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发表于 2021-9-30 14:54:21 |显示全部楼层
小黑板

国庆假期到了

家里又是孩子们的天下

终于可以抱着手机玩游戏了

然而,骗子已经盯上了这点

以“免费送皮肤”为幌子

对未成年人实施诈骗!

目前,榆林已有多名未成年人玩游戏被骗

请家长朋友们引起高度重视!!

真实案例视频
w2.jpg

video: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2066908793388466181
真实案例
9月11日,神木市张同学在网上领取免费游戏皮肤,被骗人民币1.9万余元。张同学在QQ群内看到免费领游戏皮肤的广告后添加对方为QQ好友,对方称张同学是未成年人,需要拍照成年人的微信,才可以领取皮肤。随后对方给张同学发送二维码,要求张同学继续用家长手机扫该二维码。张同学扫后出现提醒对话框:“该微信号被冻结,如不解封将会被拘留”,张同学信以为真,按对方要求进行解封操作,一步步的将其父亲银行卡内的钱从微信中分11次付款到对方账户中。待其父亲发现时,张同学已被诈骗人民币1.9万余元。
聊天记录

w3.jpg

w4.jpg

w5.jpg

w6.jpg

w7.jpg

w8.jpg

w9.jpg

w10.jpg

w11.jpg

w12.jpg

w13.jpg

w14.jpg

w15.jpg

w16.jpg

w17.jpg

w18.jpg

w19.jpg

部分转款记录,这种消费一旦购买无法进行退款。

w20.jpg

警方提醒
警方经过梳理发现,针对未成年人的手法中,此类“冒充公检法+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诈骗上升最多。诈骗分子将侵害对象瞄准涉世未深的儿童和少年,通过社交工具或在网络游戏中主动联系被害人,让被害人扫描其发送的二维码,以检测到被害人账号存在异常,要对其父母处以刑事拘留、巨额罚款、永久封停社交工具账号等为名威胁被害人,要求其配合“网警”处理。即使孩子不知道家长的手机支付密码,也不会难倒对方。对方会教孩子通过手机短信改密码的方式更改家长的登录密码、支付密码。警方提醒家长们需注意以下几点:
1.强化教育引导,提高防范意识。家长要配合学校、公安机关,以身边的案例教导孩子,向孩子介绍常见的诈骗形式,说清被骗的严重后果,切实提高未成年人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引导其不贪小便宜,不轻信陌生人,不轻易转账汇款。

2.守好账号密码,防止钱财流失。家长要管理好手机银行、支付宝、微信的支付密码,提高手机支付安全等级,严格控制微信、支付宝钱包存放金额,避免未成年人受骗后轻易将钱财转出。

3.常态沟通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家长要经常性与未成年人交流,了解未成年人思想动态和行为状态,确保未成年人上当受骗时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警求助。

其实,随着全国各地大力宣传反诈骗知识

老百姓对一般的诈骗套路都有了免疫

然而,骗术也在同步升级

各种变异、融合、跨平台的套路

逐渐成为主流

让人防不胜防

所以请问您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了吗?

w21.jpg

w22.jpg

全民反诈|小心“领导”突然的关心

2021-08-13

w23.jpg

榆林一人被骗60余万元,“杀猪盘”:金钱与爱情的“屠宰场”

2021-09-08

w24.jpg

工信部“一证通查”正式上线!快来查询你名下有多少张电话卡吧!

2021-09-15

w25.jpg

               
本文来源于榆林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公众号
返回 发新帖 回复
热门图片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Archiver|手机版| 反传销咨询救助网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X3.4( 蜀ICP备14017371号-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