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反诈中心提醒:网络诈骗七大特征 快速
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诈骗
面对非法集资 坚决做到“五不”原则
起底电诈②丨网上有种“高尚”陌生人:有钱
起底电诈⑥丨“嘘寒问暖”还是“飞来陷阱”
警惕炒作绿色积分、行传销、非法集资、诈骗
小心!冯宝成团队、二五财团、富强联盟等“
推荐 | 直销人员必看:国内保健品洗脑直传
被骗后如何取证?建议收藏!
李旭反传销热线各QQ群
0
新手上路
血与泪的教训告诉我们:识别骗局,才能幸福生活!
有时看到诈骗分子设的局,觉得他们真的很爱学习,如果我们能有诈骗分子一半的反诈骗意识和学习愿望,识破骗局其实是很简单的事情,大部分骗局只要了解了就不会被骗,所以一定要向身边人,特别是老人和孩子普及骗局。
骗子就是利用人们对政府部门的信任。如果你没有在收到短信和进入网站时识别出骗局,如果你认为那是真的社保网站,你就不会有什么警惕心,因为我们一般认为政府部门是不会骗我们钱的。
方式一,伪造网站,收集受害人信息。
伪装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热线12333发送短信,让人放松警惕,诱导受害人点击网址。
打开网站会发现是同样的招数,搜集你的所有信息,方便把钱转走!
方式二,发来短信,诱导回拨电话,然后诱导受害人把钱转给骗子!
骗子以领取社保补贴为名发送诈骗短信或微信,诱惑参保人员拨打所谓“社保机构”的电话,诱骗参保人员的个人身份信息和银行卡信息,实施诈骗 。
骗子先用“伪基站”搜索附近的手机号码,然后将诈骗短信输入设备,之后伪装成运营商或银行等(10086、10010、95588等),直接将短信发送给附近用户。数百米范围内的手机用户都可能中招。
人社部门和社保卡合作银行不会要求持卡人提供个人身份信息及银行账户密码,持卡人不要点击不明链接填写信息、不轻信转账、不告知验证码。
诈骗方式和前面相似,一种是利用短信诱导受害者点击伪造网站,获取身份信息和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短信等骗走钱财。 再者是通过直接打电话,或诱惑受害者回拨,然后以账户要被冻结为由恐吓受害者把钱财转给骗子。 我们看个受害者自述,借以有直观的了解。
“你好,这里是成都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中心,请问你是***吗?你的医保卡在上海存在异常使用情况,涉嫌医保诈骗,希望你配合调查,否则将冻结你的医保卡......”
根据我局后台的数据中心显示,您三个月前在上海以个人名义办理了一张医保卡,之后报销了一笔22000余元的钱,我们怀疑您存在骗保行为,请您立即配合我们调查。
骗子会假借社保经办机构名义,发放伪造的虚假文件,谎称需要变更社保基金账户,要求预交社保费,将资金转入指定的银行账户实施诈骗。
骗子会以代办中介机构名义,谎称代理参保或代办“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费”,要求转账汇款骗取社保费。
1、通过官方网站了解社保政策,及时完成社保卡登记和个人信息核查。所有政府网站域名都以gov.cn结束。
2、不登录短信里的网站链接,不回拨电话!社保局不会要求回拨电话,只会在电话中通知参保人到相关机构柜台办理,不会直接索要个人信息。
3、如若发现自己上当受骗,需在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需要异地报警可以拨打区号+110。
接到告知任何异常情况需要报警时,都不要听从对方转接110电话,你可以挂断电话自己拨打110了解情况。
4、不要相信12333发过来的短信和电话(同理不要相信110,120,银行热线等打过来的电话)!要自己打12333专线问询确认!
5、不要违规使用社保卡,自己心虚,给骗子可乘之机!
1、用社保卡购买保健品或生活用品。 2、以药换药(物)、转卖药品、套用和虚开检查治疗项目等骗取医疗保险基金,超范围购药囤积药品等。 3、冒名使用,使用他人社保卡在医院就医,把本该自己支付的医疗费用,用他人社保账户进行支付。 4、伪造病历、票据伪造或者使用虚假病历、处方、检查化验报告单、疾病诊断证明等医疗文书和医疗费发票,作为医保账户报销凭证,视为医保欺诈。 5、倒卖药品在医院使用医保卡开超出病情所需药量的药物,再转手倒卖开出的药品,这种手段属于套取社保卡基金行为。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 反传销咨询救助网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X3.4( 蜀ICP备1401737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