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好友

598

积分

管理员

发表于 2025-5-5 02:34:05 |显示全部楼层




致全县学生家长防范电诈的一封公开信w3.jpg

致全县学生家长

防范电诈的一封公开信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近年来,针对学生以及家长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易发频发,不少家长因一时疏忽遭受财产损失。为增强大家的防范意识,保护自身财产安全,我们特别整理了针对学生及家长的常见诈骗手段和防范措施,请仔细阅读,并转告家人、教育孩子。

一、针对学生、家长的常见诈骗类型

1.冒充老师收费诈骗。

骗子潜入班级微信群、QQ群,冒充班主任或任课老师,以“资料费”“补习费”“活动费”等名义要求家长转账缴费。

2.虚假培训班诈骗。

谎称学校邀请“名校教授”开设高价培训班,免费发放学习资料注册会员。

3.孩子出事诈骗。

冒充学校老师或医院工作人员,谎称孩子“突发疾病”“意外受伤”,要求家长紧急转账“手术费”。

4.助学金诈骗。

冒充教育局或学校工作人员,以发放“助学金”“贫困补助”为由,要求家长提供银行卡信息或支付“手续费”。

5.游戏充值诈骗。

孩子用父母手机玩游戏,被告知免费领取皮肤,引诱未成年人操作手机转账;或以“父母犯罪要坐牢”恐吓孩子转账。

6.兼职刷单诈骗。

针对全职妈妈群体,以“时间自由”“日结工资”为诱饵,诱导受害人参与刷单骗局。

二、防骗关键提醒

1.核实身份。

收到缴费通知,务必通过电话或当面与老师核实!

2.拒绝私聊转账。

学校收费不会通过微信私聊或陌生链接收取!

3.保护隐私。

不随意透露孩子姓名、班级等个人信息!

4.冷静应对。

接到“孩子出事”电话,先联系学校或孩子本人确认!

三、必备防诈知识

1、凡是网上兼职刷单的都是诈骗;凡是网上贷款先交钱的都是诈骗;凡是网上推荐投资理财的都是诈骗;凡是冒充公检法要求转账的都是诈骗;凡是索要卡号密码验证码的都是诈骗;凡是通过视频会议或屏幕共享私聊的都是诈骗;凡是网络购物多倍退赔的都是诈骗。

2、避免孩子接触手机微信、手机银行、支付宝等支付软件,莫轻易告诉孩子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和支付宝等支付密码,告诉孩子警惕陌生好友、谨慎加入群聊,坚决不点来源不明的链接或识别扫描不明二维码。

3、支付软件绑定的银行卡,尽量设置“转账到账时间”为24小时,“支付金额上限”范围不要太大。案例证明,两项功能设置可以有效避免案件发生,一定程度减少了受骗损失。

4、网约车、货拉拉运送现金就是诈骗!凡是要求购买黄金或将现金交付滴滴、货拉拉等网约车运送,或者前往指定地点将现金交给“第三人”的都是诈骗。

四、遭遇诈骗怎么办?

1.立即报警。拨打110或前往派出所报案。

2.保留证据。保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重要信息。

3.联系银行。第一时间拨打银行客服电话冻结账户。



吉安县公安局

2025年5月4日

END
素材来源:刑警大队编辑:陈扬波、黄玲校稿:黄霞审核:刘玮监制:袁洪生

致全县学生家长防范电诈的一封公开信w4.jpg

致全县学生家长防范电诈的一封公开信w5.jpg

本文来源于微信文章公众号
返回 发新帖 回复
热门图片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Archiver|手机版| 反传销咨询救助网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X3.4( 蜀ICP备14017371号-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