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10-20 14:56:45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有人认为,我没有影响到其他人,让他们没有在安利投入很大,是不是也没有帮助到他们成功,是否不应该庆幸?我的回答是,即使我坚持去做,也有人跟着做成功,也是有绝大多数人不会成功的。 7月16日 13:39
另一个值得庆幸的是,家里有人是医生,但是从来没有向病人介绍过安利。当时许多医院的医生就这么向病人介绍安利 7月16日 13:49
虽然不再接触安利了,但是还会用产品。慢慢地,产品也不用了,因为心里开始有些抵触 7月17日 23:13
传销在中国这么多年来就没有消停过,后来又以各种形式出现,包括会员,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尤为离谱的是广西的传销 7月17日 23:18
广西的传销最著名的是资本运作,有个亲戚加入了,入会6万多元,还要跑到那里,租房,吃饭,不去工作,一年下来至少亏10多万,最后坚持了一年多时间,颗粒无收,离开了 7月18日 08:2
有个老表,为人正直豪爽,也有见识,被亲戚骗去广西考察了一下,还有点向往,被我分析劝阻了。还好他一方面比较尊重我,会听我的劝告,另一方面,他也有见识,马上醒悟 7月20日 11:44
老表回来讲广西的情况,来自四面八方的人聚集在一起,每天聊天,喝茶,很休闲,交60000多元后,在拉几个人,一直传下去,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赚几百万,可以出局 7月20日 17:17
我老表参加广西的资本运作是2008年中,据说当地盖了大片很整齐的房子给外来的人,不租给本地人,同时相应部门都提供方便。合法或者政府支持,玩玩是传销者推销时候一个借口,但是这个借口是经不起推敲的 7月21日 12:26
现在传出西安得地也搞资本运作传销,其实和广西一样。这种新的模式,不搞几十个人聚集在一起洗脑,而是几个人盯一个新人,采用拉家常的方法,更容易让人放松警惕。老表回来时就就说气氛很好
7月27日 13:56
传销公司有多种,有些是拿了牌照的,有自己的产品。有些是在国外有牌照运营,在国内没牌照的,更多的是拉人头骗人。后两者都是国家不允许的,但是第一种是国家允许的,但是骨子里还是传销。真正改型的是雅芳。雅芳确实改为直销,其实它原来也应该是单层次的直销。不过雅芳的转型不成功 7月28日 00:17
传销和直销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团队计酬金。传销采用金字塔的计酬方式,上线会从下线的加入及销售获得好处。许多传销的人往往也诡辩说传统行业也是团队合作,上面的经理也是依靠团队的业绩获得报酬 7月28日 00:26
表面上,确实传销和传统行业都需要依靠团队合作,上级或经理都从团队的工作中得到好处,因此对许多新手来说,不容易辩解。依我看来,最主要的区别是传销不会给团队支付报酬,而传统企业会。传销既然不需要支付成本,又能从人的加入得到好处,就会拼命拉人。但是你看到那个传统企业,会拼命拉人? 7月28日 07:03
传统行业的管理岗位是和其他生产岗位一致,必不可少而且带来生产率,就象社会的分工。而传销的团队计酬,只不过是利益再分配,金字塔顶部的收益和他的付出不符合。他们多收的部分是来自下级的损失 7月28日 08:56
这也是往往传销鼓动人时候说的,建立系统之后,就可以坐享其成,不用工作也有收益。这甚至是传销最吸引人地方,但是这种是不可靠的,也是不道德的。下面会谈到 7月28日 09:0
正因为传销整个系统来说是亏损的,整体的收获小于支出,没有创造新价值,因此许多人是不能坚持下去的,低层很难坚持,而且会影响到上层,高级到比如安利钻石都难以坚持,所谓的收益也没有了。即使你能赚到钱,看到绝大多数没有赚到钱,你会心安吗? 7月28日 18:43
有人可能会不明白这些公司都有产品在销售,为什么还说整体亏损?整体亏损意味着整体为获得该产品及收益,不及整体的支出。一个商品的价格是否值那么多,只有在市场经济中,经过充分的竞争的价格才是真正的价格。这也是为什么有反垄断法。 7月28日 23:22
