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好友

0

积分

等待验证会员

发表于 2024-8-14 01:45:21 |显示全部楼层
01、今天来说一个关于老年人的情感诈骗故事:

老年人骗局何止保健品,还有无处安放的情感出口…w1.jpg
图片来自江苏网警

位于江苏的曹阿姨到常熟虹桥所报案,称自己听信网恋对象蛊惑进行网络投资,结果被骗32万。询问过程中,民警越发觉得阿姨有点眼熟,原来4个月前,民警就处理过曹阿姨女儿的报警。

曹阿姨这次已经是“二进宫”了!上一次是在几个月前,当时曹阿姨在微信上结识了一名男网友。对方的嘘寒问暖令她心生温暖,很快两人就确立了恋爱关系。

对方称有一个项目可以赚钱,要曹阿姨把家里的积蓄拿出来投资,定期进行返利。为情所迷的曹阿姨没多想,就按照对方要求下载了一个app。所幸被女儿及时发现并报警处理,没有造成实际损失。

当时,办案民警一下就看出,这是「杀猪盘」惯用的诈骗伎俩,苦劝曹阿姨不要上当受骗。在民警苦口婆心劝说下,曹阿姨也答应不再跟对方进行联系,并且删除对方微信表示要和该男子一刀两断。

就在大家都以为事情已经了结的时候,没曾想曹阿姨还是为爱动摇了!回家后曹阿姨辗转反侧,放不下网络那头的“他”,于是又背着家人偷偷把网恋对象加了回来,彻底走入了爱情的陷阱。

最终,在该男子的蛊惑下,曹阿姨陆续向投资软件转账40万元,直到投资软件无法打开、对方也联系不上时,曹阿姨幡然醒悟自己被骗了,才再次到派出所进行报案!

02、老年人要主动增强安全防范意识、自觉提升反诈防骗能力,享受品质晚年生活、远离各类养老诈骗,须谨记以下“六不”原则:

一是“不留名”。不随意填写调查问卷、不点击陌生链接、不对陌生人谈及真实个人信息和家庭情况,包括姓名年龄、电话住址、银行账户、家庭成员等。

二是“不接听”。谨慎接听陌生号码和境外来电,如果接到自称是银行保险、购物网站要求根据提示进行转账汇款的电话,不要随意听信、冲动转账,可以询问子女或直接拨打110报警。

三是“不参加”。不随意根据传单、电视广告指引参加线下“养生讲座”“健康体检”“拍卖换购”“抽奖兑换”“旅游参观”等可疑活动。

四是“不动心”。不相信“保本高息”“高价拍卖”等投资承诺,不参加“0元购”“全额返利”等购物活动,切忌“捡漏”“占便宜”心态,摒弃“托关系”“走后门”风气,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五是“不付款”。不要轻易付款转账,在做出任何款项支付决策之前都要“三思而后行”,一定要告知配偶子女并听取他们的意见。

六是“不拖延”。在发现被骗后一定要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向12337全国扫黑办智能化举报平台反映,不要等待、拖延,以防延误公安机关侦查抓捕和追赃挽损的黄金时间。

03、最后问自己一句?年轻的时候也没有那么多人对你嘘寒问暖的,为什么老了就出现那么多红颜知己/蓝颜知己呢?

守好“养老钱”

安心度晚年

赶快转发给身边的长辈

关注我,身边多一个懂法律的朋友!

本文来源于微信文章公众号
返回 发新帖 回复
热门图片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Archiver|手机版| 反传销咨询救助网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X3.4( 蜀ICP备14017371号-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