同样要担责!
想象这么个场景:小杨刷手机时看到“用闲置银行卡赚钱,一张卡每月躺赚500元”的广告,想着反正卡不用,就把自己的银行卡卖给了陌生人。结果,这张卡成了诈骗分子的“洗钱通道”——骗子骗到的钱,就通过小杨的卡倒来倒去,把“黑钱”洗白。小杨以为自己只是卖卡,却不知道,他的行为就属于帮信罪里典型的“为诈骗团伙提供支付结算帮助”!
还有更离谱的例子!小刘在网上认识了“大哥”,对方说只要帮忙拉人进微信群,每拉一个人给20元。小刘拉了50个人进群,美滋滋赚了1000元。可他不知道,这个群其实是诈骗分子设的“杀猪盘”,专门骗群友投资。小刘拉人进群的行为,妥妥属于帮信罪里的“为犯罪活动提供帮助”!
不管是租售银行卡、电话卡,还是帮着推广诈骗链接、搭建诈骗网站,只要你明知道对方在干坏事还帮忙,就可能触犯帮信罪!一旦被定罪,不仅要面临最高三年有期徒刑或拘役,还会留下犯罪记录,影响考公、贷款、孩子升学!所以啊,千万别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成了诈骗分子的“帮凶”,最后得不偿失!
本文为广告信息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天一智合广告有限公司公司电话:024-23251919
我们将及时处理
本文来源于微信文章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