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发表于 2021-1-26 00:14:39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头条寻人
2020年5月13日,头条寻人设立“老战友,你还好吗”项目,并成功帮助128位退伍老兵与失联战友重聚。

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分享5个发生在2020年的战友“团圆”故事。

德国女华侨找到阔别40年的辽宁籍女战友

“我叫刘淑洁,现在移民德国,是一名华侨。1976年,我在51084部队结识了战友王建华,后来我俩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322医院一起服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遗憾的是,后来复员到了地方,我们俩就失去了联系。希望志愿者帮助寻找……”2020年12月4日,头条寻人收到一位名叫刘淑洁的德国华侨的求助邮件,她在邮件中情真意切的希冀头条寻人能够帮其寻找一位叫做王建华的女战友。

随后,头条寻人协助刘淑洁发布了一则寻找战友王建华的消息。消息发出后的12月10日,寻亲消息被王建华本人看到,她第一时间联络了头条寻人。

12月11日,两位失联40年的老战友,终于取得了联系。

“我真的太激动了!”王建华说,她2013年去西欧旅游,最后一站刚好就是德国。“电话里我才知道淑洁2012年就移居德国了,要是我知道她在德国,当时我肯定会克服一切困难去和她见一面!”

「新春特辑」梦里军号响,生死之交颜已老-1.jpg

刘淑洁部队留影

半世纪前异国作战,退伍老兵找到出生入死的战友

身处最前线,哪里都是枪林弹雨的实战现场,敌军的飞机盘旋在上空,时刻准备空投轰炸——50多年来,吴国华从不曾忘记当年在异国的战场上与战友们并肩作战的场景。“那时总有干不完的活,西边拉完线,立即要赶到东边帮人拆线。外出时,我们还得背着冲锋枪、子弹和十枚手榴弹——光那把枪就有七八斤重!遇到迁营时,每人还得扛十斤米袋在身上!”

在这样的重压之下,吴国华与战友王冠宇一起挨过了最艰难的战争岁月。1967年1月,两人随军回国后分别被调去了不同的连队,彼此间的联系逐渐减少,直到1968年吴国华退伍,两人再未相见。

2020年12月,在头条寻人的帮助下,这一对跨越了半个世纪“生死之交”终于重新寻到了彼此,岁月在他们的身上留下了深邃的痕迹,初见时本原是血气方刚的二十岁小伙,50年后重逢后,二人却已花了眼,白了头。

「新春特辑」梦里军号响,生死之交颜已老-2.jpg

王冠宇当兵时的照片

五十年后接通视频,年轻的战士已白发苍苍

“如果他还活着,今年应该是78岁了。”

时年76岁的江苏盐城籍退伍老兵张锦文,曾服役于工程兵七支队221大队,他在那儿遇到了自己的老乡,同时也是自己的排长姚思远。在充满危险的战场上遇到同乡战友,这让张锦文对这位排长大哥感到格外地亲切,后来并肩作战的3年里,两人一起躲避轰炸、击落敌机,更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然而,1969年高机连里调动得很频繁,时任副指导员的姚思元突然接到调令离开原部队,“最后一次见面是在那年的冬天,我们甚至没来得及告别。”

2020年8月19日,张锦文委托头条寻人平台发布寻找战友的消息,仅仅过了两天时间,便有若干位好心人提供了姚思元的线索。

重新建立联系后,两人相约微信视频,接通的那一刻,张锦文终于露出开心的笑容,他挥着手向姚思元打着招呼——他看见曾经威风凛凛的排长如今已是白发苍苍,年轻的战士也不再年轻,但庆幸的是,他及时找到了他,尽管是在他们分离了五十年之后。

「新春特辑」梦里军号响,生死之交颜已老-3.jpg

50年后的重逢

河北籍老兵弥留之际只记得战友,不记得妻子

“去年7月27日我先生李海龙因病去世,要是再早一点,张晔飞或许能见到他最后一面。”提起刚过世不久的至亲,李海龙的妻子忍不住哽咽。

2020年12月15日,退伍老兵张晔飞向头条寻人求助,期望借助网络传播的力量找到他失散近46年的老战友李海龙。就在消息发布后的第二天,张晔飞等来的不是久别重逢的惊喜,却是来自李海龙之妻的一通电话——他被告知,李海龙因脑瘤于2020年7月过世。

李海龙的妻子曲女士悲痛不已,她止不住地流泪道,丈夫并非突发脑瘤离世,其实直到去年他已与这个疾病整整斗争了22年。

“他生病后就像个小孩,谁劝也不肯吃饭。我就说,你不吃饭会没力气,没力气就没法儿和你的战友们聚会,他一听啊就来劲了,立马听话地乖乖吃饭。”曲女士说,李海龙生前还会半夜做梦呢喃,惊醒后曾闹着要去参加授衔仪式,“我真是被他气笑了,我说你都转业多少年了,咱们和部队已经没关系了,上哪儿去授衔啊?”

在生命的最后两年里,李海龙几乎完全丧失了语言能力,面对昔日熟悉的爱人和孩子,他无法表现出对等的爱意,但在弥留之际,他却依然记得部队、战友、士兵。

「新春特辑」梦里军号响,生死之交颜已老-4.jpg

李海龙与张晔飞的合影

加拿大华侨悬赏1万寻战友,33年后终圆梦

2020年12月,头条寻人的邮箱里收到了一份从加拿大发来的邮件:“寻找战友张建,退役时服役的部队名称是沈阳军区守备六师炮兵团二营五连指挥排,有线班班长,退役时间是1976年的春天,张建出生于1954年,是六九年入伍的……”这封邮件的发件人名叫李建新,“现在我移民到了加拿大,拿到了加拿大的永久居民卡,但是没有入籍。”

在部队时,张建与李建新虽然不在一起训练,但初识时却一拍即合,两人经常会在训练间隙互对唐诗,一有空闲时间,便会互相抄阅对方的诗歌摘抄本。

1986年李建新退伍,此后两人陆续保持着密切的通信联系,但出乎他们意料的是,遗失的地址让失联猝不及防地发生了。

为了与遗憾失联的挚友重建联系,李建新尝试过很多种办法,心急的他还曾提出有偿寻找战友,酬金高达一万元。

但此举并未助他找到“张建”本人,反而有很多冒充张建的人来联系他。同时随着近年来抖音的兴起,李建新再次另辟蹊径,”我发50条抖音,有48条都是寻找他的内容!“

终于,在头条寻的帮助下,李建新终于与真正的“张建”重新建立联系,“我一从加拿大回来后,就去深圳找他!”

「新春特辑」梦里军号响,生死之交颜已老-5.jpg

张建部队留影

2021年是崭新的一年,在新的一年里,头条寻人将会助力更多的退伍老兵,帮他们一起找回那一段逝去的青春、与他人共享的回忆。
返回 发新帖 回复
热门图片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Archiver|手机版| 反传销咨询救助网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X3.4( 蜀ICP备14017371号-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