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5-11 20:53:31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看到《公司价值分析》中作者2015年质疑:为什么康得新在高科技光学膜方面突然就崛起了,没有研发过程,只靠并购,而其他企业为什么不行?真有水平,目光如炬。现在还原一下康得新这部庞氏骗局,也就是集资诈骗。
康得新从目前看,就是他的传统预涂膜还能赚点钱,其他高科技膜和碳纤维都是ppt,2015年康得新实际上已经是壳公司。钟玉伙同高层为了不退市,开始玩“左手画饼,右手抽血”。他们虚构海外客户订单,把普通PET膜包装成高端光学膜出口,伪造全套物流单、海关数据,甚至编造奔驰宝马的采购合同,堪比在淘宝上刷单冲销量。一个谎言,需要10个谎言来掩盖,根本停不下来。
钟玉最骚的操作是跟北京银行签《现金管理协议》——上市公司账上122亿存款实际是空气,钱全被实时抽到康得集团账户,相当于给大股东装了台24小时提款机。这种“乾坤大挪移”让康得新账上越有钱,钟玉越要借高利贷,形成诡异的“存贷双高”奇观。
更绝的是,他们还把碳纤维这种“国之重器”项目当幌子,号称投资500亿建全球最大基地,结果山东荣成的工地连根钢筋都没竖起来,钱早被倒手填了旧债窟窿。
钟玉质押99%股权套现80亿,减持股票又捞走几十亿。这些钱表面上说是搞碳纤维、裸眼3D,实际上全进了“体外循环”,一份是拆东墙补西墙,用新借的钱还旧债利息,比如康得集团拿上市公司的钱还自己的私募债。第二给自家关联公司输血,比如康得集团旗下中安信科技,号称要做碳纤维国产替代,结果生产线买的俄罗斯淘汰设备,良品率不到30%(行业标准80%),纯属烧钱无底洞。剩下的被个人挥霍了,虽然没直接证据,但钟玉当年豪言要“对标日本东丽”,却连实验室样品都造不出,钱大概率被高管层瓜分或转移海外。
2019年那场“122亿存款还不起15亿债”的闹剧,直接扯下了遮羞布。证监会一查,四年虚增利润115亿,比真实利润高了7倍!这就好比考试作弊把分数从30分改成100分,结果被老师抓包直接取消学籍。2021年退市时股价跌到2毛钱,13万股民血本无归,千亿市值缩水成7个亿,比P2P暴雷还惨。
这位曾放话“康得永远不会倒闭”的大佬,最终在2024年底被判15年。法院给他列的罪名能凑一桌麻将:欺诈发行、骗购外汇、背信损害上市公司。从老兵、高科技创新者到阶下囚,钟玉用亲身经历演绎了什么叫“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
这事儿给咱们散户敲了三记警钟,看到“存贷双高”(账上钱多却拼命借钱)的公司,赶紧绕道——这不是印钞机,是定时炸弹;大股东质押超过70%的股票,特别要小心,千万别当接盘侠。
康得新的故事,就像A股市场的一面照妖镜。在资本市场混,活得久比赚得快更重要。毕竟,你永远不知道光鲜的财报背后,藏着多少龌龊的勾当。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本文来源于微信文章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