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垣曲农商银行历山路分理处凭借“331”反诈工作机制,成功识破一起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及时拦截5.25万元可疑资金,为客户避免重大财产损失,彰显金融机构反诈“防火墙”作用。
当日,客户党某前往银行柜台办理52500元现金支取业务。工作人员依“331”机制要求,对资金来源及用途进行详细询问核查。经系统查询发现,该笔资金系当日外省跨行转入。党某虽能准确说出交易对手为“远房表亲”,称是归还装修欠款,但当工作人员要求电话核实时,党某却表示仅通过微信联系,该异常情况立即引起警觉。
面对工作人员查看微信聊天记录的要求,党某起初表现抗拒,后为顺利取现不得不配合。经核查发现,资金用途话术均为对方提前设定。聊天记录显示,诈骗分子以“爱心捐赠”为幌子,承诺先向党某账户转入善款,再以其名义捐赠贫困山区儿童,完成后可凭“爱心证书”申领国家扶贫款。在此过程中,诈骗分子不断诱导党某提供身份证、银行卡照片及手持证件视频,并要求绑定云闪付进行消费验证,企图获取更多个人信息。
察觉异常后,该行工作人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同步上报运营管理部后台管控及反诈中心。最终,在多方协作下成功拦截该笔可疑资金,并对客户开展反诈宣传教育,详细讲解此类诈骗的惯用手段及危害。党某这才意识到险些落入诈骗陷阱,对银行工作人员的专业处置表示由衷感谢。
此次成功拦截案例,充分体现了银行“331”机制在风险防控中的重要作用。该机制通过“三询问、三查看、一报告”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将反诈防线前移至柜面服务环节。
(历山分理处 赵月)
垣曲农商银行提醒广大市民:任何要求提供个人敏感信息、诱导转账操作或承诺高额回报的“爱心捐赠”“扶贫补贴”等说辞,均可能是诈骗陷阱,务必保持警惕,切勿轻信陌生信息,如有疑问可及时联系警方或金融机构核实。

运城网信备案L00006号
本文来源于微信文章公众号 |
|