不要说那种骗人的传销,基本是没有产品即使是那些有所谓的好产品的公司,其产品售价也远远高与价值。其实这也是一种垄断,一单你加入某组织,你就不能选择其他产品,价格再高也要接受 7月29日 09:26
如果传销的商品,能够通过持续销售,而不是通过拉人头,那么其价格应该是合理的。但是现在你看看,传销的商品是通过营销人员的自用,加上向亲戚朋友推销而来的。市场上主动购买的很少 7月29日 09:33
所以,即使是合法的所谓直销,它的顾客群也是它的营业人员。而这些人员的两种身份,使得不能客观选择及判断商品。这时候,传销组织者就以卖商品需要自己体会,好的话才能介绍给朋友,这样的话令参加者购买大量商品自己用 7月29日 23:50
这种把营销人员变为消费者,是传销的另一特色。没有只加入而不买商品的营销人,你想你的上线也不会同意的,还会美名说是只有这样,才能分享给别人。为营销人加上一个枷锁。其实,营销人员购买商品才是传销的主要目的 7月30日 07:09
因此,为了让销售人员购买高价的商品,无一例外对商品进行包装,把商品吹得天花乱坠。就象安利一直,所有商品都几乎必业界最好的商品都贵。但是你想,世界上不少具备想象力,创新力,高定位的公司,难道你安利生产日常用品,营养品,生活用品都优于各行业翘楚? 7月30日 19:00
所以,号称不需要成本的传销,其实成本支出更多,因为它是让你积少成多,慢慢亏损。一开始告诉你,你不必投入就能开展这个生意,也告诉你,可以兼职做,不会影响你现在的工作。但是你会发现,你几年下来,至少要投入几万元。而且,兼职做永远做不起来,全力投入都不一定成功,不全力投入就不会成功。 7月31日 19:20
要求营销人员购买商品,这个独立来看,好像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因为好像没个人都用得着。但是有两点决定了这样是个阴谋:一是所有产品价格都虚高,二是传销都是向亲朋好友推销的,是利用亲情为这种虚高的商品买单。 8月2日 12:51
假如你是一个豪车的销售人员,本身不富裕。车行老板和你说,你需要自己体验了,好的话才能介绍给别人,所以你先买一部自己用。市场价值一百万的,卖给你两百万,而且还鼓励你向亲戚朋友销售。你会想到,这车行不是要卖车的,而是只需要招聘你这样的傻瓜就可以赚很多 8月2日 19:01
也有些企业,确实也把商品以优惠价卖给员工。这些商品,本身已经是市场价,如果折扣很深的话,是一种优惠。其实,安利,无限极等都对自己的真正的员工都有极大的商品优惠,这种是真正的员工福利。但是,也员工价高出一两倍的价格,卖给传销人员自用,不是掠夺是什么? 8月2日 19:42
其他企业,比如某些车厂,会以便宜市场价的价格卖给员工,那是一种福利。而传销人员购买的商品,价格都是市场售价。所以,传销人员的自用商品,完全是被蒙蔽而买的。所谓只有自己用了好,才能去介绍给朋友,这只是一种说法。 8月3日 13:16
传销从始至终,都是一个负和游戏,不是零和游戏,一方面是资源的配置不合理,另一方面是,消费者为其支付了过多的成本,这样只有少数赢家,包括原厂商和上层的人。 8月3日 13:22
假如开一家公司,经营复印纸。然后采用传销手法,告诉人说,这纸工艺先进,环保,印出来的字体牢固,保存时间长,含有两个专利成分。因为外面成本一张约1角的,你卖5角。其实你也可以搞个传销企业来。还要鼓励加入的人先自己用,说是好了才能推荐给朋友。 8月3日 13:31
不知道对复印纸的比喻怎么想?有些人说,没有那么夸张,传销价格没有市场价的5倍,那你说,究竟是几倍?两三倍有吧?我告诉你,安利的营业品的价格至少比市场上更著名的营业品高出一倍都不止 8月3日 21:20
事实上,如果从一段较长的时间看,只要比它应该销售高出10%以上,它就没有竞争力,也就难以为继。著名的旁氏骗局,他收了别人的钱,只答应给10%的回报,他没有把这些钱拿去投资,没有产生高于10%的回报,估计他只放在银行或债券,可能一年只有5%,也就是说他每年亏5%,那么他就难以为继,被戳穿 8月3日 21:31
