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发表于 2019-7-26 08:51:13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今日头条
防拐骗,让你的孩子来试试“平安过暑假”公开招募-1.jpg

模拟测试中,“陌生人”带着孩子离开。

青少年暑假安全一直是众多家庭关注的问题,沂蒙晚报针对近期青少年溺水、意外等事故频频发生的情况,策划“平安过暑假,安全不‘放假’”暑假安全系列报道,通过真实案例展示,部门专家建议等方式,提醒广大市民注意安全,避免意外的发生。另外,本报还将针对少年儿童如何预防拐骗,组织策划相关模拟情景体验活动,现面向社会招募家有4-10岁儿童的志愿家庭,在公共场所,接受“被拐骗”的考验,以提高少年儿童应对危险的能力,让更多家庭重视预防拐骗教育。

如何预防拐骗,相信每个家长和老师都不止一次叮嘱过孩子,“不要相信陌生人的话。”“不要跟不认识的人走!”“不要随便吃陌生人给的东西。”“即便是认识的人,没有听见爸爸妈妈的电话,也不能跟着走!”……尽管这样千叮咛万嘱咐,日前,记者做了一个小测试,接受测试的孩子仍是毫无戒备地上了一位陌生人的车,直到妈妈出现,孩子依然蒙在鼓里。

24日下午,接受测试的孩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和妈妈一起来到上班的地方。一段时间之后,妈妈借故离开,并告诉孩子,等她回来一起回家,正写着作业的孩子当即答应。十多分钟时候,一位孩子从未见过的“陌生人”出现在孩子身边,悄悄地说,他是爸爸的同事,因为妈妈有紧急工作没法带他回家,受委托来接他去爸爸的单位,期间,这位“陌生人”仅是说出了孩子父亲的姓名,其它家庭信息一点也没提及。

既然爸爸委托同事来接自己,孩子仅仅问了下“陌生人”的姓氏后,就跟着“陌生人”走出了单位,期间一起乘坐电梯,朝着爸爸单位方向相反的方向过马路,直至上了“陌生人”停在一里路之外的汽车。

面对这个情况,站在远处看着孩子上车的妈妈哭笑不得。“不要跟陌生说话,不要跟陌生人走,一定要打电话和爸爸妈妈确认……这样的话经常说。”这位妈妈说,一百次叮嘱,不如这一次试验,相信这次“拐骗”对于孩子提高预防拐骗和辨别危险的能力,都会有很大帮助。

对此,记者咨询了相关心理学专家,据分析,孩子会在潜意识里,认为父母的单位,还有学校、幼儿园、家庭住所附近等地,都是非常安全的地方,因此他们会放松戒备,一定程度上会对“陌生人”降低戒备。由此,拐骗成功的可能性会非常大,但也不排除例外。与此相反,在陌生的环境,比如一些不常去的公共场所,孩子面对陌生人的戒备心会提高很多,如果遇到家长或者老师曾经说过,或者孩子自己见过的一些陌生人拐骗场景相吻合,那么陌生人拐骗成功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很多。

市民朋友们,您觉得自己的孩子,能够拒绝“陌生人”的各种诱惑吗?本周六(27日)晚7点,本次预防拐骗情景模拟体验活动将在临沂人民广场西南超市下沉入口附近进行,模拟场景为“在公共场所,家长借故离开,让孩子在原地等待,此时,‘陌生人’出现,用花言巧语和玩具、美食等‘拐骗’孩子到指定地点。另外,测试中,家长将在隐蔽位置全程观看孩子的表现。”本次体验,建议家中有4-10岁儿童的市民报名,活动报名电话(微信同号)18605397075,同时,希望参加本次活动的市民千万不要提前告知孩子,以免影响测试的真实性。让我们一起用实际行动,提高少年儿童预防拐骗能力,让更多家庭重视预防拐骗的教育方式方法。

临报融媒记者 庄成
返回 发新帖 回复
热门图片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Archiver|手机版| 反传销咨询救助网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X3.4( 蜀ICP备14017371号-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