所以不要说多5%或少5%没什么,这已经可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死。一个企业,纯利有10%已经好了。微软是高科技的软件公司,市场中有绝对的地位,其纯利也只有30%以下。IBM 是软硬件及服务都有,其纯利约10%。如果一个商品比它正常的售价,每次都高出5%,那么意味着它除了正常的经营纯利外,还有额外5% 8月4日 11:27
传销商品因为没有在市场上得到充分竞争,而且多数不上市,因此不知道它的真实利润。但是,从两个方面可以推算,一是它的售价比其它同类产品都高很多,二是它给予营销人员不到30%的利润。一般日用商品从出产到消费者手里,其中间环节绝对不止30%,甚至40%-50%以上。而且还有支付广告费和营销人员的费用 8月5日 00:04
因此,从渠道的支出及营销广告的支出,至少省30%以上,加上比别人贵20%以上,共多出50%利润出来,这些是纯利。这里说的,贵20%,其实是不止的,有的甚至贵100%,考虑到传销产品经常鼓吹的比别人好,我们就允许他们贵一部分,往低估算。 8月5日 00:22
因此,说起传销是暴利,是很正确的,但是传销人员常常把商品神化。其实,任何商品想切入市场,只有三条路,一是低价,二是有不同点,三是专攻一个顾客群体。所以,即使是与众不同,也只是存活的手段,而不是暴利的理由。一台手机,他比别人多一点功能,比如屏幕比别人大一些,不能肯定它就要比别人贵 8月5日 23:48
可惜,传销人员往往迷信自己的产品,把产品夸上天,从来不看是物有所值。而且象安利人还经常做一些实验,以证明产品的优势。有一个实验是维生素C抗氧化。把C 放到碘酒水中,颜色变没。其实用普通几元的,C也有同样的效果。 8月6日 15:53
去年又接触到美国另一个营养品,也是朋友推荐,说他自己用有多好(这是每个传销的人都说的话),考虑到它是美国生产的,而且比安利要便宜,同时也有些是功能性的产品。加上朋友下岗,需要鼓励,就加入买了些产品。 8月6日 16:22
当然,有以前安利的经验,这次是打定注意不会去做的,所以没向任何人聊过。只是自己用一下。因为国内没卖,需要在香港买,加入会员才能买。推荐的朋友在新加坡,也不是被洗脑的人。大家都抱着用用产品的心态加入,没丝毫的冲动 8月7日 20:19
刚开始用的时候,好像有点效果,比如咽喉炎还象没那么明显(不知道是否他的功劳),不过其他的亚健康指标,没有好转,所以也停了。这个牌子,还号称高端产品,但是效果不明显,说实在,原来想指望通过营养调节身体,看来对我来说,没什么作用,以前安利也没效果,看来要多锻炼和注意饮食 8月7日 21:03
因此,我的理解,吹嘘再好的营养品,也不能帮你解决健康问题,最多能帮助维护健康。我本人不反对吃营养品,但是还是比较相信国外的,价格合理一些的。有人问,如何知道合理?买些商店里有的名牌的。 8月9日 23:15
对于消费者来说,当然是那个商品好,价格便宜就买谁的,不管是商店买的,还是网上买,还是熟人传销卖给你。可是我们上面分析了,多数传销的商品都不会便宜,甚至是超贵。对于经营者来说,传销不是一门好生意,因为效率太低了。 8月10日 07:27
当然传销不是一门好生意,甚至是一门有害的生意,所以有些国家都取缔。但是在美国等自由经济高度发达的地方还是允许的,只不过远远没有中国疯狂 8月10日 07:34
个人认为,美国之所以允许传销,主要是市场经济发达,自由民主,多元化的土壤,只要不涉及违法,就允许的。估计美国不象中国那样,有个直销法。 8月10日 21:34(美国法院给安利制定了一个退出制度,让上线不敢忽悠下线囤货了)
但是,也正因为美国的经济发达,各种营养品都出现了,以商场销售或传销的方式。无型之中,形成一种竞争。因此即使是传销产品,价格也相对合理。既然消费者及营销人员可选择的多,而且无暴利可图,而且我们说过,传销的效率低下,所以做的人不多。 8月11日 23:07
但是,中国和安利类似的营养品,商场是比较缺乏的,商场卖维生素补充剂的就常见的两三种,传销的更少。当然,在中国传销品种是有多个品牌,不过产品的类型基本不同。因此就不会太多选择,这样不能得到充分的竞争。有人比较过,中国安利的价格,在同等营养素含量的情况下,价格贵了三倍以上 8月11日 23: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